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張國榮沒有入選四大天王?

清淨無為隨風


因為張國榮在四大天王之前的時代。

當時是譚詠麟張國榮兩分天下,八十年代的事情。

媒體也喜歡造勢說這兩個人暗地裡斗的厲害。

實際上張國榮跟譚詠麟都是很友善的人,而且想著這麼被天天比來比去的太煩了,才想著讓後輩接班,譚詠麟就率先宣佈要退出歌壇。

四大天王也是譚詠麟先說起來的······

然而譚詠麟本人說過,如果當時不退出,接下來的五年裡大概大部分的獎還是他拿,因為除了張國榮沒什麼同等級的競爭對手,而且他很勤奮,每天的工作都是排滿的。

也就是說他要不退出,四大天王可能要晚個幾年才出來。


目目教唱歌


張國榮的演繹生涯我個人劃分為四個階段:

1977-1983 :默默向上遊

1984-1989: 大紅大紫

1990-1994:退出歌壇,轉戰影壇

1995-2003:復出歌壇,開始真正做自己

張國榮1977年正式出道,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那一年他28歲,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國榮囊括了香港樂壇的多項大獎,1987年憑藉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 1988年,張國榮成為第一位亞洲區百事巨星代言人,並在紅館連開23場巨星演唱會, 1990年,張國榮正式退出歌壇,飛往加拿大開始他的隱居生活。


四大天王”的稱號,是1992年春天出現的,張國榮那時已經退出歌壇了,在張國榮、林子祥、梅豔芳退出樂壇之後,香港樂壇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無巨星的時代,90年代初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


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體戲謅式地將這四人比作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天王,沒想就此廣泛傳開,“四大天王”正式確立,1995年張國榮復出歌壇,復出後張國榮人氣可能比不上四大天王,因為那個時候他的心境已經變了,不再想做一個偶像明星,而是想要去拍一些好電影。

其實說到底,張國榮和四大天王並不是一批人,張國榮是四大天王的前輩,而且他的成就與地位是在四大天上之上的,在張國榮退出香港歌壇後,四大天王才陸續在香港做出成績。


音悅咖啡館




當時之所以張國榮沒排進四大天王,主要是地位不對等,別看雙方年紀相差不大,也曾經在同一個年代交集,但是根本不屬於同一時代。

90年代初當時張國榮已經是巨星,地位穩固,勢大力沉,張劉郭黎還在上升期,人氣雖高,有點像現在的小鮮肉,能不能持續下去還不一定,作品和資歷都需要沉澱,被評為四大天王,是因為恰好同時崛起,都被看好前程遠大。




如果當時把張國榮排進四大天王,一老帶三新,是對前者的不尊重,對另外三個也是不公平的。

後來也是四個人太爭氣,不斷努力,加上行業裡不遺餘力的捧,紅了二十多年,終於沒讓四大天王成為曇花一現,所以現在談起張國榮和四大天王好像地位差不多,如果他們紅幾年就拉倒了,也就沒有現在這個問題了。


鐵任


他們不是一個時代。

看到後面回貼的人基本都是遠古吹的套路,忍不住進來回幾句。

張國榮和譚詠麟屬於天王無疑,不代表他們的地位會比後來者高。娛樂圈確實有論資排輩的傳統,但是不能用這個來當做證據。

從時代來排,港臺制霸流行起源於,七十年代中後,結束在2010年左右(說實話我甚至不認為現在還存在唱片業,現在只有大娛樂產業了,互聯網已經完全KO了唱片業,這是題外話不談了。)

這這三十多年是港臺流行音樂制霸的年代。每一段時間都有各自時代的翹楚。

從七十年代的劉文正,許冠傑,到八十年代的譚詠麟,張國榮,到九十年代前期的四大,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張信哲,任賢齊。兩千年橫空出世的周杰倫。 這些都是具備統治力的歌星。都是當時橫行的主。

但是不能說許冠傑就比張國榮厲害,張國榮就比劉德華厲害,劉德華又比周杰倫厲害。這都是胡扯。不同時代沒辦法對比,關公戰秦瓊。

一定要說誰的統治力更強,那麼要看哪個時代是最輝煌的。九十年代無疑。九十年代是港臺流行音樂最強時代,如同公牛的連冠時代。不論是影響力,唱片數量,熱錢湧入,成績,都是黃金時期。所以說張國榮秒殺四大是不真實的,是沒有經過那個年代的,九十年代初期的演唱會號召力,譚張是被四大秒殺的。


中庸之道靠修煉


這是因為“哥哥”雖然比“四大天王”大不了幾歲,但他天資過人、星路坦蕩,出道比較早(1977年),到1989年就主動離開了歌壇(也就等於把舞臺、機會讓給了後輩),直到幾年後再次復出,但只以拍電影為主(哪怕唱歌,他也宣佈不再接受任何獎勵)。當時黃家駒、譚詠麟、羅文、陳百強、許冠文、黃?、李宗盛等也漸漸“星光變弱”(相對),或因各種緣故徹底退出了。


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的娛樂圈已換成劉、張、郭、黎的天下(實在是算藉機“趁虛而上”啊),他們橫掃各大頒獎典禮,獎盃拿到手軟,人氣特別旺,那些“狗仔”的娛樂八卦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和增加銷量,就把這四個人拿出來一塊炒作,大家慢慢叫也就習慣了。當然他們本人的成績和表現也不錯,但要是沒有那些媒體及活動的不斷狂炒,他們四人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名氣。


再有,其實“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最初並不是代表整個香港樂壇的崛起、鼎盛,而是他們四個人當時同屬一家“寶麗金”唱片公司,有一次,該公司的一個宣傳人員在無意當中說,這四個人真可謂是“寶麗金”的“四大天王”啊,結果他們就順勢炒作,將這四人炒成了樂壇“四大天王”。後來他們雖然各自改簽了別的公司,但這個稱號卻已深入人心,風靡天下,家喻戶曉。


而在上世紀80年代,香港歌壇則是張國榮、譚詠麟兩人的天下,算是當時兩大標誌性、代表性人物,大家對他倆有“絕代雙驕”的說法(那時劉、張、郭、黎還只是小廝,沒成氣候),或者說是兩位老“天王【天皇】”(加上黃家駒、陳百強,便是四位老“天王【天皇】”)。只不過當時商業炒作之風還不是很強,所以這個稱號叫得沒有“四大天王”響亮。再說80年代他們的名氣主要是侷限在香港一域,自然風光有限;而90年代“四大天王”已走出香港彈丸之地,影響到臺灣、內地(尤其!),乃至海外整個華人地區,當然星光熠熠、輝煌無比了。


但不管怎麼說,“哥哥”還是“四大天王”他們的前輩和大哥級人物,“哥哥”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叫的(包括譚詠麟“校長”的名字,也是同樣道理)。對此“四大天王”自己也很明白,很謙虛,很服氣。


鹿得小劇場


譚張爭霸的時代我沒親身經歷過,但是卻無比嚮往當時香港歌壇的繁榮與譚張的風采。四大天王裡,說唱歌我認為只有張學友能與他們比肩。










等一個人90632936


先了解一下四大天王的來歷。九十年代前期的四大天王是香港唱片公司拼命包裝和炒作出來,為了抵禦臺灣當時的那幫歌神,王傑,童安格,姜育恆,張雨生,張信哲。。。。而當時香港譚張梅都表示隱退江湖,張學友和李克勤,張立基。。他們又實力不夠,所以才硬湊出來個四大天王。所以我認為四大天王就是現在所謂流量明星的雛形。自此以後,香港歌壇開始褪色。



貓頭鷹小哥哥


80年代男歌星裡,在香港譚詠麟屬於最受歡迎,期間2年左右張國榮與他爭奪榮譽,很快就要到90年代,譚張雙退領獎臺。在這裡說下,80年代的大陸是怎麼了解到他們呢?通過什麼渠道?

到90年代了,話說劉德華很早已紅,80年代已經是香港巨星之一,等到四大天王時期,香港不在香港而是流行大中華地區,這是香港娛樂圈首次達到的成就!這是一次全面流行,其中四大天王最受矚目和歡迎!

90年代的四大天王比80年代譚等人受眾和流行地區更廣,90年代亦是香港承認的最輝煌時代!


365天向上


所先你要了解香港樂壇的走向

70年代許冠傑。一生二

八十年代張國榮、譚詠麟。二生四

九十年代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



圈圏圈圏


我是東哥評談,我來答!

首先,這個問題,有些紕漏,可能提問者對過去的娛樂圈或者香港音樂圈瞭解不多,致使先後沒有搞清楚!

其次,四大天王的提出,正是因為張國榮,譚詠麟之爭時代結束,先後宣佈退出音樂獎項的時候,因為沒有題材進行炒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提出來四個音樂上風勁比較強大的幾個人,組成所謂四大天王!

最後,一個前輩已經撐起了一個時代,還有必要去和後起之秀去爭名利麼?當然,我單純說音樂!電影,電視和劉德華比就不能算前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