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刚死,刘禅为何将上书诋毁诸葛亮的李邈处死?

谜教主


诸葛亮初得姜维时给蒋琬写信说,姜维才学过人是凉州上士,并用了两个人相比,说永南、季常不如也。季常就是马良,而永南,却是广汉人李邵,是相府的西曹掾,协助诸诸葛亮打理内政,井井有条,得到信重,病死于南征途中,让诸葛亮追思不已。诸葛亮赞赏的李邵有一位兄弟,就是李邈。同是益州人,他与李邵出自一家,一个全力襄助蜀汉,另一个却是以外来政权目之,才有上书诋毁诸葛亮一事。明白这一个关节,就能明白刘禅为什么那样处置了。


刘焉刘璋父子在蜀,本土派与外来派竞争激烈,到后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连张鲁也成为威胁,刘备入川打了两年多才拿下益州,拥有三分之一荆州和益州,开始牛起来了,他的成功夺川,得益于张松法正李严等外来派和本土派对刘璋的失望透顶,与刘备的荆州派里应外合,终于让益州易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既得益州,又取汉中,曹刘大战,刘备终于胜了宿敌一次大的,关羽北伐,孙权蹑足,失了荆州。此时此景的刘备,不得已,在称帝的第二年东出攻打荆州,因不展示武力内部有纷乱的迹象,不排除重蹈刘家父子覆辙。


可惜夷陵一仗刘备又败了,正值倾颓之际,只得托孤于外来派代表诸葛亮,又安抚益州派代表李严,平衡好内部势力。诸葛亮丞相开府执掌蜀汉大权,屡次北伐进攻曹魏,不打无以慰复汉故人心,不打难以凝聚国内力量。(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此时就有人不乐意了,如益州本土派谯周李邈等,认为外来政权不体恤当地民力国力,征战无度是败亡之道,谯周的仇国论是在姜维掌权时才出现,并不是在诸葛亮时就敢这么上奏,但三国演义把它安排与诸葛进行口舌之争,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

好不容易熬死持身守正,为国操劳至死的诸葛亮,私德无可攻击,但益州本土派按捺不住情绪,以为转机到了,是改变国策的时候。李邈于是上书,内容以权臣霍光暗比诸葛亮,和汉文帝平诸吕之后,汉宣定铲除霍家为例子,认为应该改弦易辙了。刘禅见到表章怒不可遏,将李邈关进牢狱,并诛杀。(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邈不比李邵,他的本土至上观念在刘备入川时就有所体现,刘备取得益州心下欢喜,大摆宴席庆功,投降的李邈在席上质问他为何侵我州郡,指责刘备。刘备说你既然觉得我这么做不对,怎么不反抗呢?李邈回说,力有不及。那一次就差点被杀,因诸葛亮的求情而免死。刘禅对他的处置,正说明他心内有谱,明白外来派与本土派之争从未停息,必须快刀斩乱麻,大是大非面前不可含糊。


南方鹏


李邈是谁?又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在刘禅面前“诋毁”他呢?先看一下李邈的背景,李邈是本土集团的人,李家在当地属于世族大家,甚至可以类比大名鼎鼎的荆州集团的马家。这两个集团都出人才,马家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即马良,马谡等兄弟,李家有“李氏三龙”,即李邵,李朝以及一个早亡的弟弟。所以,李邈不在此列,裴松之认为他是性格狂直导致,《三国志》注引《益部耆旧杂记》以及裴注。



诸葛亮曾经写信给留守府中张裔,蒋琬里说,“考姜维之所有,永南,季常不如也”。永南就是三龙之首李邵,季常是马氏五常之首马良,可见二人都是作为人才标准来对比的。而李邈连三龙都不得入,更别提和李邵,马良比了,因此才能上也显得不足。早在刘备入蜀不久,李邈就对刘备说,将军本来是来讨伐张鲁的,现在却取而代之,这样不太好吧?刘备说,那你当时怎么不帮刘璋呢?李邈赶紧说,不敢也能力不足呀。可是,刘备已经起了杀心,有司要把李邈下狱,多亏诸葛亮的请求,才救了他。只是,没想到李邈这人,不捅了篓子不行呀。



当然,李邈也不是一点能力也没有,后来还是担任了犍为太守,丞相府参军,安汉将军。蜀汉人才稀少,诸葛亮还是想考察他的,让他参与了北伐事务。但是,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要斩马谡,李邈用战国时秦国的孟明视,楚国的子玉(成得臣),两个例子来请求诸葛亮手下留情,让诸葛亮大失所望。当时,劝诸葛亮留下马谡的人不少,为何就李邈让诸葛亮失望?关键就是李邈举例不当,因为诸葛亮斩马谡,源于他违反军制调度,斩了是为了明军法。结果,李邈的请求,偏离了诸葛亮的初衷,此其一。第二,孟视明和成得臣的成败都和当时的两位君主有关,这不是间接把责任推到诸葛亮身上吗?但是,诸葛亮也没有算李邈的帐,可能只是把他闲置一边而已。



只是,李邈因此怀恨,诸葛亮刚去世,竟然就在刘禅面前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殆没,盖宗族保全……云云”这简直是作死之言,第一,这不是鼓动刘禅,秋后算诸葛亮的帐吗?离间君臣关系。第二,刘禅是昏聩,但不是傻子,如果肯定了李邈之言,轻则统治不稳,君臣失和,重则颠覆。第三,李邈如此对待诸葛亮,是恩将仇报,法理不容。有此三条,说得好听点,李邈是狂直,说得难听点,李邈就是小人一个,刘禅斩李邈,做得对,也做得好。


大飞熊骑士


李邈是死有余辜,别说刘禅处死他,换了谁都会这么做。

先看看李邈上书说了啥?以下是李邈给后主刘禅的上书内容:

吕禄和霍禹并不是真心要造反,汉宣帝也不是想要当杀臣子的君主。因为臣子怕被君主逼迫,君主也害怕臣子的功高威望,双方才会产生猜忌。诸葛亮手握强兵,野心极大,有帝王之志。有五种权力大的人是能守卫边疆的,我对此常常为国家担心,现在诸葛亮终于死了。因此刘家宗族得以保全,西边的战事停止,所以我们都应该庆贺啊!



李邈的上书有三个意思:

1、吕禄是吕后的侄子,霍禹是霍光的儿子,吕禄是外戚的亲戚,霍禹是权臣的儿子,吕禄与霍禹早已在西汉定性为造反,这不是李邈能决定的。

2、李邈说君主与臣子都是互相猜忌的,难道就没有和协相处的吗?齐桓公与管仲呢?周武王与姜尚呢?



3、诸葛亮是权臣,居心不良,死的好,我们应该庆祝。

李邈的真正意思就是否定诸葛亮。

否定诸葛亮就是否定刘备、否定刘禅、否定蜀汉群臣。

诸葛亮是刘备托孤刘禅的首席辅政大臣,诸葛亮的权力来自刘备的赋予,诸葛亮的合法性是刘备认可的,况且还有刘备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李邈算什么,有什么资格否定刘备。



诸葛亮自刘备死后己经执政12年,这12年中刘禅作为皇帝,与诸葛亮的关系尚算融洽,并没有太大的矛盾。李邈否定诸葛亮,那不就等于否定刘禅,因为刘禅是皇帝啊,如果诸葛亮真是野心家,那刘禅这个皇帝却容忍了诸葛亮12年,那刘禅是什么?难不成让刘禅承认自已是傀儡?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群臣及百姓异常悲痛,就连谯周这样跟诸葛亮政见完全不同的益州豪强,都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而奔丧,还有被诸葛亮贬为庶人的李严也为诸葛亮悲伤,群臣及百姓都准备为诸葛亮奔丧,也就证明了诸葛亮的执政深得人心,而李邈的上书却恰恰相反,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与蜀汉群臣及百姓相悖为敌,刘禅要是信了李邈的话,这个皇位是否稳定都不一定了。



刘禅不是傻子,对于李邈的上书还是分得清的。刘禅在某些方面与齐桓公非常类似,很容易受臣下的影响,陈寿也这么评价过刘禅,诸葛亮执政时,对刘禅影响颇深。于是处死李邈就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的事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因为他诋毁的不是诸葛亮,是刘禅啊。

李邈这个人是益州士族里有名的嘴上反刘备派、反北伐派,而且说话不过脑子。他本来是刘璋时代犍为郡的一个县长,刘备打刘璋的时候他也没有抵抗,刘备胜利后提拔他为益州从事。

结果大年初一的时候,刘备请大家喝酒,李邈大概是多喝了两杯,就开始作妖了。

李邈:刘备,你不是个东西!

李邈:我觉得左将军(刘备)取益州做得不对。

先主:既然不对,你为何不帮季玉(刘璋)反抗我呢?

李邈:我不是不敢,但左将军派赵翊军(赵云)定犍为,我哪打得过?

有司:此人可斩。

赵云:都怪我咯。

诸葛亮:看在此人还有些自知之明的份上放过他吧。

刘备:吃碗面反碗底,什么东西?!

你说这人是不是典型的吃肉骂娘,你要么反抗,要么辞官,又要端刘备的碗,又要骂刘备,这搁谁身上不觉得恶心?诸葛亮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提拔他为犍为郡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结果诸葛亮一死他又开始作妖了。

李邈:诸葛亮死了,不用打仗了



李邈:诸葛亮死得好啊,他是西汉吕禄、霍禹那样的权臣,他不死皇上你早晚也得杀他全家,现在好了,他的家人不用死了,也不用北伐打仗了,值得庆贺啊。

你让刘禅怎么想?

大家看看李邈的原话:“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汉文帝)宣(汉宣帝)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尤其是“故奸萌生”。这段话明显是说:大臣没有反心,皇上起了“恶心”而杀了无罪之臣。“

“现在孔明死了,他的宗族得以保全,西边又清净了,大家都很高兴”这段话在刘禅耳里,就能演变成“你故意提孔明宗族得以保全,大家很高兴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会杀孔明宗族?前面还有皇帝杀无罪之人的影射,还用了个奸字,你认为我也会做这种昏君做的事?还是你认为我是昏君,只是凑巧没做这种事,所以大家很高兴?”

于是李邈悲剧了。


海军史研究会员


因为他背信弃义,能力也不强,还爱炫耀和诋毁。

历史上只有一个蜀汉官员(也是唯一一个)在诸葛亮去世后,说诸葛亮是乱臣贼子,结果被刘禅诛杀。



这个官员叫李邈,他在刘璋时期,担任牛鞞长,刘备入蜀后,李邈谴责刘备攻击刘璋,刘备听后要将李邈杀死,于是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李邈最后免除一死,后来他还担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诸葛亮北伐时期,李邈因不符合诸葛亮的意愿,被遣还回蜀地。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穿着白色衣服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李邈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有想要反叛国家,汉宣帝也并不想成为杀害大臣的君主。因为大臣惧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惧大臣的功勋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间才会相互猜忌。诸葛亮独自一人依靠精锐的军队,如狼虎视物,‘五种权力大的人物不应该守边疆’。我对此常常为国家的安危而感到担忧。如今,诸葛亮已经去世,所以宗族得以保全,西部边疆的战事可以停止,人们也因此而庆祝。”

刘禅听后对此非常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并诛杀。

但是此前诸葛亮却是救了他!

救命之恩。

主领牧,为从事。正旦命行酒,得进见,让先主曰:“振威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

刘备拿下益州后,李邈见到刘备,表示强烈谴责:我脚的你夺取鄙州很不合适。

刘备:你好棒棒哦,那你倒是去帮刘璋啊?( ﹁ ﹁ )



李邈:切,我不是不敢帮,只是实力不足罢了( ﹁ ﹁ )

刘备:杀了杀了(ー`´ー)

诸葛亮:别别别主公!刀下留人!w(゚Д゚)w

又是诸葛亮出面为李邈百般求情,李邈由此捡回一条命。然而诸葛亮去世后,李邈转头就污蔑诸葛亮是乱臣贼子死了正好,亲身上演了一出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戏码。

后主大怒,这一次,没有人再为他求情了,于是李邈有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亮黑,被皇帝砍掉了脑袋,名留青史。


知秋樟目


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

先看看李邈其人,李邈本来是弟兄四个,有一弟早亡。那哥三个有才名,被称为李氏三龙,李邈因为性格狂直,不在其列。

诸葛亮刚死,李邈就上疏诋毁,实在不应该。从私处讲诸葛亮是李邈的恩人,因为李邈冒犯过先主刘备,执法官要杀李邈,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才幸免于难。诸葛亮刚死李邈诋毁他,说李邈是个落井下石的小人都不为过!

从国家大事讲,诸葛亮是蜀国的依赖,才大权在握。诸葛亮虽死,蜀国的有能之士,大多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否定诸葛亮就是否定先帝的三顾茅庐,就是否定刘禅,因为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也是否定为蜀国卖命的忠良之士,因为诸葛亮为蜀国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邈诋毁诸葛亮,不知是怎么想的,也许是想出名想疯了!真是不知好歹,死有余辜。也许李邈光想到皇帝都忌讳权臣,但没想到诸葛亮是为国尽忠的权臣。


今古大观


其实这是李邈拍马屁拍到了刘禅的伤口上了,再加上刘禅当时不能在诸葛亮刚死就否定他,为了安抚荆州集团官员,所以才杀李邈的。

李邈用西汉霍光的例子来比喻刘禅,企图让刘禅发动宫廷政变,杀掉荆州集团的官员,而李邈代表的是西蜀集团,本来这个建议刘禅不采纳也会应该心怀感恩之心,可李邈正好拍在了马腿上。

李邈没有眼色,看不清局势,诸葛亮虽死,但荆州集团依然掌控蜀国的军政大权,刘禅本身依然也没有什么实权。蒋琬、费袆、杨仪、姜维,这些都是荆州集团的代表,把控蜀国军政,刘禅要安这些人的心,所以李邈作死!


爱历史的小蜗牛


不过是自己找死+政治牺牲品。

诸葛亮作为长期刘蜀政权实际上的管理者,不管其愿意不愿意,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刘禅为了能够平稳的接过政权,必须得到这个利益集团的支持,杀他就是为了安抚他们。


爱历史的小鹏友


昭示天下,我是明君,远离小人!


天平8985


李邈西蜀集团和荆州集团斗争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