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吗?

行波3904


职称直接与工资挂钩,直接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为每个人的工资多少是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决定的,岗位工资是就是职称工资,薪级工资是教龄工资。这就说明,一个人工资的多少是由职称和教龄决定的。职称越高,教龄越长,工资就越高。同样的教龄,不同的职称,工资差距都是很大的。

一个现实的例子

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同年参加工作,同在一个单位上班,我的同学评上了副高职称,我依然是中级职称,我们两个人的岗位工资相差就是2773-2007=766元。我这里副高级执行的是七级是2773元,中级执行的是十级是2007元。这才仅仅是岗位工资的差距,如果把其他的都算上,我们俩工资差距在1000元左右。巨大的工资差距导致了评职称的热度急剧上升。

为了评职称,大家都在做什么?

1、争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一般仅限于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方面的证书。教师节表彰的一般两年表彰一次,每次表彰的名额也是非常少的,今年我镇一共表彰了4位县级的优秀教师。这种荣誉证书属于综合性的荣誉,在职称评比中的权重大,含金量高,是教师都需要的。

综合荣誉一般都是按照教师的综合量化评估来衡量的,总分高,就越容易争到这种荣誉。但是,这种荣誉比较稀缺,一般人可以说是望尘莫及。

2、发表论文著作

虽然论文已经不做刚性要求了,但单位的职称评审方案还有这方面的要求。教师根据方案的要求纷纷找人或者花钱买版面去发表论文。如果你没有论文,在职称评审中,仅仅论文这一项的积分,就把你淘汰出局。很多教师宁愿花几千元钱,也在所不惜,得到论文的积分。

3、拿业务工作证书

业务工作证书一般有各级讲课比赛、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能手等业务方面的证书。每逢有讲课比赛的报名通知,老师都踊跃报名。如果你不参加讲课比赛,你是无论如何得不到讲课比赛的证书的。所以每次讲课比赛的竞争都是很激烈的。几十个人只能由一个人或两个人被推荐到上级的讲课比赛中。

4、抓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是职称评审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并且教学成绩都是按照三年的教学成绩平均得出名次的,每位教师在平时都很注重抓教学成绩,认真地上好课,精心批改作业,搞好单元测试等等。只有每次的教学成绩排名靠前,你才能在职称评审中在教学成绩这方面得到高分。

以上几点充分说明,职称评审真正起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向着更高层次的职称进发!

我是小老师的闲言碎语,欢迎关注探讨!


小老师的闲言碎语


大家职称不同,每次涨的工资也会不同。而且越涨,老师们之间的工资差距越大。所以职称根本调动不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比如,我们这里,去年涨工资。小学一级,涨200元,小学高级,涨500元,中学高级,涨1000元。职称越高,每次涨工资也是最高的,职称越低,每次涨的工资也是最低的。

这样循环下来,国家每涨一次工资,你与高级的相差就越多。实际大家干的是一样的活。

除了工资,其他方面的补贴也是职称越高涨的越多。

比如取暖补贴,我们这去年发的,中学高级1890元,小学高级1650元,小学一级,1350元。还有物业补贴,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等,所有国家发的钱都是按职称发放的。这样算下来,小学高级和中学高级每年相差至少2万,和小学一级3万都不止。

这个现象在其他行业估计是闻所未闻,特别是取暖补贴等,难道高级老师的冬天比初级的更冷?还是初级老师不配享受更温暖的冬天?简直是欺人太甚!

同样的单位,干同样的工作,职称低的说不定教学成绩还是最好,这样的工资差距,老师们怎么会心理平衡?

过去大家为什么对职称不像现在这么敏感,那是因为过去大家工资都低,就算高级和其他老师相差的也不多。

现在不同了,国家涨工资的力度很大,尤其是职称工资差距太大了。老师们工资本来就不高,每个月和别人相差近2000元,谁心里会舒服?

本来涨工资是是件挺开心的事,但大家互相一看,差距那么大!谁还有心情去努力工作呢?

职称尽快取消吧,取消不了,也尽快缩小职称差距吧。不然,只会让一部分老师越来越没工作热情,得过且过,混日子!


人生如梦LLH


职称在工作的过程中肯定是有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职称制度目前主要还是应用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对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职工,评聘职称是他们的岗位晋级必经之路。因为职称是和他们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评聘职称。

而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一般对于个人的能力、业绩都会进行评议和认定,并以此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同时会设立一些基本的参加条件,比如年度考核必须合格、工作不能有严重失误等,因此为了能够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大多数人都是会努力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职称肯定是起到了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但是,目前职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这个作用出现了一些的偏差。比如某些单位里头,谁可以参加职称评审谁不能,都是领导说了算,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让一些职工不是专心于工作,而是想着怎么拍马屁;比如一些学校在职称评审中论文对于职称评审结果影响很大,那么老师们可能都是在想着怎么发论文。所以,让工作业绩成为职称评审最直接的依据,同时保证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目前我国的职称制度缺乏一个能上能下的标准。对于获得了高级职称的职工,因为已经到达了终点,所以在工作上已经缺乏热情;而对于还未获得中级或高级职称的职工,可能单位的中高级职数已经被占用,并且短期内这些人不会退休,那么对于年轻人相当于上升空间已经被堵死,自然也缺乏工作的动力。

所以,职称制度肯定对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我觉得职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工作的积极性。职场中绝大多数人提起职称来一肚子的鬼火。

客观的说,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对一部分人来说,是起到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的,这是对于那些正在准备评职晋级的人来说的。

为了能够成功的评评上职称,一般几年内都做准备,工作上认认真真,平时也会自般讨好领导,日常搞好同事关系,各种现象表明他们就要评职晋级了。一般来说在一个单位工作认真积极的一般就是近期内要评职晋级的人。

而这在一个单位的人数比例毕竟占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怠惰状态。

因此从一个单位整体来说,职称恰恰是抑制了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只是调动了极少数将要评职人员的积极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职称名额比例小,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有些僧干脆就退而避之,不去白费力气。

对于初级中级的名额来说还相对多一点,尤其是高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一般来说是3‰的名额,让大家看到无望,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即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可能几年之内单位里都分不到一个名额。那么从何调动积极性呢?但是身在职场中,个人的力量是很单薄的,不可能去推翻制度,当无法改变现实,也就只有浑浑噩噩过日子了。评职无望,只有怀着一种幻想,希望某天制度改革取消评职。

二,已评高级的,不用积极了。

永远评不上的,不愿积极了。

已评高级的职工,拿着高薪做最轻松的活儿,借着年龄老资历老不干实事。让年轻人内心很不平衡,无法调动整个单位的积极性。

每个单位都存在这样的状况。已评高级的人绝大多数都五十左右,他们一旦评了高级,就不再有什么指望,总是借着自己年纪大了单位申请做比较轻松的活儿。一个单位的年轻人,他们拿的工资最少,干的活最多,而批评的时候也最多。因此年轻人内心中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碍于职场中的和谐交往,大家憋在心里不说罢了,但是大家心里不愉快,干起活来不痛快,也不能激发年轻人的积极性啦!

那么这就形成了两部分人的不积极,已经评了的,不用积极了。永远评不上的,不愿积极了。那你说这职称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吗?

三,因为评职称同事之间关系紧张,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我的单位不和谐,工作开展没有积极性。

每年各个单位都要进行评职晋级,很多的单位都因为评职闹出矛盾。平时友好的同事关系因为评职晋级变得剑拔弩张,平时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因为评职晋级而变得唇枪舌战。因此每到评职晋级的时候,都是领导头疼的时候。

四,评职晋级不公平公正,将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如果某个领导在处理这个事情上不公平,不公正,比如本来应该积极上进,业务好的人在评职中取胜,而领导以个人情感,或者偏心的非要给另外一个业务差,工作怠慢的人。那么这样的评级结果难免会影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不得不说现在某些单位还是有些领导喜欢滥用职权,在处理对待这些事情上还是有不公平公正的地方。

有时职工碍于领导的权威,或者怕领导给自己穿小鞋,便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也选择隐忍。但是他再也没有工作的激情,其他的同事看到这样的评职晋级结果也会产生想法。觉得这样的单位不是靠实力,不是靠业绩。而是靠与领导的私人关系,或者靠的是拍马屁。整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就会发生改变,谁还会兢兢业业的去工作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职称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起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反倒是抑制了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

好,我的分析简要到此,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总体上讲,它对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个教师当定了初级职称后,会积极工作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中级职称,然后再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高级职称。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一是职称工资差别过大,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热情。二是评职称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舞弊、腐败、不现范等现象,影响了职称评定的公正公平。三是一些不切实际,无用的业绩条件应废除,如论文、课题、高层优质课等,让广大教师能静下心来不为晋级而工作,规规距距搞教学。


幸福时光周


职评前后的积极性截然不同!

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有比较高学历、比较深的资历,需要有充足的高超的能力和异与别人的超常的业绩,还必须在教科研方面非凡的强大的本领。同时,只要成功晋级了,特别是晋了中高级职称之后,一般情况下,岗位工资就会随着职称的升高而蹭蹭蹭地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而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某个教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是很难做到的。

彻夜的一次又一次地撰写修改论文,以保证论文获得县级以上的各种名次奖,不可谓积极性不高;长期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工作,辅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就是想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得到领导的好评,看看最后能不能获得优秀、先进、骨干什么的,这也需要有特高的积极性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没有持续的积极性估计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经过一番可能是刻骨铭心的努力之后,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已经车马炮齐,名额有了之后,结果真的就顺利通过评审,成功获得更高一级职称,工资收入也得到提高了。从此,满脸的春风藏不住喜悦之情。

遍观晋级之后的这些部分的教师,已经完全没有了晋级之前的那股劲。比如,想辅导学生就指点指点,不高兴时,肯定不会过问学生了;教学设计再也不是那么详细、工整、全面了;可能再也不会熬夜撰写论文了……原来的积极性哪里去了呢?有的人可能这样认为:

  1. 成功晋级了,还那么努力,有必要吗?
  2. 给没有晋级的老师留下足够的机会。
  3. 已经完成了晋级的任务,无须继续努力了,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4. 人家都这样,咱也不搞特殊。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这样的,只能是极其个别的教师如此罢了。我们这里的教师无论晋级还是没有晋级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应该做的工作。

一个教师如果真的只为职称和工资,那他就是一个彻底的唯利是图的人,那么,他已经不适合继续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


中小学教育者


职称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职称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像小姐、同志、叫兽、砖家一样,慢慢加入到了贬义词汇范畴,让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不否认一些名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的确有名副其实的高职称、高水平的教授专家,在自己所长的领域,为国家、为社会,竭尽所能做着利国利民的教育、科研工作。笔者向你们敬礼致歉,以下观点按照常规思维来表述,暂且将“你们”归在议论范畴之外。

职称是财富的象征,高职称就是高收入,基本工资高了,绩效工资高了,就连各种补贴、奖励也会变高;

职称是机会的象征,高职称就可以获得高级别课题,获得更多的科研资助,获得更高级别的荣誉和称号;

职称是地位的象征,高职称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兼职,更多的走穴机会,更多隐性的灰色收入和报酬;

职称是轻松的象征,职称越高身上的负担越轻,考核工作量越少,可以调动辅助的帮手越多,于是越轻松。

既然职称这么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追求职称就没有错,如果职称制度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确实会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的,有利于一些工作,特别是机动工作的完成。问题就在于职称评审执行环节,因为都想要,领导巧妙地把它设计成诱饵、设计成握在自己手里的蛋糕,并且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

为了追求这块蛋糕,对领导顺从成了下属的必修课;研究职称政策、获得加分项成为老师们的主业;弄虚作假、买卖成果变的光明正大;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宫斗戏也开始轮番上演。

身清气正的领导越来越少,自身不干净有些事就管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策开始考虑照顾谁,文件解读开始张冠李戴,评审过程不公开不透明,举报投诉扯扯皮、走过场。只要关系不到位,没人理你的;只要关系和意思到位,什么事都好办。逐渐让公平合理只存在于表面,暗箱操作屡禁不止,职称也因此成为破坏团结、打击工作积极性的负面催化剂!

所以说职称制度如今的存在确实很尴尬,调动工作积极性应该还是有的,但执行上的弊端也越来越严重,长此下去,恐将彻底毁掉这些高尚的名词———职称、教授、高工。


大雷教育杂谈


职称制度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说白了就是要想办法多挣点钱!

职称直接与工资挂钩,职称高,工资就高,因此评上更高的职称成了教师们多挣钱的最直接的途径。

不管初级中级还是高级职称都有严格的参评条件。教师们就会主动对照职称参评条件,一件一件地去准备。

争取代课时间足够多达到参评要求。争取代火箭班重点班,争取当班主任。

争取做学科带头人。争取做优秀任课老师。争取做样板示范课老师。争取做年级组组长。争取承担课题。争取多发点文章。争取做市级优秀教学能手等等。

可以说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提高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称除了能增加收入外,还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同年入职,谁先晋升职称,谁就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还有获得感。因为你职称高了,大家就认可你教学水平高。同样你在对外代课,辅导学生方面就有了优先权,挣点外快就容易了。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造假。

有的人教学水平并不高,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了火箭班班主任,年级组组长等等,最后他的职称上去了,而比他高水平的人没上去。这种现象是有的,但是少数,因为一个学校都是这种人,这个学校必然会越来越差。

所以,我认为职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人们正向发展,做好教学工作,晋升更高职称,在人才价值取向方面也起到了应有的示范作用。


绿草如风


表面上人为制造差距,引入竞争机制,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教师之间相互竞争,领导当裁判,高明!


寻找天空中的那颗星


打死一大片,无人能幸免。

每年到评职时看到好多勤恳的老师满头花发,一身疲惫,近五十甚至五十以上还未评中学一级,他们老泪纵横,我也有唇亡齿寒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