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黑龍江白城的歷史?

韋如傑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

白城歷史悠久,底蘊豐富厚重。在舊石器晚期,12000多年前境內已有人類生活。商周至秦時期為東胡遊牧之地。漢、南北朝時期,為鮮卑、夫餘所居。隋唐時,為契丹族遊牧之地。遼時,在這裡設長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城四家子古城。長春州是遼朝皇帝聖宗、興宗、道宗、天祚帝等四位皇帝的行宮,是遼朝春季的政治中心,是遼代東北路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金朝時期,長春州繼續沿用至金天德二年。蒙元時期,先屬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後屬遼陽行省泰寧路、泰寧府,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明朝時期,隸屬奴爾幹都司所轄泰寧衛。清朝時期,屬蒙古科爾沁部。1993年撤地設市,現轄一區(洮北區)、兩縣(通榆縣、鎮賚縣)、兩市(洮南市、大安市),三個省級開發區(白城經濟開發區、大安經濟開發區、查干浩特旅遊經濟開發區)、五個工業集中區(白城工業園區,洮北、通榆、鎮賚、洮南工業集中區)。共有漢、蒙、滿、朝、回等30個民族,總人口210萬人。

白城區位明顯,交通方便快捷。地處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是黑龍江西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入關的必經之地,是歷史形成的區域性商貿集散地和經濟交流中心,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劃設計的第四條歐亞大陸橋的主要樞紐城市之一。“白城長安”機場已完成選址和規劃,預計2014年竣工。平齊鐵路、長白鐵路、白阿鐵路等鐵路線穿過境內,可直達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齊齊哈爾、滿州里、阿爾山、通化、加格達奇、天津、北京等城市。琿烏高速、嫩丹高速、長白、白齊等公路穿境而過。水路有優良的大安港,沿嫩江可直達俄羅斯伯力港。

物產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範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目前白城已成為水稻、烤煙、肉牛、蘆葦、棉花、淡水魚、油料、糖料、雜糧雜豆等農產品的重要產區。大鸚哥綠豆、黑水西瓜、福順辣椒、萬寶粉條、大安白鵝、通榆草原紅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優特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十分暢銷。工業以紡織服裝、汽車配件、機械建材、食品醫藥和造紙印刷等行業為主。創出了棉紗、無紡布、毛紡呢絨、電纜、汽車發動機連桿、石油機械和沙棘、蘆薈系列酒,吉鶴、鶴城、月亮湖牌香菸等一批名優產品。市場建設初具規模,集貿市場、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和要素市場功能比較齊全,輻射力較強,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溼地風貌、草原風光、民俗風情、風電景觀、軍事體驗”代表白城五大旅遊資源特色,溼地生態遊、軍事體驗遊、民俗風情遊是白城吸引域外遊客的主打品牌。境內有向海、莫莫格、嫩江灣三個國家級溼地,溼地面積1050萬畝。向海是世界A級溼地,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人稱“丹頂鶴的故鄉”,“鶴舞向海”被評為吉林八景前三甲;莫莫格是吉林省最大溼地類型保留地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素有“鳥類天堂”、“白鶴之鄉”美譽;嫩江灣是國家溼地公園,2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休閒垂釣之鄉”,白城兵器試驗中心是國內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常規兵器試驗中心,洮南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是國內最大的陸地靶場,。在白城,春可見嫩江潮起水生色,夏可觀向海瀲灩鶴飛舞,秋可攬沃野美景稻花香,冬可賞破冰圍網魚歡躍。激情四季,大美鶴鄉,美不勝收,令人神往。

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良。近年來,堅持“三化”統籌,“三動”並舉,圍繞大力實施“三大戰略”,深入推進“五大基地”建設,開發區“二次創業”,加快建設“六大功能區”,城市空間進一步拓展。交通、通訊、給排水、綠化、美化、亮化等建設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初具規模,城市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軟環境建設不斷優化,社會和諧進步,投資政策寬鬆優惠。


年輕沒有失敗


雖然我不知道白城的歷史,但我知道白城是吉林省的。題主有可能不是東北人吧!


松江踏浪人


嫩江省要是一直在的話,白城就是省會


興隆商店247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919.4小時,年均氣溫4.9℃,無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光熱條件優越於全省其他地區。1990年人口33.5萬。有滿、蒙古、回、朝鮮、錫伯、達斡爾、白、壯等18個少數民族。面積 977.5平方千米。清為哲里木盟扎薩克圖郡王遊牧地。1904年設靖安縣。1914 年改洮安縣。1938 年改白城縣。1945 年複名洮安縣。1950 年復改稱白城縣。1958年 9月設白城市。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和卵石、中砂、細砂及膨潤土資源。中草藥有防風、桔梗、遠志、柴胡、黃芩、黃芪、沙參、甘草等。土特產主要有綠豆、蓖麻。  歷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內已有人類生活,1993年設地設市,現轄鎮賚縣、通榆縣、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區5個縣(市、區)和白城經濟開發區、大安經濟開發區、民營經濟發展區、查干浩特旅遊開發區4個開發區。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有漢、蒙、回等多個民族,200多萬人口。  地理區位優越,是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和周邊二、三百里內一個較大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龍江西南部和內蒙古東北部入關的必經之地。  資源豐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蘆葦面積都居全省首位。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境內有世界A級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  特色經濟明顯,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範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目前白城已成為水稻、烤煙、肉牛、蘆葦、棉花、淡水魚、油料、糖料、雜糧雜豆等農產品的重要產區。大鸚哥綠豆、黑水西瓜、福順辣椒、萬寶粉條、大安白鵝、通榆草原紅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優特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十分暢銷。工業以紡織服裝、汽車配件、機械建材、食品醫藥和造紙印刷等行業為主。創出了棉紗、無紡布、毛紡呢絨、電纜、汽車發動機連桿、石油機械和沙棘、蘆薈系列酒,吉鶴、鶴城、月亮湖牌香菸等一批名優產品。市場建設初具規模,集貿市場、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和要素市場功能比較齊全,輻射力較強,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白城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白城市 面積25683平方千米,人口201萬人(2004年)。  洮北區 面積2525平方千米,人口49萬。郵政編碼137000。區人民政府駐青年南大街14號。  洮南市 面積5108平方千米,人口44萬。郵政編碼137100。  大安市 面積4879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131300。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路21號。  鎮賚縣 面積4695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137300。縣人民政府駐鎮賚鎮。  通榆縣 面積8476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37200。縣人民政府駐開通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1954年設立白城專區,專署駐白城縣。原由黑龍江省直轄的白城、鎮賚、大賚、安廣、洮南、開通、瞻榆等7縣和原由吉林省直轄的乾安縣劃入白城專區。轄8縣。 1956年原由省直轄的長嶺、雙遼2縣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劃入白城專區。 1958年將雙遼縣劃歸四平專區。以原白城縣的城關區設立白城市。撤銷白城、洮南2縣,合併設立洮安縣(駐洮南鎮);撤銷大賚、安廣2縣,合併設立大安縣(駐大賚鎮);撤銷開通、瞻榆2縣,合併設立通榆縣(駐開通鎮)。原公主嶺專區所屬扶余縣劃入白城專區。轄1市、7縣、1自治縣。 1969年原屬呼倫貝爾盟的突泉縣和科爾沁右翼前旗(駐烏蘭浩特)劃入白城專區。轄1市、8縣、1自治縣、1旗。 1970年白城專區改稱白城地區,地區駐白城市。轄白城市及鎮賚、長嶺、大安(駐大賚鎮)、通榆(駐通榆鎮)、洮安(駐洮南鎮)、突泉、扶余、乾安等8縣及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駐前郭鎮)和科爾沁右翼前旗(駐烏蘭浩特鎮)。 1979年將突泉縣和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白城地區轄1市、7縣、1自治縣。 (以上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史為樂著》)  1987年,撤銷洮安縣,設立洮南市(縣級)。以原洮安縣的行政區域為洮南市的行政區域。(國務院1987年5月21日批覆【國函[1997]85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6月8日通知【吉政函(87)70號】)  1987年,撤銷扶余縣,設立扶余市(縣級)。以原扶余縣的行政區域為扶余市的行政區域。(國務院1987年10月7日批覆【國函[1997]165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11月19日通知【吉政函(87)162號】)  1988年,撤銷大安縣,設立大安市(縣級)。以原大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大安市的行政區域。(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批覆【民[1988]行批16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8年9月15日通知【吉政發[1988]176號】)  1992年6月6日,國務院批覆(國函[1992]60號):(1)撤銷扶余市,設立松原市(地級),松原市人民政府駐扶余區松花江南岸沿江路。(2)設立松原市扶余區,松原市扶余區的行政區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區域;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前郭鎮的團結、繁榮、建設、原江、松江、鐵西、民主街道辦事處;勝利街道辦事處的勝安、勝民、勝合、勝慶、勝豐5個居民委員會;育才街道辦事處的民景、民建兩個居民委員會;毛都站鎮;鎮郊鄉的賀爾其勒村、西郊村、單家圍子村、於家圍子村、孫喜窩堡村、郭新窩堡村、倪家窯村、後瓦房村、卡拉房子;前瓦房村的郭爾羅斯大街以南至孫喜窩堡村界,凱旋街以東至吉拉吐鄉界部分;達裡巴鄉的努很格勒和額莫勒村,區人民政府駐文化街。(3)松原市轄扶余區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長嶺縣。  1993年6月1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白城地區,設立白城市(地級)。撤銷白城市,設立洮北區。白城市轄洮北區和原白城地區的鎮賚縣、通榆縣。原白城地區的洮南市、大安市由省直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白城市總人口2025891人。其中:洮北區 484979人、鎮賚縣 320960人、通榆縣 348344人、洮南市 441096人、大安市 430512人。  2003年,白城市面積25685平方千米,轄5個縣(市)區,共有92個鄉鎮,716個行政村。總戶數為58.88萬戶,總人口200.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9.7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60.4%。  2005年,根據省民政廳《關於將鎮賚縣到保鎮劃入白城市管轄的批覆》及白城市政府關於行政區域調整暨到保鎮和鎮南種羊場交接工作會議精神,根據白城整體發展需要,市政府決定把鎮賚縣到保鎮劃轉到白城市洮北區。11月2日,鎮賚縣到保鎮劃入洮北區交接儀式在到保鎮政府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