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一)

“兒子每次考試,作文都拖後腿。這不,這次期末的作文又沒寫好,比最好的差了6分。可愁死我了。”

一位家長在向我們諮詢時,表達她“發自肺腑”的煩惱。

不過,不只她一個人在煩惱!

“憋半天也不知怎麼寫!寫不兩句就卡殼!好不容易寫完了,不是素材陳舊、就是像記流水賬……孩子寫作文,我簡直比他還犯愁。”

“每當看見孩子寫作文,總能勾起我當年同樣痛苦的回憶,這是不是也是遺傳?”

“報了專門的作文班快一年了,實指望能有所提高,誰知道碰到新題目還是寫不好。”

……

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我也曾在悟空問答上發起一個提問:輔導孩子作業時,哪件事讓你感覺最吃力?

作文高居第一,就連奧數什麼的都得往後排。

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不完全依賴老師:作文好的孩子,80%以上受益於家長指導


(二)

“何事最勞神,

陪兒寫作文。

兒文憋一字,

娘發白幾根。”

一個媽媽曾寫了這麼一首詩表達陪孩子寫作文的心情,應該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作文為什麼這麼讓人愁呢?

原因是作文這東西它確實比較複雜,不像做一道數學題,也不像默寫個英語單詞只要孩子智力沒什麼問題總能學得會。作文就不同了,它需要長期的積累,而且要在三個方面長期積累:

一是寫作所需要的材料。比如讓你寫一篇遊記,那麼你至少得去哪裡遊過才能寫得出來,如果哪裡都沒去過,是很難寫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的。。

二是對要寫的材料要有自己的認知和感觸。如果你去某個地方旅遊過,但心裡沒有任何感覺,同樣也不好一篇遊記。

三是要懂寫作的技巧。什麼語言流暢了,條理清晰了,結構合理了等等都是寫作技巧。沒有這些寫作技巧,即使有好材料、好想法,仍然會像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話,口裡倒不出來。

這要求就比較高了。雖然學校裡有語文老師教作文、有的孩子還報了作文班,但他們只能教孩子些寫作技巧。他們無法和孩子一起積累寫作材料,也無法和孩子一起探討對寫作材料的認知和感觸。因為他們和每個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限。


(三)

優秀的家長不會完全依賴老師。

當老師、孩子、補習班都搞不定的時候,也正是家長髮揮作用的時候。

我曾經和很多語文老師探討過,那些作文寫得好的孩子,80%以上都得到過家長不同程度的指導和幫助。

有的家長可能就會說,那我們可沒有指導孩子寫作文的能力,我們自己也不專業,能對孩子有什麼指導幫助嗎?

當然,我們雖不見得有能力像蘇洵那樣,把自己和蘇軾、蘇轍倆兒子都弄成唐宋八大家。但在作文方面給孩子一定的幫助,是大多數家長都能做到的。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沒法讓孩子成為王思聰,但孩子結婚時,應該多少可以幫著付點買房的首付。

為表述方便,我們把作文對寫作材料的要求稱為“多知”、對材料的認知和感觸的要求稱為“善感”、對寫作技巧的要求稱為“會寫”。

我們與上海多位語文特級老師合作,總結了《家長輔導孩子作文的15種有效方法》,分別從“多知”、“善感”、“會寫”三個方面來教大家一些具體輔導孩子作文的方法。

其中,如何讓孩子“多知”5種方法,如何讓孩子“善感”5種方法,如何讓孩子“會寫”5種方法,比如;

1、家長幫孩子把書讀“破”實現“多知”

2、家長讓孩子多經歷來實現“多知”

3、如何讓孩子的感觸立體豐滿

4、呵護孩子“善感”的火花

5、讓孩子的作文能消除閱卷老師的疲勞

……

在今後的文章中陸續跟大家分享,到時你就不會說你輔導不了孩子作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