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红颜祸水”应该算是汉语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成语之一,意思就是:美貌便是祸端。当然了,这种说法也充分暴露了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的偏见。虽然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好多因沉迷女色而招致亡国之祸的国君,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这似乎已经是历史的定案。也成为后世的警钟镜鉴。

但这种观点是基于“物化”女性所得出的谬论。即便妹喜是一只媚狐,妲己是一个淫妇,褒姒是一个尤物,那她们又是怎样惑君为祸亡国的呢?

惯惑君王的妹喜

先来说说妹喜,据《国语》记载,夏桀伐有施氏,有施氏快抵挡不住了,所以献给夏桀一个名叫妹喜的女子,夏桀对妹喜非常宠爱,从此荒淫无度,最后便导致亡国了!这种观点在古人看来完全没毛病,夏朝的灭亡就是因为那个叫妹喜的姑娘。似乎这还不足以说明妹喜的恶,古人又给她加了几条罪状:性放荡、惯惑君、好裸游,还有裂帛癖。看来是非定成铁案不可了。

性放荡确实于道德相悖,然惯惑君就有待商榷了。君何以被惑?何以能惑之?英明如天子者,难道没有辨析是非的能力?君不自惑,焉能被惑?再说“好裸游”,这个在正史中鲜有记载,更多是野史和民间的传说。至于裂帛癖,与其说妹喜喜裂帛之声,不如说是夏桀为了取悦美人罢了。且不论这些事情的真伪,即便属实,却也不完全是美人的错。

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无恶不作的妲己

再来说说妲己,我们好多人对妲己的了解源于《封神演义》里那个有着倾国之色却又无恶不作的恶妇,那个剖腹验胎,敲骨验髓的狐妖。就是她把殷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从一个有作为的帝王变成了一个寡廉鲜耻,德薄恩稀的暴君。史载妲己恃宠骄纵,干预政事,祸乱朝纲,致使纲纪不立,伦常难张,天下沸腾。那么,正史中又是怎样记述的呢?据《史记.殷本纪》所载,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正是由于如此种种的淫靡不堪,最终被周武王所灭。妲己从此便被视作惑君亡国的妖妇,为万世所唾弃。

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一笑倾国的褒姒

以上二位以好淫善媚遗臭千古,下面要说的这位,她更倾向于“好玩”!她便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关于褒姒的事迹,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烽火戏诸侯”。话说这褒姒长得非常正点,要曲线有曲线,要脸蛋有脸蛋,身段妖娆,颜值在线。把个周幽王乐得是屁颠屁颠的,整天就知道围着他的褒妹转。然而瑜不掩瑕,这褒姒虽有千般姿色万般好,可有一样:她不爱笑!这可愁煞了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不惜以国家安危做赌注。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后敌果至,再举烽火示警,然诸侯以为戏,无人驰援……遂杀幽王于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这属于先秦版《狼来了》。但该事件的真伪存疑,据出土的楚简记载:周幽王出兵攻打原申后母国申国,申侯遂联兵犬戎打败周幽王,西周灭亡。这中间压根不存在“烽火戏诸侯”的事儿。多为市井小民杜撰的不甚高明的段子罢了。

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风华绝代的“飞燕”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不仅风华绝代,而且多才多艺。她就是西汉成帝的第二位皇后赵飞燕。据说赵飞燕身姿轻盈,因舞姿如燕而得名“飞燕”。有一个成语叫“环肥燕瘦”其中“燕瘦”二字就是形容赵飞燕的。史载汉成帝有一次出宫消遣,偶遇赵飞燕,即被她那婀娜的身形、曼妙的舞姿和摄人心魄的眼神所吸引。遂召入宫,夜夜笙箫,不问国事,朝政几归太后一党。这就为后来的“王莽乱政”埋下了祸根。据说赵飞燕为了争宠,不惜构陷皇后,致使皇后被废,换来一己国母尊位。赵氏姐妹还以极尽残忍之手段弑杀皇亲,荼毒大臣。如此云云……

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红颜薄命的“贵妃”

最后,我们来说说和赵飞燕肥瘦呼应的另一个倾国美女杨贵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这样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见杨贵妃的非凡美貌。唐玄宗年过花甲之时,遇到了正值青春花季的少女杨玉环,衰老的心再次焕发出爱的激情,才有了一曲《霓裳羽衣》流传千古。这本来是一个绝美的爱情佳话,却因安史之乱,被扣上了为祸国家的罪名。杨贵妃一下子变成了恃宠乱政的罪魁!以至于香消长安城,玉损马嵬驿,含恨而终。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是一个喜舞爱乐的女子,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也未见她主动干预过唐玄宗的政治决策。然而,在疾风骤雨来临的时候,她注定是被牺牲掉的那一个。

说说历史上的“红颜祸水”

那么,为什么在女性毫无地位的古代社会,这些女子却被视为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级能量?为什么弱柳女流之辈却能在男人的世界里操弄乾坤,兴风作浪,祸国殃民呢?

首先,这中间有着长久以来人们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即便是这些女子确实姿色撩人,那也不能因此就说她是祸水吧?如果美貌可以亡国灭身,古往今来可致家破人亡的又何止帝王国君!抑或这些女子中确有惑君祸国者,那又是谁给的权利?何以能惑?何以致祸?若美色是鸩酒,你不去贪杯,又怎会死人?故性淫,多半丧命。行端,鲜见亡身。

其次,史官的一家之言加上民间的以讹传讹,放大并逐步坐实了“谣传”。有些宫廷史官在记载帝王事的时候,出于私利或畏于权势,刻意回避了君主本身的过失,而以客观次要因素掩盖了为君者的罪责。

再次,新朝灭旧国需要寻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包装自己攻伐的合理性,借以标榜自己的“不臣之举”是顺天应人、替天行道的义举!特别是在强调君臣纲纪,忠孝节义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如何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呢?对攻伐对象进行“黑化”是最为常见的手段。在黑化方式上,又以进行“淫化”处理,污之以乱搞男女关系最为奏效。一个人,即便贵为国君,如果给他戴上贪色好淫、败坏纲常人伦的帽子,这人基本上也就废了!

千年历史,百代更替。被人们贬为“红颜祸水”的又何止数人!我们也不能一一去品评她们的事迹。只是寥举数例,引以为鉴,以作浅析。到底是“红颜祸水”还是“红颜薄命”?

千古之下,褒贬由人。女人被妖魔化、污名化,是男权时代最典型的社会特征。然而,若王无淫心,纵倾国之色焉能为祸?故知:红颜本无罪,纵色是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