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导读:在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处叫做车迟国的地方,用《西游记》原著里的话说,那是一个兴道灭僧之地。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孙悟空和三个妖怪变成的国师,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便是著名的车迟国斗法。

很多人在品读这段故事的时候,都只是痴迷于其中那些精彩的情节,但是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孙悟空和三位国师之间的斗法行为,真的只是个人之间的恩怨吗?而这三位国师,就真的只是普通的凡间妖怪吗?这是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直接关乎着这件事情幕后的真相。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其实仔细品味这段情节,就会发现车迟国斗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和三位国师,始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也正是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车迟国三妖以个人的名义,进行着两个势力之间的斗争

关于这三个妖怪的来历,《西游记》原著中已经给出了具体的说法:

“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

此外虎力大仙也曾经介绍自己在终南山修炼多年,才练成了一身本事。那么这样看来,他们应该就是凡间的普通妖怪,可与此同时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多疑点。

比如《西游记》中的车迟国在西牛贺洲境内,而西牛贺洲又是佛教的大本营,如来佛祖的灵山就在此洲之内。

那么这就令人很奇怪了,佛祖居然能够允许三个妖怪变成的道士,在自己的地盘上随意欺辱那些和尚。根据《西游记》原著中的描写,

车迟国那些和尚的处境,可谓是非常凄惨,被人呼来喝去当成奴隶使用,稍有怠慢就是一顿毒打。这就好比是有人跑到了你的家里,而且还当着你的面去打你的孩子,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这绝对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可是对于这种情况,佛祖却并没有表示出很明确的态度,基本上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只有六丁六甲和护教伽蓝,在保全着几百个和尚的生命,让他们得以苟延残喘,一直等到唐僧师徒到来,才以斗法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说三位国师只是普通妖怪的话,那么如来佛祖又何必忍气吞声这么长时间,非要让这些和尚苦等二十年,等着孙悟空来降妖除魔。以佛祖手下的人马,对付区区三个妖怪可谓是易如反掌,因为这三个妖怪都没有太过强大的实力,否则也不会败在孙悟空的手里。但是如来佛祖却并没有出面干预此事,只是在一味的等待。

还有在三个妖怪与孙悟空斗法的过程中,不仅使出了可以惊动玉帝,呼风唤雨的五雷法,而且他们还能够念动真言,使唤车迟国的土地。这些事情已然超出了普通妖怪的能力范围,倘若所有妖怪都拥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三界岂不是要乱套了!

这些线索都足以证明车迟国三妖的身份和来历,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在他们的背后,必然还有着更加深厚的背景,那就是以《西游记》中三清为首的道教。

首先他们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现的,其次鹿力大仙在三清观祈求圣水的时候,还曾经这样说过:

“微臣归命,俯仰三清。自来此界,兴道除僧。”

很显然他们是受到了三清的命令,才来到车迟国的,而所谓的任务就是“兴道除僧”。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身份,却又和三清没有关系,只是三个从天而降的妖仙,属于妖怪中的修仙者。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这样一来他们的身份就变得很微妙了,虽然实际上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却又没有正式列入仙班,并不能算是正规的神仙,而且在天庭中也没有他们的职位,最多只能算是三清秘密雇来的临时工。所以他们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在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是他们除了虐待和尚之外,并没有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根本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因此佛祖也就没有出手除掉他们的理由。

因为在外人看来,那些和尚被罚其实是罪有应得,是他们没有能力求雨,所以才被国王下令处罚。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就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车迟国的三位国师凭借自己的实力,取代了和尚在国王心中的地位,完全是和尚与道士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没有涉及到佛道两教。不过事实上三位国师的行为,却已经严重影响了佛教在车迟国的地位。

可问题是如来佛祖在这个时候,却无法直接派人帮助和尚们。一旦他有所行动,就等于是在以神仙的身份干涉凡间的斗争,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在护犊子。这样不但对他的名声影响不好,同时还会有损整个佛教的形象。甚至还可能给三清等人留下借题发挥的借口,既然佛祖可以帮助普通和尚,那么他们也可以公然支持凡间的道士,这样就会演变成两大势力之间的对抗。

但这次对抗的主战场却将会定在西牛贺洲的车迟国内,也就是如来佛祖的地盘之上。所以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受损失最大的必然是佛祖这边,也正因如此佛祖才会一直忍气吞声,极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那么与此同时也就能够证明,车迟国三妖的确是在以个人的名义,进行着两大势力之间的斗争。道教这一步棋走得非常高明,直接将了如来佛祖一军,让对方有苦难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迟国,被三个国师一步步掌控在手中。

唐僧师徒的到来,让车迟国的局势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面对这种极其不乐观的情形,如来佛祖其实并非没有作为,他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他所等待的,正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取经团队。既然道教方面利用三个打着个人旗号的临时工,占据了整个车迟国。那么佛祖便要用同样的方式,来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这就像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来佛祖之所以要等唐僧师徒,去解救车迟国的和尚,是因为他们四人,拥有着和车迟国三妖相似的身份。他们虽然都已经摩顶受戒,成为了去西天取经的和尚,但是从本质性而言,他们其实也在扮演着临时工的角色。

比如唐僧虽说是佛祖的徒弟金蝉子转世,可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来自东土大唐的凡间僧人。还有他的三位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本身都是凡间的妖怪,与那三位国师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做了道士,一个做了和尚。而且在取经成功之前,他们在佛教也没有具体的职位,算不上佛祖手下的正式员工。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所以用他们师徒四人,来对付车迟国的三个妖怪是再合适不过了。就算他们之间发生再大的冲突,也都只是和尚与道士之间的个人恩怨,不会升级到两大势力之间的矛盾。那么也就是说,随着唐僧师徒的到来,车迟国的局势已经达到了一种十分微妙的平衡状态。

就像《西游记》原著中写的那样,三位国师有超乎常人的法力,可以呼风唤雨,并且可以用个人的名义为道教服务。孙悟空等人同样具备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和三位国师针锋相对。

此后所发生的事情也完全符合这样的走向,在他们来到车迟国之后,孙悟空看到和尚们被欺负的情况,忍不住怒发冲冠,决定对这三个妖怪下手。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英雄,而不是听从某个人的命令,前来帮助和尚们的佛门弟子。

包括在后来一系列的斗法过程中,孙悟空一直都在以自己的名义,去和三位国师较量,根本没有牵扯到背后的佛教。这就说明孙悟空已经看透了其中的玄机,明白自己该以什么样的身份行动,才能够符合如来佛祖的预期,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为人处世之道。

三位国师也是一样,自始至终一直都在努力维持着这种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跟道教扯上关系。在这种微妙的状态之下,双方虽然都已经看透了对方的虚实,但是却始终心照不宣,不曾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甚至就连被他们召唤来的风雨雷电四神,以及四海龙王和车迟国土地,也都在努力配合他们,维持着这样的状态。因为不管是孙悟空还是三位国师,其实以他们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驾驭这些神仙。而这些神仙们之所以会听从他们的命令,无非是看到了他们各自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支撑,才会甘愿配合他们的行动。

孙悟空和三位国师,其实都面临着相同的局面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悟空和三位国师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最后的结果已经毫无疑问,三个妖怪由于技不如人,败在了孙悟空的手中,并且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们直到最后关头,依然在努力掩饰着自己的身份,让这种平衡的状态延续了下去。

从他们开始与孙悟空交手,一直到最后落败身亡,道教始终都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他们提供一些隐性的帮助。譬如他们的五雷法可以惊动玉帝降雨,甚至召唤一些低级神仙。但是道教对他们的帮助也仅此而已,从来不曾越过那一条无形的界限。

即便是这三个妖怪最后落败的时候,也不曾有人站出来挽救他们的败局,拯救他们的生命。因为他们只不过是用来进行暗中斗争的工具,所有的是非成败,都只能由他们自己来承担。他们背后的主人,根本不会为了这三个妖怪,而打破这种平衡的局面,与佛教正面抗衡。

然而对于孙悟空他们来说,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如果在车迟国斗法的过程中,最终失败的人是唐僧师徒,那么同样也不会有人来救他们。因为去西天取经的人可以重新挑选,可一旦两大势力之间发生的冲突,后果就会变得十分严重。

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在微妙的平衡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所以在这件事情中,孙悟空和车迟国的三位国师,都面临着相同的局面,他们都只能倚仗自己的实力,来决定最终的命运。他们就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两只狮子,只有一方倒下之后,另一方才能活着出去。

结语

《西游记》中的车迟国,已经在无形之中变成了一个斗兽场。而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则在一种极其微妙的平衡状态下,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

其实人生在世,有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形,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总是会让我们陷入一个又一个绝境。在这种情况下的我们,就如同一只被困住的猛兽,只有打败眼前的困难,才能走出绝望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