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朱棣下線,《明史》中永樂大帝的最後歲月和史官評價

《大明風華》昨晚更新,永樂大帝朱棣去世。集賢院居士認為,朱棣和李世民有頗多相似之處。都是皇位奪來不義,但是都因為內心深處的愧疚而勤勉努力,不敢有絲毫懈怠,文治武功都有不凡成就,最後也十分相似的死於遠征。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明史》中關於朱棣生前最後一年最後一次北征,病死途中和善後的真實情況以及史官對於永樂大帝的蓋棺評價。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明史》中永樂大帝的最後歲月和史官評價


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七日,阿魯臺侵犯大同、開平,詔見群臣討論北征之事,告誡邊將整兵待命。九日,徵調山東、山西、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及西寧、鞏昌、洮、岷各衛衛兵,期望三月在北京及宣府會合。十一日,大祭天地於南郊。十六日,鄭和又出使西洋。三月二日,大閱兵,告訴諸將親自出徵。命柳升、陳英領中軍,張輔、朱勇領左掖,王通、徐亨領右掖,鄭亨、孟瑛領左哨,薛祿、譚忠領右哨,陳懋、金忠領前鋒。三日,賜邢寬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別。

四月三日,皇太子監國。四日,從北京出發。二十五日,臨時住隰寧。偵察的情報說阿魯臺向答蘭納木兒河逃跑,於是率師前進。五月五日,暫住開平,派使臣招諭阿魯臺各部。十一日,掩埋道路上屍骨。二十三日,在應昌大宴群臣,命中官唱《太祖》御製詞五章,說:“這就是先帝所以警誡後人,雖在軍中也不敢忘記。”二十五日,臨時住威遠州。又宴請群臣,成祖親自作詞五章,命中官歌唱。皇太子命令免去廣平、順德、揚州及湖廣、河南郡縣水災後所欠田租。六月十七日,前鋒到達答蘭納木兒河,不見敵人,命張輔等搜盡三百餘里山谷均無所得,便進軍駐紮河上。二十日,陳懋等引兵抵達白邙山,因軍糧已盡而回。二十一日,回師,命鄭亨等以步兵向西會合於開平。二十九日夜晚,南京地震。

七月七日,刻石於清水源崖壁上。十五日,派呂震告訴皇太子隨即回師,詔告天下。十六日,臨時住蒼崖戍,覺身體不適。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遺詔傳位皇太子,喪禮尊從高皇帝遺制。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明史》中永樂大帝的最後歲月和史官評價


十八日,成祖死,終年六十五歲。太監馬雲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秘密商量,保守秘密不發駕崩消息,用錫熔化後製成內棺裝殮成祖遺體,用龍車運載,所到之處早晚飲食同往常一樣。十九日,楊榮和御馬監少監海壽一起騎馬趕路向皇太子報喪。二十九日,暫住武平鎮,鄭亨步軍會合於此。八月二日,楊榮等趕到北京,皇太子當天派皇太孫奉迎於開平。七日,住鵰鶚谷,皇太孫到軍中發喪。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後殮入靈柩。九月十日,加上尊敬諡號叫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改上尊諡叫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讚美道:文皇帝從小擅長練兵,據有幽、燕地形較好之地,乘建文帝幼弱,長驅向內進攻,才有四海。即位以後,親自帶頭節儉,遇水旱災情早上報告傍晚立即賑濟,從來沒有阻攔和掩蓋。他知人善任,表裡通達如一,雄武之略,同高祖一樣。經常率六師出征,漠北如塵土一樣被掃清。晚年時期,威德蓋世,四方誠服。受朝之命入貢的約有三十國。幅員遼闊,遠遠超過漢、唐。成功之快,功績之顯赫,算卓絕昌盛了。然而,變革修整之際,倒行逆施,欺詐品行也是不可掩飾的。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明史》中永樂大帝的最後歲月和史官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