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有孝心,但是有时跟父母说话不耐烦,还时常吼叫,这种人是什么心态?

miao1268


我就是这种人!

我很爱我的父母,对他们也有孝心,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有时忍不住会冲他们发火…

我姊妹三个,我姐老大,却有些智障,我哥家里的男孩,父母溺爱,现在身在监狱,我家里的老小,要照顾她们,还有我自己的小家有时确实特别累!

有时挺恨我爸妈的,我一直说我姐可怜,我爸妈应该多操心我姐,可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把什么都给我哥,纵容骄惯的后果是我哥败光了父母一辈子积攒的所有积蓄,还欠了近百万的帐,我爸妈然后就各种哭闹,我得帮我哥,家里的什么都是我出钱,我哥也常问我借钱,不给站楼下不走。自己又好吃懒做身陷囹圄。父母还是一边给我哥还帐,来我这儿除了要钱,就没别的。而我也有俩孩子和养要养,从不问我如何?小到她们的电话费,有时甚至几块钱的东西都要我买,更有甚者,有次我不在家,竞然拿我家里孩子们攒的钱去给我哥买东西,后来我妈才给我说,我当时气急了!可他们年龄大了,我又能怎么办呢?

一月退休金并不少,但来我这儿,就是各种哭穷,我得给他们做什么,什么的。他还要攒钱给我哥留着以后出狱花。我气的说,你们就不能关心一下我姐,我给我姐点钱,你俩都要拿些,给我姐买劣质产品,致使我姐过敏,我过年回家我姐的脸肿的都不像样了,吓得我娃说,赶紧叫我爸开车送我姨妈去医院。姨妈太可怜了!说到这些伤心的事,我确实挺恨我的父母的。

我的好朋友常说我,这些事放她们身上早不知吵成什么样了!也就我脾气好,这么多年一直忍受着,还是关心,孝顺着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别无选择,只能尽力而为,毕竟她们生我,养我长大……



爱佳37


题主好像在说我!

父母啰嗦或无理时,特别容易不耐烦,话说得很冲。那我是什么心理呢?

啥心理都没有!能有什么心理,条件反射一样脱囗而出,收都收不住,咋整?看到父母愕然的神情时,会悔到肠子都穿!再加上父母上年纪后,对儿女的话(不管对错)不会反驳,内心的愧疚疯长呀!

怎办?平日里多加注意,同一句话,把话说慢一些,语调轻一些,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嗯,成功过几次,特别有成就感!但修为未到家,仍需努力!


熟了的螃蟹


这个问题的点略显矛盾,如果有真正的孝心,就不会对父母态度不好,对父母态度不好就谈不上真正的孝心,当在拿所谓的孝心说事的时候,本身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孝心了。孝顺父母天经地仪,本没有什么可说道和彰显的。

孝心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如果有,个人认为只有一种:就是你的父母认为你很有孝心,就是真正的孝心。当下大多人认为的孝心,都是自认为或与别人比对的行为结果,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而沾沾自喜,而从未证实过是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孝心行为,此为假孝!是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孝顺。

比如:父母八九十岁了,行走都己困难,你却远在天边,每个月拿几个钱或打几个电话了事,美其名曰:很有孝心,因为每月甚至经常给他们很多钱!但有没想过,对于一个连用钱的力气都没有的人,给他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要说是为了养家或被生活所迫,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你心里没有你现在所追求的东西重要。试想一下,当我们只懂吃、喝、拉、撒、睡的幼儿时期,父母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把我们丢在家里,扔两个钱了事?

对于个人情绪方面,很多人习惯笼统的用心大或心小来介定,但这样有以面盖点之嫌。面对不如愿时情绪不好,动不动发脾气,耍性子,归根结底是缺乏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练得来。缺乏管理情绪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你的原生家庭成员和周围所见之人控制管理情绪的能力;你的父母或其它你日常所见之人,面对不如愿时的方式是大吼大叫,甚至动手,你同样也会用这种方式面对不如愿。

那怎样解决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问题呢?解决问题的根本是什么?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找到发生问题的本源。比如手不小心被刀划破一道口子,事后却在屁股上包扎一通,这不具任何意义;还不如在脑袋上下点功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面对手伤的处理方式一定是因为脑子先出了问题[呲牙]。

那不好的情绪来自哪里?当然是你的内心、潜意识或惯性。从你长这么大以来,所闻、所见、所学及周围的大部分人,在面对不如愿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埋怨、发泄或者是发怒;因比,刚开始你只是学习和模仿,直到这种认知在在你内心形成习惯及潜意识,这样,坏情绪就成了你面对不顺心时的第一打开方式,由不得你选择。

那么,可以养成的习惯或潜意识,同样也可以改变,而这种改变的难度取决于你对于这种改变所需要的迫切程度及决心。那怎样来改变呢?下面的小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首先要知道情绪的波动是来自烦恼,而烦恼的根源是:你经历的所有事情没有向你所期望的结果发展。

二、要明白烦恼是因为外界发生的事情令你心生不快,它是来自你的内心,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相信你一定明白,改变自己相对于改变世界来说会更容易些。

三、改变自己要从自己的优先权出发,即选择权。如当你面对不如愿时,你可以选择发泄发怒,也可以选择不把它当回事,具体选择以什么样的情绪方式面对,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四、要清楚展示不好的情绪对于当前发生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助推恶化。为什么两夫妻会因为类似打破一个碗的小事而闹到离婚甚至对薄公堂的程度,不是问题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五、要走到自己内心的深处,你会发现,你所有的情绪皆是妄念,本身什么都没有,都是自造的。


龙品善觉


我就是这样的人,脾气上来对父母发脾气,过后特后悔,心想下次不能这样了,就是改不了。这样也不算孝顺。老爸走了五年了,老妈半身不遂三年了,为了照顾老妈我几乎每天在老妈家,因为我不回家老公现在不理我。我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姐姐花钱多不说,还有血压高,工作也忙,弟弟开公交不能缺觉,所以我只能舍弃我家来照顾老妈,偶尔姐姐替我盯一夜,弟弟歇班盯白天,我下班弟弟就回家。别人照顾老妈我还不放心。老妈也有点小脑萎缩有时我也会和老妈急,过后想想都这样了够可怜了,想到这心就软了下来就不在急了。现在我的心思全放在老妈和儿子身上。别看我妈妈不能自理,好赖每天进门能叫声:妈,我回来了。我妈就说:你给我买嘛吃的来了😊。每天能看见妈下班回家叫声妈我觉得还是挺幸福的。


一加三five


哎!这个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我,每次向老妈吼完就后悔了。看着她无助的眼光我就流泪,自己心里说以后再也不这样了,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到还会时有发生,有一会老妈去卫生间我让她把裤子脱的低一点,她又偷懒了,脱了一半,结果卫生间到处都是屎,当时我控制住了自己,但我一个人不停的流泪,我们都努力吧!不要责备他们,人老了可能脑子也有问题了,所以不要责备他们,但有时真的也是难免的,每天面对一个越来越痴呆的人,真的有时很难做到冷静,没有伺候过老人的人是不懂伺候老人的辛苦。尤其是姊妹那么多,只有你一人伺候的时候,有时很难做到君子的。


未泯402


三观不歪的人,孝心都是有的。

但人对情绪的控制,差别可是很大的。这跟认知和修养密不可分。

爱吼的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判断“对错”,表现出喜和怒。

“我不喜欢某物、某活动,你又来这一套!”(我不喜欢,你别烦我,哪怕你再喜欢!)这是纯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得容许别人喜欢或不喜欢。

“我说过几次了?不能这样(记着这样)你还不听!”或许他说过,别人没当成很重要的事。他就火了。“我给你说的,你竟听不进去?”(多恼火啊!不把我的话当重要的事!然而,你多提示了一遍或者解释其重要性了么?没。)

还有,面对比较固执的人,人发火的几率飙升。我说不动你,怒从心头起。

基本就这心态。

有个小寓言:有根铜条,往锁里乱捅,锁就是不动。钥匙轻轻一拨,锁开了。意思是:钥匙懂得锁的心。

不懂得心,就是一次被你的威风震慑,过后还是问题不断。

站在别人角度想想,就容易懂了。再动动脑,了解一下别人,就懂了。懂了,解决问题就不难了。

哪里还用吼?


莘县村民


正常,我也会,都抑郁症了,我们已经老了,但父母命长,只有咬紧牙关,巴望日子快点.已经不是孝顺问题了,是你死我活的比赛了。话不好听,理对的。60多自己一生病,父母不肯去养老院,所以妈妈90生日那天,大家祝她万寿无疆,现在都不能说长命百岁了,因为一百岁的人太多了,那天我举杯祝自己健康,我健康长寿了,妈妈你才可以活得下去!


戴帽子的姐姐


其实这跟心态没关系,主要是性格所致,彼此了解不影响父母子女关系。

我性格急躁、没耐心、没涵养,跟母亲说话时,遇她固执、非跟我拧着,我就不觉扬声大叫。这并非我不孝,实是急躁。虽古人谈起孝道,要求“色柔”,其实柔者未必孝,吼者未必不孝。我虽言语之间常对母亲不恭不顺而且火气大,但但凡有点好吃的我总是想着母亲,希望她老人家能品尝到更多美味;旅游时也是不顾疲劳偕她前往,当她游历归来,如数家珍向邻居讲述她旅途見闻时,也是我最快乐之际。但我也有底线,外人在,.不与母顶撞,坚决克制,努力色柔。

无独有偶,我的姨侄女简直是我的翻版。性情急,脾气躁,语言叫人吃不销。但她又是最孝亲、最大方、最体贴人的孩子,各个节日都会赠送我们贴心、实用的礼物。

有位女亲戚对谁说话都是轻轻的、柔柔的,不愠不火。她母亲去世前,姊妹们商量给老人买寿衣,人均170多元,她仍然慢声慢语但却十分坚定,“这钱,我不出。”

所以,言语高低与孝心无关,全是脾气、性情作怪。


玄真子桑


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我们伤的最深的人。我们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脾气,把耐心和好脾气都留给了陌生人。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在父母身边才可以放下伪装,有时候听她们说话不耐烦了就会忍不住对她们发脾气,使性子。但是过后又很内疚,现在自己也初为人母,渐渐的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对她们发过脾气了。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却又体会。

其实我们对父母大喊大叫,表现的很不耐烦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不会和我们计较,会原谅我们,所以我们才会把自己的坏脾气留给最爱我们的人。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就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多么伟大,慢慢的我开始理解了来自父母的“唠叨”。坐在父母身边好好倾听他们的唠叨,其实这也是一种孝顺,更是一种幸福。所以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明白原来自己是多么幸福。趁现在还能听到唠叨,好好爱自己的父母。


格子育儿日记


我觉得是越亲近的人越容易这样,但并不代表就不孝顺。回想起我和妈妈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特怕她,后来她老了我也不知道为何一言不和就和她生气,各种埋怨,也奇怪历来争强好胜的人却一声不吭,我每回过后是真的后悔,而且姐弟三人中对她最好的也是我。反倒对婆婆是客客气气的,倒不是因为怕老公或是别的,就是觉得隔了一层,就算是再生气也不会和婆婆吵闹的。现在女儿心情不好有时也会压低声音埋怨我,过后也是后悔了又各种讨好,我就想可能是亲人都会这样吧?然后心里就释然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