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两万元“爱心借款”的温暖传递

感动!两万元“爱心借款”的温暖传递

吴兆杰(右)和唐先华合影。

感动!两万元“爱心借款”的温暖传递

唐先华收到2万元爱心款后,送字画给吴兆杰(右)表示感谢。

7年前,刚出校门的甘肃小伙被“忽悠”进传销窝点,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株洲;5年前,在株洲创业的他陷入困境,爱心人士资助他两万元“爱心借款”,助他渡过难关;上个礼拜,小伙得知“疯狂义工”唐先华儿子因为尿毒症陷入困境后,他特地邀请唐先华到店里吃饭,并捐出了一笔两万元的“爱心借款”。

小伙子说,恩人5年前资助他“爱心借款”,这样的做法要传递下去。

落难:被骗去江西传销,逃出后来到株洲

小伙子名叫吴兆杰,今年29岁,老家在甘肃一偏僻农村。甘肃小伙为什么会与株洲结下不解之缘?吴兆杰说,这与他的经历分不开,认为株洲是他的福地。

2012年6月1日,刚出校门不久的吴兆杰受朋友之邀,去江西萍乡帮忙。到了那边,他才发现朋友是做传销的。为了逃出来,他装作言听计从,使对方放松警惕。在陷入传销窝点几天后,吴兆杰终于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人是出来了,但身无分文的他下一站是到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

“当时从老家到江西的时候在株洲转过车,算是我在南方停留的第一座城市,就去株洲转转吧。”吴兆杰说,他向火车站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遭遇,搭上了开往株洲的列车。下车时,因为没有票,纠缠了很久才得以出站。检票人员建议送他去救助站,吴兆杰拒绝了。

身无分文,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吃饭和住宿成了吴兆杰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是甘肃人,吴兆杰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兰州拉面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是小事,关键是解决了吃和住。

半个月后,因为奶奶过世,吴兆杰回到了老家。

创业:合伙人撤资,新开小店陷入困境

处理完奶奶的后事,吴兆杰又回到株洲。“虽然第一次只在株洲住了半个月,但我对它的印象很好。”吴兆杰说。

2013年9月,吴兆杰再次来到株洲,并陆续在几家拉面馆打工,还准备在株洲创业。“我发现,株洲有很多拉面馆,但甘肃的其他美食,这边却很少。”吴兆杰说,2014年5月,他在田心地区找到一个门面,和朋友共同出资,开了家“兰州烤肉店”。

四五个月下来,店里的生意不温不火,合伙人要撤资,这对刚刚起步的小店来说,无疑是个重创。

吴兆杰无奈通过“民间借贷”将合伙人的资金归还,自己却陷入了困境,没了本钱,烤肉店随时面临关张。

受助:“借”来的两万元助其渡过难关

2014年下半年,走投无路时,吴兆杰想到了寻求政府帮忙。

来到我市某机关后,吴兆杰在门牌上看到了李书记的职务和电话号码。随后,他拨打了对方电话,对方约他次日到办公室详谈。

第二天,吴兆杰早早来到了李书记办公室。吴兆杰详细地说了自己的现状和未来的打算。李书记听完他的讲述后,承诺会去看看。

两天之后,李书记找到了吴兆杰的小店,进一步核实了情况。

又过了几天,李书记带了几个人到烤肉店吃了饭。“这是我们几个一起给你筹集的爱心款。”买完单后,李书记将两万块钱交到了吴兆杰手上。

吴兆杰收下了这笔钱,坚持给李书记一行人写下借条。但是李书记等爱心人士都不愿意收这张借条。

最后,吴兆杰没有指名道姓,只写下“借株洲爱心人士两万元,择日归还”等字样。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还上,纸上也没有注明还款日期。李书记等人才收下这张“借条”。

分别前,李书记嘱咐吴兆杰:“如果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你有我电话,也知道我办公室的位置。”

“我那时真的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激,感谢李书记。”吴兆杰回忆当时的经过,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

正是这两万元的“爱心借款”帮吴兆杰渡过了难关,不要担心高利贷的折磨。在此后的两三年当中,他一边打工,一边找机会“东山再起”。

2016年冬,吴兆杰再次创业,专门经营铜锅涮羊肉。由于刚开始,店子里只有六张桌子,店名就叫“六张桌子”。

通过一两年打拼,因为生意非常红火,他先后在石峰区田心地区、芦淞区三三一地区开起了餐饮店。接下来,他想创立自己的餐饮品牌。

遗憾:有钱还时,却发现恩人已去世

这几年来,吴兆杰一直与李书记保持着联系,得到不少鼓励。李书记还认吴兆杰为侄子。

这期间,吴兆杰也成了株洲一名志愿者,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前阵子,吴兆杰打算把“爱心借款”还上时,他拨通了李书记的电话。电话中,李书记的家属说,李书记因病去世了。电话里,对方一直问,“你是哪一届的学生,我会记录下来,助学款会继续打过去”。

吴兆杰说,看来,李书记应该还帮助了不少贫困大学生。不过,这些事情,李书记始终没有和他聊过。

“李书记去世,我竟然没有去参加他的追悼会,没能看他最后一眼。”吴兆杰说,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记者日前联系该单位核实获悉,该单位确实有一名乐善好施的李书记,但其做事低调,资助过多少人,其他同事也不清楚。

李书记虽然去世了,但这笔“爱心借款”肯定是要归还的。

“还”钱:两万元借款“还”给志愿者唐先华

上个礼拜,吴兆杰得知“疯狂义工”唐先华儿子因为尿毒症住院的消息。他很快联系了唐先华,邀请对方到他的店里吃羊肉。更重要的是,他将那笔两万元的“爱心借款”送到了唐先华手中。

唐先华不停地感谢,并向吴兆杰赠送了字画。

“唐老师做公益令我敬佩,如果李书记还活着,也会支持我这个决定。”吴兆杰说。

记者了解到,吴兆杰现在的店铺里,有十多位员工都是兼职大学生。这些贫困大学生,通过介绍来到吴兆杰店里兼职,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

“小吴老板特别好,经常跟我讲一些事情和道理,我挺喜欢他。”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卜同学说,他就像一名大哥哥,经常会和大家说,现在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将来,等自己有能力时一定记得回报社会。

对话:没有他们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记者:当初两万元“爱心借款”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兆杰:意味着希望。当初,正是因为“爱心借款”让我重燃了创业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