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導語:

放在三四年前,這基本不是一個問題。在趨之若鶩的跨界隊伍中,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話題。

不過這兩年行業集體慘淡,尤其是大棚房整治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讓夢想破滅

什麼算是一個好行業?

拋開國家民族大義、拋開社會責任,拋開個人情懷,評價一個行業好壞無非就是幾個方面:利潤高不高、投資回報週期長不長、風險大不大、前景好不好、做著累不累?

很不幸,除了“前景好不好”難以準確預測,休閒農業在其他幾個問題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農業風險大,經營苦逼——這個自不必說,做過的都懂。即便科技發達的今天,農業靠天收的命運也沒有根本改變。休閒農業多了休閒收入,事實上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至於利潤不夠高,很多新人不太信。實際上對於多數農莊,除去酷暑和寒冬,除去陰雨天,除去週一到週五的門可羅雀,多數地區農莊的真正散客旺季,只有45天。團客看似熱鬧,淨利潤畢竟有限,除非你是輕資產運營專做團隊。

這有限的45天裡,又要經受園區承載量的限制。非45天裡,龐大的人工工資等十餘項核心運營成本一個都不能少。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所以,目前的多數項目,哪怕是投資數億的大項目,能實現年淨利潤千萬以上的,屈指可數,鳳毛麟角,或者說嚴格財務標準的話,壓根就不算有。

投資幾個億,一年利潤不到一千萬,這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算一筆劃算的生意。更何況,年利潤能達到五百萬的,又有幾個?

農業不賺錢,為何很多人趨之若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從投資角度看,休閒農莊壓根不算一個好的“投資標的”,為何還有那麼多企業家們爭搶恐後、前仆後繼地要擠進來,連大棚房整治都壓不住滿腔激情呢?

簡單來看,無外乎幾個原因:

1、政府鼓勵、媒體鼓吹帶節奏。讓很多人看到並相信休閒農業是個像十年前樓市一樣的超級大風口。錯過炒房,不能再錯過農業。

2、傳統企業謀求轉型。這兩年很多人都在抱怨“傳統生意不好做了”,即便還能堅持的企業,也在未雨綢繆謀求轉型。在國內嚴重缺乏投資渠道的背景下,很自然地,農業就被視為一塊大蛋糕。

3、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多大企業,尤其是地產公司進軍農業,基本都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其實,這種事也不是農業才有,也不用指責。足球不更是如此嘛。

4、情懷使然。十年從業中,也真遇到非常多飽含情懷的新農人。他們對土地的熱忱、對農業的熱忱、對健康食品的熱忱,他們靠情懷支撐的苦逼生活,無不讓人一邊動容,一邊同情。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無知無畏也好、被誘下水也好、政策投機也罷、情懷使然也罷,總之,一群各懷心思的人,打著共同的旗號走到了一起,組成了浩浩蕩蕩的“休閒農業”大軍。

你可以把“浩浩蕩蕩”改成“烏合之眾”,畢竟,這群人創造了一個新詞——休閒農莊。“成功”地把國外的休閒農場、露營地、主題樂園、花海、度假村等業態成功地融合了一起。(突然想起前些年流行的紅酒加雪碧喝法)

你也可以把“浩浩蕩蕩”改成“革命先鋒”。這群人是“活雷鋒”,拿出自己半生積蓄,摸著石頭過河,硬生生將中國休閒農業向前推進了十年,甚至二十年。

國外休閒農場,賺大錢的多嗎?

業態的發展,和經濟水平有直接關係。因此,看國內休閒農業有沒有未來,不妨先看發達地區的案例。

臺灣、日本的休閒農業公認已經做得很好。但是整體利潤率高不高呢?

客觀地說,在大陸媒體的挖掘炒作下,臺灣、日本的休閒農場已經被過度“神話”了。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的確,他們有薰衣草森林、清境農場、mokumoku農場、母親農場等一批很不錯的項目。

但是,除了薰衣草森林外,其他農場依然要依靠“經營收益”,而遠遠沒有達到“品牌收益”、“資產收益”乃至“資本收益”的階段。

他們大多數的農莊,處在“家庭農場”模式,依靠家庭成員的辛勤付出換來“經營收益”。這種錢其實也就是“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賺個高工資。

包括每年75億日元營業額的MOKUMOKU農場,在面對面交流時,他們負責人說:農場其實利潤也不高,現在賺點錢都投入到農場了,並沒有多餘來給股東分紅。

再比如日本著名的自然學校。像豐田白川自然學校之類的大型機構,都是常年虧損。真正盈利的,反而多是那些家庭式的小型自然學校。

所以,臺灣、日本拋開屈指可數的幾個牛逼項目,行業中賺錢的主流部分,都是家庭式的小農場。

上面的分析似乎有些悲觀,但由於我們的消費市場更為龐大、從業主體的實力更加雄厚、從業目的更加多元,所以我們休閒農業的未來道路,未必會重複他們的舊轍。

很多人說,臺灣、日本的休閒農業比中國領先二十年。其實這句話只對了1/3。要知道,中國的休閒農莊在硬件標準上,和民宿一樣,都遠遠甩開他們一大截。

至於一直被詬病的細節和體驗設計,這兩年我們也有長足進步,很多國內自然教育基地的課程,已經不遜於甚至超過了日本。

其次,雖然大陸農莊虧損率較高,但是高品質高收益的農莊絕對數量,要遠超過臺灣和日本的總和。

所以,臺灣、日本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國情不同,未來道路也未必相同。就像手機、電動車、高鐵一樣,休閒農業,我們也很可能彎道超車。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沒有好行業,只有適合你的行業

至於“休閒農業算不算一個好行業”,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到了中國經濟的下半場,再也不會有像房地產那樣“開發商閉著眼拿地就能賺錢,投資客閉著眼買就能升值”的黃金行業。

經濟的下半場,再好的行業,對有些人也可能是大坑。再夕陽的行業,也有人能賺得盆滿缽滿。

那麼對於休閒農業而言,哪些人會更有緣呢?

1、命好,拿了塊好地。什麼是好地?區位好、地形好、土地性質好。這種機會很難得,但真有。唯獨怕的是,你眼中的好地,跟市場眼中的不一樣。

2、企業產業鏈延伸需要。這種企業去做農業,不是跨界,而是做了延伸。比如京東做跑步雞,星巴克做咖啡農場。

3、農業搭臺開路,其他唱戲。這也是多數大企業投資休閒農業的真實目的。道義上可以批判,商業上無可指責。謀全域者,不計一城得失。

4、自己會玩、愛玩、懂什麼、願俯身。

未來的休閒莊園,核心競爭力一定是場景打造和社交情感活動策劃。凡是涉及到核心競爭力的東西,是招聘解決不了的。

5、有錢能堅持情懷的人。現在大家都在指責,中國的休閒農業發展太滯後了。但換個思路想,是不是我們這屆消費者太落後了。比如有機蔬菜行業,我們的消費者還沒有跨過消費綠色無公害淨菜的階段,有機消費自然尚需時日。

有錢和有消費意識是兩個概念。很多事像生孩子一樣,只能等。

休閒農業,到底算不算一個好行業?

總之,雖然休閒農業目前困難重重,但可探索的空間足夠大。有人在產品上做銷售平臺,有人在產業上做附加值,有人在資產上做增值,有人在資源上做變現,有人在政策上豐富平臺,有人在平臺中找資源……

目的不同,玩法不同,但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休閒農業的魅力。你可能永遠想不到有些看起來人山人海的項目,壓根不賺錢。你更可能想不到有些看起來虧錢的農莊,老闆還在偷偷暗笑。

所以,未來的休閒農業,不是一個壞行業,也不是一個好行業。

它只是一個行業,好或壞,是自願進來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