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嗎?

潤楊的紅樓筆記


在《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份,並且在向其他人介紹自己時,總是不忘加上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的解釋,也得到了漢獻帝的承認,因此人們都稱他為“劉皇叔”,那麼歷史上的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呢?


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那就先來扒一扒劉勝這個人,他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哥哥,他被漢景帝封為中山王,他的封地大致範圍就是如今的河北保定到石家莊這一帶,劉勝此人生平沒有什麼野心,不喜歡爭權奪勢,就喜歡安分守己的在自己的封地裡吃喝玩樂生兒育女,他可謂是最高產的諸侯王,他一生擁有無數個老婆,生有接近200個子女,兒子就有120個,劉勝自己都搞不清楚這些孩子誰是誰了,總之他的後代族群非常龐大。

正是因為劉勝的後代龐大複雜,因此劉備就以劉勝的後世子孫自居,既能彰顯自己的皇室身份,而且就算有人來質疑他的身份也無從考查。


漢朝為了削弱諸侯權利,便實行了分封制度,原來的封地都是由嫡長子繼承,後來改為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給不同的子孫,這樣就削弱了宗室王侯,諸侯的勢力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其中小門小戶的皇室子孫也逐漸淪落到了和平民百姓一樣的地位,這也是為何劉秀在起兵前在販賣糧食,劉備起家之前以販鞋織蓆為生。

劉備幽州涿郡涿縣人,這個地方正好處於中山靖王劉勝的封地之內,這樣他的身份就更加合理了。其實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需要一個名號來完成自己的大業,可以說這個皇室正統的身份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了,有了這個身份,他就可以一呼百應,有極大的號召力。


那麼劉備為何要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而不直接說自己是劉邦的後代呢?如果直接說自己是劉邦的後人豈不更加令人刮目相看了?

能夠直接稱自己是劉邦的後代的,一般只有繼承了帝位的那一支才會說自己是劉邦之後。

在漢朝分封過的中山王很多,總共有十個人,劉勝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要對別人說清楚自己的出身來歷,就必須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同樣劉備在正式當皇帝之前,只能以中山靖王為祖宗,只有當漢獻帝退位之後,劉備正式稱帝,以漢朝正統自居了,這時候才能祭祀漢高祖,以漢高祖為自己的祖先。


劉備之所以常在別人面前提及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無非是想說自己是皇室家族的人,根正苗紅,有皇室血統,在曹操等人面前能抬高身價,那時人們重視身份,,和獻帝是宗親,你說大眾會偏西誰?只一句話就頂你奮鬥幾十年,劉備不笨,這麼好的便宜他能不撿。



遺產君


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後代這事兒有意思了,其實也有可能實現。

首先,劉備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咱先扒一扒這個劉勝到底是何許人也,是什麼朝代的,距離現在多少年吧,劉勝,這個哥們是西漢人士,其生存的年代準確的時間為公元前165年到公元前113年,他老爹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景帝,老弟是更牛掰的漢武帝,而他被老爹封為中山王,他的封地的大致範圍就是如今的河北保定到石家莊這一片,劉勝此人生平沒有什麼野心,不喜歡爭權奪勢,就喜歡消停的在自己的屬國內吃喝玩樂生孩子,所以他可謂最高產的諸侯王,據不完全統計,他這一輩子一共生了120多個兒子,所以他後代族群非常龐大,這位享受人生的劉勝便是中山靖王,他的墓竟然神奇的在六十年代被偶然間發現了,其位置在河北保定滿城的一座小山上,被發現的時候未經盜擾,他的金縷玉衣及上千件文物如今都被完好的保存在了河北省博物館。

再次,劉備,這個創建了三國之蜀的牛人,至今的墓就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內,稱之為漢昭烈陵,但他本人老家則是河北涿州,涿州幾乎就是當年中山國境內的地界,當然劉備就是在涿州的菜市場和關羽張飛認識,並在涿州旁邊的桃樹林裡三結義的(現在涿州還有他們當年結義的“三義宮”)也就說劉備很可能是當年中山靖王的龐大族群中的一隻。


但最科學的驗證還是DNA鑑定了,如果考古工作者有朝一日能提取劉備墓內屍骨的DNA和已經發現劉備“祖宗”中山靖王劉勝DNA的話,那麼這個千古傳言馬上可以真相大白!

(小花絮,這個物件叫做銅祖,是劉勝墓中發現的玩具,至於幹什麼用的,看形狀您還不懂嘛?)


老豬的碎碎念


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古人極其講究正統性。在三國曆史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法理上的正統性。而與之相對應的,劉備用“漢皇叔”的名號,也取得了自己的正統性。

可以說,劉備的戰略是成功的,他最終也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在曹丕代漢以後,他也成功承襲了“漢祚”,繼續以“漢”為國號。“劉皇叔”的名號現在也是婦孺皆知,以至於我在很長時間內也認為,劉備就是大漢皇叔。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分明是冒牌貨。

下面,我們從小說家言和《三國志》的記載兩個方面,說明劉備為何不是中山靖王之後。


一、《三國演義》中的謬誤

絕大多數人知道劉備是大漢皇叔,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在該書第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對劉備的身世做了一番詳細的交代,從“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開始,一直往下數,一直數到了“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 劉備乃弘之子也。”

按照作者的推論,劉備是“陸城亭侯劉貞”的第十七代孫,也就是高祖二十一代孫,他由此說,“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

然而,漢獻帝是不是高祖二十二代孫呢?顯然不是。

兩漢一共二十四帝,其中西漢十一帝,惠帝和文帝同代,昭帝和宣帝隔代,哀帝和平帝同代,一共十代人;而東漢這邊十三帝,其中殤帝和安帝同代,順帝和桓帝同代,衝帝、質帝、靈帝三人同代,少帝和獻帝同代,這樣一算,東漢只有八代人。

但是,漢獻帝並非漢高祖十八代孫,因為劉秀自稱是“高祖九世孫”(《後漢書·光武帝紀》)。他與漢成帝同代,比哀帝、平帝都要長一輩。所以,兩漢皇帝實際上是九代加上八代,再減上一代(兩漢相交減一代),一共是十六代人。

漢獻帝是高祖十六代孫。如果劉備是高祖二十一代孫,那他們倆的差距就太大了。漢獻帝曾孫的兒子輩,才到劉備這一代,該怎麼稱呼呢?

二、《三國志》考據不周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本身是蜀國人,在對劉備的出身考證上,他也未盡其詳。在《三國志·先主傳》裡,他說:

“(劉備)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也。(劉)勝子(劉)貞......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 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 與母販履織蓆為業。”

對劉備的祖先,陳壽只能考據到其祖父劉雄這一代,在往上,直接就到了劉勝的兒子劉貞了,中間有非常大的斷檔。

裴松之後來注《三國志》,也未能給缺失的部分提供有力證據。而後來1968年中山靖王劉勝之墓出土,也未能找出其後世子孫世系的直接證據。

但現在有歷史學者已經根據歷史記載考證,歷史上的中山靖王,實際上在傳了五代以後就無後了。

《漢書·諸侯王表第二》記載:“中山靖王勝,景帝子。六月乙巳立,四十二年薨”。第一代中山靖王劉勝死後,其子哀王劉昌繼位,二年後也死了。“元鼎五年,哀王昌嗣,二年薨。”“元封元年,康王昆俊嗣,二十一年薨。”“徵和四年,頃王輔嗣,三年薨。”“始元元年,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地節元年,王脩嗣,十五年薨。亡後。”

也就是說,劉勝往下傳了五代以後,就已無後。劉脩無子嗣,無人可以繼承王位,就連劉勝的庶系劉貞這一支也無後,否則,就可以從庶系後代中尋找一人來繼承王位了。

因此,在劉脩死後,中山國被除國。直到漢元帝時,又被恢復。但繼承王位的,是從另一系遷過來的,跟劉勝這一支已經比較遠了。

結論:說劉備是劉勝之後,證據不足,但相反,還有證據證明他不是。

我是【深夜聊齋】,如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留言、轉發,【關注】!

深夜聊齋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假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山靖王之後這個身份沒有啥鳥用,劉備和普通平民區別並不大,與人家袁紹曹操這種高門子弟起點差十萬八千里。劉備有後來的成就,主要靠的還是個人的奮鬥。

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武帝劉徹的哥哥,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劉勝這個人一輩子沒啥值得一提的事蹟,唯一的成就就是子女特別多,兒子多達120多個,女兒沒記載但起碼也上百了。

劉勝這位超級種馬的墓葬現代被發現,出土了很多珍貴文物,如完整的金縷玉衣,也值得提下。

劉勝和劉備之間差了300多年,中間相隔十幾代人。中山靖王劉勝又是個兒子特別多的人,可以想象到劉備的時代,中山靖王之後這個稱號有多大價值。劉備本人是劉勝兒子陸城侯劉貞的後裔,這位陸城侯劉貞在漢武帝時代就被剝奪侯爵了,劉貞後代都已經沒有爵位了。

劉備同時代,估計中山靖王之後可能有上萬人都不止,像劉備家所在的那個村子,基本都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如果冒充中山靖王的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劉備)

劉備的起點比起一般平民,還是高不少。劉備的爺爺做過縣令,父親也做過低級官吏。劉備小時候父親就死了,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度要和母親一起販履織蓆為業,算得上一個苦孩子。

不過劉備十五歲時能去大儒盧植門下讀書,說明還是有一定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的,當時能去名儒門下讀書,可不是普通平民能做到的事情。

類比現在的話,劉備的家世是爺爺做過處級幹部,父親可能做過科級幹部,但父親很早就死了。這種家世比起普通農村出身的當然有不小優勢,但和頂級官二代比就差遠了。

像袁紹,類比現在的話,人家就是家族連續四代人都做過正國級高官。

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只有在他混到一方諸侯後才有一定意義。尤其曹丕篡位後,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打著興復大漢的旗號稱帝。但在劉備起家過程中,這個身份沒啥意義。皇叔之說只是演義虛構,歷史上不存在。

劉備能混到一方諸侯的地位,靠的還是自己有出色的能力和不錯運氣,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仁勇校尉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劉備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一窮二白,卻心懷天下。

劉備也是個有大能的人,他起事就靠兩招:出身和仁義。

沒錢沒勢,所以劉備選擇給自己描繪一個出身,漢朝皇室的血脈,表明自己爭奪天下的合理性,這天下本就是姓劉的人的,劉備爭天下理所當然,同時也和曹操之流劃清界限,獨樹一幟,旗幟鮮明。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而不直接說劉邦呢?

這裡面就有講究了。

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首先

是為了表明自己屬於劉氏的哪一支,屬於將支流具體化,你看到人說我是劉邦的後代,那就海了去了是不是,劉邦是樹幹,子孫是樹枝,你得表明自己是哪一棵樹枝上的葉子。

其次

劉勝這個人歷史上據說喜好酒色,有兒子、親屬一百二十餘人,這就是一個伏筆了,劉備說自己是劉勝的後代,你就不好查了,因為劉勝的後代太多了,開枝散葉下來數不勝數。這也是劉備到底是否劉邦後代成為懸案的一個原因。

再者

劉備的帝王之術和劉邦極其相似,為避免他人看穿劉備的仁義道德後面掩藏著的天下野心,劉備刻意避開不提劉邦了。如果世人都看穿劉備是假仁假義,那劉備就玩不轉了。

就衝劉備和劉邦如此相似這一點,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劉備有沒有說自己是漢室宗親,漢獻帝有沒有查劉備的家譜,劉備有沒有說自己是皇叔,這個得分三國演義與三國正史兩個方面說,畢竟兩個還是差距比較大的。

我們先來說三國演義的,劉備與曹操一起聯手除掉了呂布,當然主要是曹操打的,劉備是被呂布打得沒地方去的,才去投奔曹操的。

徐州的百姓是希望劉備能夠留在徐州,畢竟劉備是很得民心的,然後繼續當徐州牧,可是曹操當然不允許劉備還繼續擁有徐州,繼續擁有地盤的,否則,他曹操還得繼續來打劉備。

曹操就跟大家說,劉備功勞大,我得帶他到許都,去面見漢獻帝,以後再回來。

漢獻帝上朝後,曹操就將劉備引見給漢獻帝,漢獻帝就問劉備的祖上是哪裡呀。劉備就回答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就拿宗譜來看,經常仔細的查驗,劉備確實是漢室宗親,而且從輩份上來講,劉備還是漢獻帝的叔叔輩。

漢獻帝就請劉備到偏殿說話,說是要敘一敘叔侄之禮,漢獻帝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一直沒有辦法,而如今我有劉備這樣的英雄,真是大助力呀。從此,人們都叫劉備為劉皇叔。

從三國演義的說法來看,漢氏宗譜確實有劉備,劉備確實也是漢獻帝的叔叔輩,劉備並不是自己謊稱的。

那其實在正史裡面,劉備開始並沒有自稱為漢室宗親,而根據三國演義的家譜,他是劉邦二十一世,而漢獻帝是劉邦十六世,也就是說,其實漢獻帝比劉備大了五輩,所以劉皇叔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至於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三國志有記載,是中山靖王后代,而有些人認為這個過去那麼遠,根本就不作數,不過這個並不重要,至少劉備確實是姓劉的,如果有人說劉備不姓劉,那就沒啥可說的。

劉備能夠建立蜀漢,成三足鼎力之勢,主要還是靠他自己的努力的,並不是所謂的漢室宗親的身份,孫策、孫權也是如此。


歷史簡單說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隨著現在的思想文化多元化,人們在研究三國時也會提出某些疑問,而劉備的皇室身份則是令人值得懷疑的,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之前就有過類似的案例:

新莽王朝末年,各地起義爆發,湧現出很多英雄,而算命先生{充其量是個江湖騙子}王朗則是自稱自己是漢武帝前太子劉鋸的後代子孫造反,但沒想到的是他遇到了劉秀,劉秀一出手就將他的這個假身份揭穿,而王朗則落得個腦袋搬家的下場,由此開創了冒充皇室成員的先河。

而中山靖王劉勝堪稱是生子機器,在其一生中擁有無數個老婆,為他生了兩百多個子女,以至於連他都不知道他的子女究竟是多少。正室則是因為無法生育,才讓劉勝有了更多獵豔的對象,許多被他臨幸過的歌女無一例外都有了孩子,試想一下,一個諸侯王孩子那麼多,記又記不清楚哪些是他的孩子,你說其他人要想冒充豈不是很容易嗎?相比於王朗冒充的失敗,{關鍵在於劉鋸的後代少,只有漢宣帝劉病已這一支存在。}劉備的選擇可謂是成功的。

於是,劉備就假稱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利用了劉勝孩子多的原因成功混進了漢朝王室的隊伍中,然而其之後的效忠漢王室的各種行為,可以說是假作真時真亦假,一個冒牌貨冒充久了於是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真的是漢朝王室的後裔了,由此留下了千古忠義之名。

至於劉備是不是冒充了漢朝王室的後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三國曆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中山靖王的兒子也好,孫子也罷,縮寫都是兩個字:“中子”!戲曲“長坂坡”,趙雲懷抱著劉備的兒子,也就是靖王的孫子,趙雲代表氫核的聚變,會產生一箇中子。趙雲來到“當陽橋”已經筋疲力盡,遇到了黑色的鈾238,張飛!張飛得到了趙雲的中子,變成了鈾239,大喝一聲,他來勁了,嚇死了橋對面的夏侯傑4了,那這面是排行老3的張飛,就提到了4.003,00代表橋斷了。三相彈!


純行


從《三國志》看,劉備是劉勝的後代無疑,是劉勝的第五子劉貞這一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劉勝長於生育,有一百多個兒子,如此開支散葉了近三百年,後代又因推恩令或其他事失侯失官,推尋起來極有難度,今人有專文論述過,認為劉備是劉勝的十七代孫,劉勝(中山靖王)→劉貞(陸城亭侯)→劉昂→劉祿(漳侯)→劉戀(沂水侯)→劉英(欽陽侯)→劉建(安國侯)→劉哀華(廣陵侯)→劉憲(繆水侯)→劉舒(祈邑侯)→劉誼(祈陽侯)→劉必(原澤侯)→劉不疑(豐靈侯)→劉惠(濟川侯)→劉雄→劉弘→劉備。也有一些說法說是十二代。


這是後人推究的說法,畢竟時代太久,劉備離劉勝太久遠,後人又離三國太久遠,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典略》也說“備本臨邑侯枝屬也”,典略是三國時期魏國郎中魚豢所著,敵國也這麼記載,作為劉勝後人的劉備,在當時應該是無疑義的,不然,以三國競爭的激烈程度,劉備屢次打出興漢的旗號,如果血統站不住腳,從這一點攻入,蜀漢方在法統上馬上崩潰,遠勝千軍萬馬。(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河北霸主袁紹在劉備領徐州牧時也說“劉玄德弘雅有信義”,對他的為人人格也是比較稱道的,曹操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也是一種肯定,劉備如果在家譜方面信口雌黃,難以獲得如此好評。


而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已算是漢朝的遠支,事實上的影響力沒有演義說的那麼大,漢末三國時,漢室宗親排得上號,比劉備靠譜的大把,如幽州牧劉虞,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劉繇,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這些人都是位高權重的漢室宗親,漢朝天下又經分封賜姓,天下劉姓和皇家能沾上點親的也不少,連曹操的鐵桿謀士劉曄,也是光武帝之子劉強之後,比劉備的血統更近,所以說,漢室宗親不是特別稀罕的物事,冒著身敗名裂前功盡棄的危險去冒充,是不大合算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劉備能夠三分天下,靠的更多的是個人能力,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手下相扶持,沒有一個人因為劉備的宗室身份而投奔他為他效死力,也沒有人因為這個身份而對劉備手下有所留情,這是史書與演義最大的不同。論旗號則袁氏四世三公,實質上比宗室牛多了,袁紹袁術還不是雙雙兵敗身死?劉備顛沛流離半生,拜見皇帝,也見過劉表劉璋等宗室,如果有假,這些人豈會不揭穿?劉表臨終還想把荊州託給劉備,“表病篤,託國於備”,如果不是承認劉備的身份,怎麼會有這個舉動?而劉備的宗室身份能發揮作重要作用,只是在稱帝時,可以做到名正言順,師出有名。


南方鵬


看三國的都知道,劉備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會稱自己為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那這話到底是否可信?我覺得應該是可信的。

我們要是瞭解了中山靖王劉勝這個人,就會相信劉備沒有說謊。據《漢書》記載,這個漢武帝的異母弟弟中山靖王劉勝別的愛好沒有,唯獨好酒色,活了53歲,聲譽不怎麼樣,但生育能力確實強悍,留下120多個兒子,比周文王的百子還多。我們算下,從西漢景帝到東漢獻帝時期差不多有三四百年,即使按照常規生育水平算,中山靖王的後代沒有八千也得上萬。另外劉備要想攀龍附鳳,誇耀自己的身世,四百年前來那麼多名聲好的漢室藩王,他非得穿鑿附會到這個以好酒色而出名的劉勝身上?

所以,我覺得劉備應該確實出自漢景帝一脈。從當時情況來看,漢室後裔也確實多,知名的如幽州牧劉虞、兗州刺史劉岱、荊州刺史劉表、益州牧劉璋、揚州刺史劉繇以及曹操的謀士劉曄等,包括劉備在益州招降的劉巴劉琰等,可以說天下姓劉的稍微一打聽,估計大半都能跟皇族扯上關係。

怎麼說呢,這個皇室後裔的身份不足以讓劉備脫穎而出,要知道漢室宗親比劉備血緣關係近、官爵又高的何止千百萬。劉備之所以能從織蓆販履到三分天下,主要靠的是自己百折不撓,終不為人下的決心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