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兩個嚴重嗎?

好時光164253094


腸息肉病是由於腸道粘膜表面向突出腸腔內的隆起的一種狀病變,根據病理結果分為腺瘤性息肉(管狀、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炎性息肉(粘膜炎性增生或血吸蟲卵性以及良性淋巴樣息肉);錯構瘤性(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徵),另外還有化生性息肉、粘膜肥大贅生物及多發性腺瘤。腸息肉的嚴重程度,主要是由息肉的病理特點及是否有癌變可能所決定的。



腸息肉會發生在腸道的任何部位。息肉為單個或多個,大小可自直徑數毫米到數釐米不等,有蒂或無蒂之分。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分為小腸息肉和大腸息肉。

1.小腸息肉的症狀一般不是很明顯,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腹痛和腸道出血,有些小腸息肉往往因為併發腸套疊等病變或在手術過程中才被發現。大腸息肉多發生在乙狀結腸及直腸,成人息肉大多為腺瘤,腺瘤直徑大於2cm時,有癌變風險。乳頭狀腺瘤癌變的可能性較大。

2.大腸息肉半數患者無明顯症狀,當息肉引起併發症時才被發現,主要表現為腸道刺激症狀,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多,繼發感染時會出現粘液膿血便症狀;便血癥狀可因息肉所在的部位及出血量而多少不同,高位息肉患者糞便中混有血,直腸下段息肉糞便外附有血液,出血量多時為鮮血或血塊;腸梗阻及腸套疊多發生於盲腸息肉。

炎症性息肉主要表現為原發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克羅恩病及血吸蟲病等的症狀,炎性息肉也是這些原發疾病的表現之一。

兒童息肉大多發生在10歲以下,以錯構瘤性幼年性息肉多見,有時會脫出肛門外。



關於大腸息肉診斷,要根據息肉發生的位置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查確診,發生在直腸中下段的息肉,可以通過直腸指檢發現;發生在乙狀結腸的息肉,只要結腸鏡能達到病變位置就能確診;位於乙狀結腸以上的息肉需要作鋇劑灌腸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或纖維結腸鏡檢查確診。

對於大腸息肉的治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有蒂的可以在內鏡下摘除或圈套蒂切除,只要直徑≥1cm,並且完整摘除困難或基底部寬大的息肉,必須先進行咬取活檢,排除癌變可能後經手術完整摘除。如果有癌變跡象,需要根據癌變範圍,選擇局部腸壁或腸切除手術治療。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張醫生為你解答:正確認識腸息肉。

息肉,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描述,泛指一切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腸息肉,即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做病理切片之前,我們通常無法給息肉定性(良性還是惡性),只能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腸息肉,一般分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黏膜肥大贅生物等類型。題主問發現兩個腸息肉嚴重嗎,既然已經發現這兩個息肉,那肯定是做了腸鏡,最起碼目前沒發現惡性病變,所以不用過於擔心。但是,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廣基腺瘤性息肉,是有癌變風險的,甚至部分腺瘤性息肉做出病理切片,其實已經是早期腺癌!

所以發現腸息肉,無論是一個還是兩個,請一定做個病理切片,這是給息肉定性的金標準!情況允許的話,發現腸息肉,可以直接行腸鏡下治療,切除息肉,必要時需要行腸段切除。

另外,腸癌其實跟腸息肉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約半數以上的腸癌患者來自腺瘤癌變,臨床上也確實存在增生→腺瘤→癌變這種形態學上的演變規律。但是,從腺瘤到腺癌的演變過程可長達10~15年之久,發現息肉,只要及時處理,一般不至於演變為腸癌。

最後,腸息肉的形成,與過食動物脂肪、動物蛋白,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及富含纖維素食品、缺乏適當體育鍛煉、過度肥胖、大量吸菸等因素有關,所以預防腸息肉還是要從“吃”開始!另外,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每2~3年常規做一次腸鏡,對發現息肉或早期腸癌是有積極意義的,大家一定要重視!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張醫生在線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的患者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腸道息肉的診斷往往是一臉懵,很是疑惑: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高發人群有哪些?腸息肉兩個嚴重嗎?

什麼是腸息肉?

腸息肉是腸黏膜侷限性隆起病變,是凸出於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表面常較光滑。腸息肉大小不一,小如小米粒,中如綠豆,大如花生米。腸息肉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臨床中結腸和直腸的息肉最為常見。

一般將腸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非腫瘤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常見的類型有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相比,腺瘤性不會自行消失的,還有可能導致惡變傾向。

腸息肉高發人群有哪些?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飲食以及油炸食品者;家族成員中有腸癌或既往有腸息肉者;既往有炎症性腸病的人群;年齡大於四十歲;久坐、不愛運動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限制紅肉攝入問題,紅肉製品包括香腸、火腿、肝臟等,諸多研究認為,紅肉製品攝入過多會增加腸息肉和腸癌發病風險,因此建議雞肉、魚肉和豆製品來替代紅肉加工品。

腸息肉兩個嚴重嗎?

首先,腸息肉不是依據數量的多少來判斷嚴重程度的,而是根據息肉大小、形態、病理類型等來綜合判斷。

其次,若發現腸息肉,患有息肉和確認病變性質需要實施最有效的措施: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和病理檢查。事實上,腸息肉大多為良性,炎性息肉以治療原發腸道疾病為主,炎症消失後,息肉自然也消失了。從病理上看,大腸息肉分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增生性息肉。有的息肉生長緩慢,沒有明顯症狀,也不會癌變,可定期腸鏡檢查,不一定需要切除。

如增生性息肉癌變率低。但有些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應儘早治療,進行腸鏡下摘除,以防癌變。臨床上,大腸息肉患者確有相當部分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患者會因不重視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綜上所述,檢查發現息肉後,不要因為沒有症狀而姑息。目前認為腺瘤性息肉癌變與息肉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絨毛成分含量有關。一般情況下,息肉越大、絨毛成分越多,癌變率越高。因此,腸鏡檢查時發現的直徑較大、級別較高的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儘早切除。消化道息肉是腸癌的癌前病變,發現消化道息肉後最好的方法是內鏡下手術摘除。息肉摘除後,需要進行腸鏡的定期隨訪觀察和治療。


藥師方健


題主根據你的問題,不好判斷輕重程度。

腸息肉不是按照數量多少來判斷輕重的,它是根據大小、部位、病理等來綜合判斷,由於你描述的太過籠統,我給你兩點建議。

第一,保守,因為一些腸息肉是炎症引起來的,所以沒有相應的臨床症狀,可以定期複查,看看息肉的變化情況。如果臨床症狀比較輕,可以服藥,定期複查。

第二,直接手術切除或者微創,然後做病理確定息肉的性質。

有腸息肉不要有心裡負擔,按照醫生的醫囑去做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