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业融合,奋力“断穷根”——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绿树环绕的坪地里,白茫茫的一片。这是辰溪县大水田乡土桥村分散安置户柴泽明的养鹅基地。

柴泽明一家过去挤住在破木旧房里,且地处偏远,生产生活都不方便。2017年,县里将他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计划,选址在公路边,还帮他量身定制发展养鹅产业。

“以前守着几亩薄田生活,脱贫永远只是在梦中。搬出来后,天地宽了,致富也有了奔头。”柴泽明乐哈哈地说,通过养鹅增收,他家今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雷绍业说,怀化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加大对搬迁农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的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既能安居还能乐业。

产业开进安置点

走进芷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七里桥安置区“扶贫车间”里,只见4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负责人介绍,在这里上班的都是安置区的搬迁户。

“上楼住新房,下楼把活干,党的政策好,脱贫奔小康……”搬迁户罗小妹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念起了顺口溜,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

2017年4月,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小妹从该县碧涌镇搬入七里桥安置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进入“扶贫车间”工作。“在家门口上班,有稳定收入,每天下班后还可以做家务。”罗小妹开心地说。

“点业融合可致富。”芷江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芷江紧扣就业脱贫,在安置点规划产业,鼓励企业到各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在安置点附近建立种植养殖基地,帮助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2018年,全县搬迁户人均纯收入达9586.7元,全部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有了产业保障,才能长效脱贫。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扶贫车间183个,一批搬迁户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安居乐业不分家,住上好房子,挣到“红票子”,才算好日子。怀化在一些安置点还规划建设了“扶贫超市”“扶贫农贸市场”等。

沅陵县城郊的太安易地扶贫搬迁点的中心位置旁,是县城一家大超市分店,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6名员工在招呼几位居民购物。

“我们开的是‘扶贫超市’,员工全是搬迁户,超市卖的货,都是扶贫价。”超市负责人蒲建国介绍。

“顾家又就业,日子美而甜。”在超市上班的雷秀兰,今年8月搬进社区,一边照顾小孩,一边在家门口上班,月收入2300元,谈起现在的生活,满脸幸福。

这样的幸福还在怀化多地上演。在麻阳毛坪院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楼上贫困户居住,楼下集市商贸交易等方式,建立“扶贫车间”式功能型农贸市场,可容纳3000余人开展商贸交易。目前已有39户搬迁户在市场租用了门面和摊位,年增收可达1万余元。

怀化市督导各县(市、区)在精准摸清搬迁对象就业信息的基础上,因地因人制订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计划》,深入实施就业帮扶“五个一批”工程,将搬迁户分为社区工人型、三产服务型、外出务工型、兜底保障型等,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促进群众就业,精准帮扶搬迁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