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2020年将是战略性配置中国资产元年

近期外资通过陆港通汹涌而来,反映了中国资产正越来越受到海外机构的欢迎。贝莱德智库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庞文博(Ben Powell)近日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流动性较强,而且与其他全球资产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国际投资者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国际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

随着全球经济在后周期阶段逐步企稳,2020年将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在贝莱德最新的2020年全球投资展望中,贝莱德智库对全球投资者提出长期战略性部署中国境内市场资产的建议。2019年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实现了进一步的国际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投资者已经更大规模地开始投资于中国股票和固定收益类产品。

“结合以上种种事实,我们认为,现在正是全球投资者从战略上考虑配置中国股票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机会。”庞文博透露,接下来,我们也会作更多的研究工作,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来跟进我们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流动性较强,而且与其他全球资产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国际投资者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

2019年全年,外资通过陆港通合计净流入3517.43亿元资金,四季度流入速度明显加快,单单12月合计净流入729.94亿元。

保持长期有质量的增长

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他表示,现在是属于亚洲的时代,因为亚洲是当前全球增长动力方面举足轻重,而中国是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体。如果进行量化,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超过50%来自亚洲,30%左右的增长来自中国。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确实在放缓,但其增长的体量仍然非常大,且其未来也将保持有质量的增长。”

以美元为单位来算一算中国的GDP:2004年,中国的GDP略低于2万亿美元,若当时中国经济增长了20%,那就是增加了4000亿美元;现在,中国的GDP为14万亿美元,若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为6%,年通胀率为4%,那么GDP名义增长率则为10%,相当于增加了1.4万亿美元,这种绝对增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他说,正如我们在投资股票或其他证券时,无论是企业的收入、现金流,还是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股息,最终都将折算为现金,而非停留在一个百分比的数字上。因此,我们在关注中国经济增速时,也要留意到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真金白银。同样地,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也应记住证券的估值更取决于其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的信心。

他认为,中国政府将在2020年继续注重经济增长的体量和质量。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其在2010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因此2020年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而从2021年开始,中国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一系列新建设。毫无疑问,“十四五规划”将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的平衡,使其朝着更可持续的新经济模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继续实行较为审慎的政策,不会在货币政策或信贷方面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慎的利率政策有利于引导资本流向那些可持续利润率和回报率更高的公司,从而推动资本流动的再平衡,这对民营企业大有裨益。

另外,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多达1.55亿,未来几十年这个数字还将上升。为了让老年人口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充分的养老金供给非常必要,而完善的市场框架和养老基础设施(如老年大学、医疗保健等)也非常关键。

贝莱德认为,中国政府将会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由于当前中国居民更青睐储蓄而非投资,不利于养老资金的积累,因此中国政府也会进一步完善养老投资的环境。

投资机会

庞文博指出,投资者应继续关注中国不断增长的老龄及退休人口,以及随之崛起的养老行业。养老将会成为中国市场一个重要的长期主题。在未来数年间,中国国内的宏观环境都将利于为老龄人口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的企业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可望小幅回升,同时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美联储)有可能继续在加息问题上按兵不动。

“经济增长的提速加上依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对风险资产构成利好,因此我们在2020年适度偏好风险。”

防御性策略曾是贝莱德贯穿2019年的重要投资主题。进入2020年,贝莱德除了调整整体策略外,还调整了对各大主要市场资产的看法:

一方面,我们将美股评级调至中性;

另一方面,我们上调了新兴市场的评级,除了超配新兴市场股票,我们也超配包括硬通货和本币债券在内的新兴市场债券。

对于日本股票,我们认为全球经济的回温以贸易摩擦的暂缓、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好转等因素都有利于日本股票。当然,日本自身也在积极地重整旗鼓,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其GDP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这将有助于日本经济和投资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超配日本股票。

本文源自路闻卓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