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在古代眾多的戰役中,哪怕是殲滅戰,一場大型戰役下來,往往都會出現大批的戰俘。而對於這些戰俘,很多都會是一些窮苦出身的農民,他們或是為了混軍餉吃口飯,或是直接被抓去強行入伍,很多時候對戰的雙方士兵甚至是朋友、兄弟、親人等,他們只是聽從所謂的軍令,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機器。戰爭一旦發生,由不得自己,沒有對與錯,只有服從上級長官的命令,背後都會有執法隊,不前進就是死。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交戰雙方往往對於放下武器的士兵們,雙方將領都會對他們手下留情,畢竟放下了武器,不再構成強大的威脅,使用得當還可以作為自己的士兵使用,或者是作為青壯勞動力。自古以來,有“殺降不祥”來約束軍隊領導者,幾乎所有的將領也遵守了這一不成文的規定,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很多人不遵守。而這好像正是應驗了那句話—“殺降不祥”。

比如下面的這些百戰百勝的戰神們…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項羽,氣拔山兮氣蓋世,年僅24歲就功成名就成為軍隊主要領導人。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以一當十,憑藉2萬的兵力硬是打敗了數十萬強大秦軍,諸將無不跪著前來,不敢仰視項羽。而項羽這時就不信,殺了20萬秦軍降卒。大家也知道,三十出頭,兵敗烏江自刎。留下眾多史學家籲墟和惋惜之聲!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白起,戰神,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國時期的戰爭死亡人數一共200多萬人,而死於白起手下的就有將近一半。武將做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至高榮耀了,然而在長平之戰留下了他一生的汙點,坑殺40萬趙軍降卒,這也成為他隕落的一大原因。畢竟功成名就被逼自殺!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常遇春,史上最成功的強盜,跟著朱元璋南征百戰,建功無數,和徐達是最好的搭檔,朱元璋憑藉著他和徐達打敗一個個強敵,最後建立了大明帝國。而常遇春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殺降卒,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多次出征朱元璋都對這位老兄說,然後這位仁兄就是死性不改,只要有降卒就殺。可是畢竟他在39歲的時候遠征中突然暴斃而亡。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胡宗憲,嘉靖年間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的上級,正是有了他,戚繼光,俞大猷這些名將才得以脫穎而出,發光發亮。對於平定倭寇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是倭寇最大的敵人。有個大倭寇頭子徐海為了自己的愛情,在他的女人勸導之下才引領著隊伍前來投降,而胡宗憲既然殺了投降的徐海和他的部下。畢竟窩窩囊囊的死於監獄之中!

殺降不詳,畢竟項羽不信、白起、常遇春、胡宗憲結局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