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蘇聯是怎麼對待日軍戰俘的?

清風自若


在二戰中,因為日本的法西斯行徑和對周圍大國的的各種的的作戰,蘇美兩個大國也在不同的時期加入了對日本作戰的行列之中。


在蘇聯結束西線對德國的戰事之後,爆發過諾門坎戰役的兩國很快就大打出手,蘇聯靠著自身的軍事實力完全的碾壓日本而對處在東北的關東軍進行鋼鐵洪流般的推進,被日本視為驕傲的滿洲大幾十萬關東軍很快就敗了下來。這些在東北做下無數壞事的關東軍的戰俘被押往蘇聯,那麼他們是什麼下場呢。


1:二戰時期各國戰俘的命運


其一:死亡的巴丹行軍


總所周知,在二戰中,日本的軍隊一直被外人視為野獸的軍隊,他們所犯下的罪行比比皆是,其中就有不少對於戰俘的暴行。


在中國的土地上,著名的南京大屠殺就包含了日本人殺死大量的國軍戰俘,有這種“光榮傳統”的日本軍隊自然而然要把這這光榮的傳統發揚到其他的地區,在攻佔了菲律賓以後,投降的美軍遭遇了歷史上駭人聽聞的巴丹行軍。


在日本的逼迫和環境的嚴酷考驗下,120公里的路程使得一萬多名的美軍喪命,簡直慘絕人寰。


其二:同樣的萊茵河大營


雖然日本的軍隊用殘暴的行為使得他們讓在其餘的國家聞名於世,但是天下烏鴉一邊黑,自詡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美蘇等大國對待戰爭環境下的平民和戰俘也好不到哪去。


蘇聯在進攻德國的過程中,一路的燒殺掠搶也是赫赫有名,美軍對待德軍的戰俘和日本同樣毫無人性。在狹長的河邊,美軍讓德國的戰俘露天安置在地上,衛生疾病物資時時刻刻奪走人的生命,因為帳篷的短缺,不少德軍戰俘活埋於自己的避雨坑中,那麼對日宣戰的蘇聯是怎麼對待日本戰俘的呢?


2:蘇聯對待日本戰俘差異化


其一:押解途中環境的艱難過程


在蘇聯宣佈出兵東北和關東軍作戰以後,隨著關東軍的失敗,日本被俘虜的士兵陸陸續續被押往蘇聯。很快蘇聯對待他們惡劣的環境讓他們無語。


在押往蘇聯的路上,日本戰俘攜帶的物資很快被沿途的蘇聯人搶劫一空,穿著單薄衣服甚至連鞋子都沒有的日本人在西伯利亞的寒流中行動,很快便大批量的死去,除了對抗環境的折磨,為了避免掉隊的士兵影響行軍的進程。掉隊的士兵等待他們的便是槍決的命運。


其二:戰俘營的惡劣環境


到達蘇聯之後,日本戰俘像所有的國家一樣被分為多個小隊來進行勞動,對自己人都下得去手進行大清洗的蘇聯對日本能有多少好感。


日軍被安排在各種從事極端體力勞動生產活動之中,因為蘇聯在二戰時期和德國的交戰中損失了很多的人口,於是各種重活都是勞役日本的戰俘去完成,對於所謂的日內瓦公約,蘇聯人絲毫沒有放在眼裡,大批的日本戰俘就在蘇聯極端的氣候環境下死去。


其三:對日本戰俘的改造


在對日本戰俘的奴役中,蘇聯也開始做起了日軍的思想工作,在集中營中,會有人給日本學習蘇聯的政治課。受到影響的被教育的日本人有不少人都紛紛加入了蘇聯的黨派,也由此提高了自己在戰俘營中的待遇,獲得了比普通戰俘更好的衣物和食物。


在蘇聯的洗腦下,不少日本人成為了堅固的蘇聯黨派黨員,甚至把他們的思想隨著釋放而帶去了日本,相比更慘的德國戰俘,日本人似乎還是比較幸運的。


歷史總探長



二戰末期,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在這裡打敗了七拼八湊建立起來的關東軍,一共俘虜了大約80萬名關東軍的俘虜,蘇軍在斯大林的命令下把這些俘虜全部押往西伯利亞進行苦役。蘇聯為何要這樣做,在二戰中,蘇聯大約損失超過1000萬人口,在莫斯科決戰,斯大林格勒決戰中,斯大林為了擴充部隊,把遠東的男性全部編入部隊,參加戰鬥,這樣蘇聯遠東的男性人口急劇減少。戰後,蘇軍要佔領德國,派兵前往東歐等國,國內的男性勞動力嚴重不足,這樣在人口恢復前,蘇聯就用俘虜強制進行勞動。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日本俘虜。


現有的資料,蘇聯把80萬的日軍俘虜帶到西比利亞,要求他們進行伐木,造路等重體力活,但是營養不能保證,食物也是不能充足供應,於是日軍俘虜大量減員,到1953年前後,80萬的日軍俘虜,只有50萬左右回到日本,死在蘇聯的人數大約近30萬。除了勞動減員以外,蘇聯還在俘虜中發現反蘇分子,就立刻秘密處死。所以想對蘇聯,俘虜們還是對中國十分感激,自己有罪,但是中國人的人道待遇讓他們真正感到自己的罪惡,真心對戰爭罪惡的反省,悔恨。


橋本看日本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150多萬軍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直接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等地的日軍發起進攻,資料顯示,在整個遠東對日作戰中,蘇聯紅軍擊斃日軍超過8萬人,俘虜日軍約60萬人。

蘇聯和日本算得上是宿敵,蘇聯人雖然比較強硬,不過他們卻把這些日本戰俘看作寶貴的“財富”,就把他們送到了西伯利亞。



二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都損失慘重,蘇聯也不例外,不僅本身的經濟、工業遭到嚴重破壞,國內的男性勞動力也大量銳減,所以就需要這些日本戰俘充當免費勞動力。

西伯利亞這塊地方,環境可是相當惡劣,氣候寒冷,荒無人煙,所以這些戰俘想跑也跑不了。蘇聯人對這些戰俘自然不會客氣,讓他們幹最重的活,比如挖礦、建築、鋪路、砍伐樹木等。

而蘇聯人自己都物質短缺,就給他們最低的食宿標準,住的是一些窩棚、帳篷以及不適合居住的簡易房,如果日本戰俘偷懶或者反抗,蘇聯人可以直接槍殺。



後來,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要求遣返日本戰俘,蘇聯也同意了,不過60萬的日本戰俘到最後只剩下30多萬,用蘇聯人的話說,日本人體質太差了,不能適應寒冷氣候,沒辦法,我們已經盡力了。

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剩下的日本戰俘全部被遣返。

日本戰俘遭到這樣的對待也算是罪有應得,甚至個人覺得這樣的懲處,跟他們犯下的罪行相比還是比較輕的。

不過蘇聯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蘇聯士兵本身素質不高,不管是對德國、對日本、對途經的東歐國家甚至是在東北,都曾進行過燒殺搶掠。

以東北為例,當時蘇聯人打敗日本人後,在東北掠走了大量的物資,當時美國的一家媒體《星條報》曾這樣報道:“自哈爾濱起,凡重大軍械飛機場,據傳已被剝精光,大部贓物俱由大連出口,轉載至蘇。”

關於蘇聯運走的這些物資財產,國民黨說蘇聯運走的約100億美元,蘇聯的《消息報》則聲稱只有0.97億美元,比較可信的是聯合國調查團於1946年12月統計的數據:蘇聯佔領滿洲期間的經濟損失達8.58億美元,而恢復、重建這些企業所需要的費用高達20億美元。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自己強起來了,才不會遭受欺凌。


金兔歷史


平心而論,蘇聯沒有特別虐待日軍戰俘,至於在西伯利亞死了十幾萬,畢竟他們不是去做客的,別指望戰後的蘇聯人提供太好的物質待遇。

蘇聯正式對日宣戰已經是1945年8月8日,此時的日本早已經被打的精疲力盡,昔日強大的關東軍在多次被抽調以後,剩下的部隊素質堪憂,更糟糕的是出於迷之自信,關東軍認為可以在邊境阻擋住蘇軍,所以把主力部隊集中在邊境一線佈防,根本沒考慮逐次抵抗。

在兵力不足、裝備落後、戰略出錯的情況下,面對蘇軍的鋼鐵洪流關東軍基本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對於蘇軍來說,整個遠東戰役除了少數要塞之外,大部分戰鬥和蘇德戰場根本無法相比,蘇軍面對最大的麻煩是推進過快,導致原來制訂的後勤計劃有點跟不上。

遠東戰役的順利結束對於戰敗的日軍來說其實是個好消息,蘇軍在對待日本戰俘時沒有對德軍戰俘那麼多的仇恨感,因此沒有特別的虐待。不過經過蘇德戰爭的消耗,蘇聯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力都嚴重缺乏,日本戰俘自然不能指望蘇聯人盛情款待他們。

缺乏勞動力的蘇聯帶走了大約60萬戰俘,大部分在西伯利亞地區做苦力,砍樹、挖礦、修路。由於此時國內物資匱乏,所以這些戰俘的食物主要是黑麵包,按照規定一天大約只有350克,如果遇到後勤出點問題,那就只能減量了。住的環境運氣好的有個木屋,運氣差的就只能住棚子了。

這種生活條件下加上西伯利亞自然環境惡劣,據說第一年日本戰俘就凍死了5.5萬,之後由於生活條件有些改善,加上日本人也適應了環境,所以到最後遣返時,大約還有45萬人,這個死亡率在二戰各國戰俘裡並不算高,所以算不上虐待。


不沉的經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歐洲戰場已經基本結束,蘇聯迅速集結兵力,出兵中國東北對日宣戰,蘇聯當時出動的軍隊人數超過150萬,兵強馬壯,裝備精良。而此時的日本卻氣數已盡,人心渙散,在裝備上也不是同蘇聯一個等級,在蘇聯軍隊的強攻之下,關東軍迅速被打垮。
歷史記載:當時日本軍隊直接戰死的超過8萬人,但是被俘虜的很多,達到了59.5萬人,蘇聯人向來以強硬著稱,對待這些戰俘自然也沒有手下留情,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當時對待日本戰俘基本上按照“優待”的政策,管吃管住,確保他們的安全,戰後立即將上百萬戰俘遣送回國。

而蘇聯人卻沒有這麼做,蘇聯人將這些戰俘看做是寶貴的財富,自然不肯輕易撒手,立即將接近60萬的日本戰俘送往西伯利亞。

為什麼要送往西伯利亞?

第一:二戰時期的蘇聯損失慘重,特別是男性勞動力銳減,其人口基數本來就不多,所以這些戰俘就被當做免費的勞動力送往西伯利亞改造建設。

第二:蘇聯本身的經濟、工業也在二戰時期損失殆盡,所以在戰後急需重建,蘇聯人認為這些戰俘應該為自己所犯下了罪孽付出代價,所以參加勞動建設就是最直接的方法,而蘇聯只需要提供最低的食宿標準就可以了,這也是另一種補償。



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亞的自然環境是相當惡劣的,氣候寒冷,滴水成冰,荒無人煙,這些戰俘想逃跑也無處可去,而她們所幹的活卻是最累最重的,包括挖礦、建築、鋪路、砍伐木材等等,而且蘇聯當時的物資非常缺乏,自己都不夠用,別說日本戰俘了,所以這些戰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出現了大量的死亡,還有一部分偷懶反抗的甚至被直接槍殺,餓死的、累死的、凍死的、槍決的日本人不計其數。

到了後來,日本向蘇聯人提出要求遣返戰俘,蘇聯人也答應了,反正建設的也差不多了,不過60萬的日本戰俘只剩下30多萬了,其餘的20多萬都已經死亡,沒辦法,日本人的體質太差,不能夠適應極寒氣候,我們已經盡力了,直到60年代,剩下的日本戰俘全部被遣返。


也正為如此,僥倖存活下來的日本人也將蘇聯人的事蹟帶了回去,所以日本人至今心有餘悸,而且對蘇聯又恨又怕,但又沒轍。


盲客


關於二戰後蘇聯對待日本戰俘的問題,有幾部日本放送協會(HNK)拍攝的紀錄片可以看,在80年代及90年代,HNK電視臺先後採訪了一些健在的蘇聯看守以及當年被俘虜的日本老兵,在他們的口中,您可以清晰的聽到當年在這些人身上發生的一幕幕故事。

(圖:英姿颯爽的蘇聯紅軍)

在原關東軍老兵--接受採訪時已經73歲的河野太郎做過以下描述:

當關東軍投降之後,蘇聯人便立即接手了處理他們的工作,曾經囂張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在蘇聯老毛子面前一個個變成了鵪鶉,任打任罵臉上不敢有絲毫不滿,我們這些天皇的子民打心眼懼怕伊萬老爺。

蘇軍沒有什麼同情心,他們喜歡用各種方式拿日本人取樂,並且故意讓日本人出洋相。日本士兵的私人物品凡是有價值都會被他們拿走,如果有人拒絕交出自己的私人物品,換來的將是棍棒和拳腳。許多日軍軍曹變成蘇聯人的“走狗”,他們為了得到一點好處,會命令士兵交出自己的全部物品供蘇軍“挑選”,不管是手錶、鋼筆還是家族紀念品統統都會被拿走,留給士兵的只有一些破爛,而依附於蘇聯人的軍曹卻可以倖免。

(圖:西伯利亞日軍戰俘遣返回國)

最終,這些日軍戰俘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區進行勞動改造,少部分被留在當地進行建築和維修工作,大部分(合計60餘萬人)被一列列鐵皮車輾轉帶到苦寒的西伯利亞。這簡直是“開往地獄的列車”,大量士兵被催促著擠進沒有通風窗的車廂,車廂內滿是油汙,也沒有座椅,大家只能人挨人坐在地上,因為過於擁擠的緣故,只要站起來就很難再坐下。

車廂內有兩個切割開的汽油桶供大家方便,但大家最初寧肯憋著也不肯使用,因為大家很清楚,那些高大的蘇聯人不會幫助清理穢物,在這麼顛簸的車廂內,一旦裝滿穢物的汽油桶倒了,到時候“遭殃”的是自己。但最終士兵還是使用了,很快嘔吐物和屎尿灌滿了兩個桶,車廂裡本來就不透風,如今更加不堪,而那些離著汽油桶比較近的傢伙全都“遭了秧”。

(圖:居住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哥薩克人)


士兵們逐漸變得不再團結,大家互相找對方的岔子,故意惹怒對方跟對方打架,但是擁擠的車廂內是揮不開拳腳的,往往是無辜人捱上幾拳。有些士兵的精神出現問題,他們有些人不停的謾罵,有些人會大聲唱歌,有些則哭泣不止,還有一些人時哭時笑,還有一些眼神空洞不知所措。

火車偶爾會在不知道什麼地點的地方停住,士兵可以藉此機會下車喘氣,一旦車廂門被打開,士兵會不顧一切往外衝,就如同逃離地獄一般。每個士兵從內到外都臭烘烘的,如同從地獄出來的餓鬼貪婪的呼吸新鮮空氣。負責押送的蘇軍會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人數清點,有些倒黴的傢伙被命令清理車廂內的汙穢物,而有些更倒黴的傢伙則再也站不起來,有些人以割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蘇聯人命令軍曹看好自己的士兵,不允許再有人自殺。蘇聯人才不是可憐我們,而是怕沒人替他們幹活。

(圖:日軍戰俘收容所)


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來,當地的百姓好像提前收到消息一樣,每當列車停靠一個地方,都會有無數當地百姓早早等在那裡,只要士兵一下車,他們就會湧上來搶奪士兵僅剩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財物。經過幾輪“打劫”,士兵們變成了“窮光蛋”,有些士兵連帽子和靴子都被搶走。而負責押送的蘇聯人站在一旁看熱鬧,根本就不加以阻攔。日本士兵更不敢阻攔,只能任由他們搶走最後的一點東西。不過有些士兵依舊創造了奇蹟,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躲過了搜查和“搶劫”,到了西伯利亞之後,仍有人可以拿出懷錶或其它什麼值錢的東西,他們用這些物品跟蘇聯看守換取好處,真不知道這些傢伙是如何藏起這些東西的,又是藏在哪裡?

(圖:身著日本軍服的白俄士兵)


在西伯利亞的日子裡

最終列車停靠在滿是冰雪的西伯利亞,大家缺衣少食每天勞作,還要接受赤色教育,蘇聯人要求日軍士兵洗心革面,要互相揭發對方,如果揭發者“立功”,則可以減少勞動。曾經親密如兄弟的士兵想方設法揭發對方,有些人為了得到多一點食物或者減少一小時勞動就去汙衊對方。那些被揭發的傢伙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不但會被增加勞動時間還要捱打捱餓,大多數人被帶走後很難活著回來。因各種方式死了的士兵被剝去單薄的破衣服後,成排的擺放在宿舍後面,他們仍有利用價值,就是當“柴火”被燒掉取暖。需要“柴火”的時候,活著的士兵就會推著平板車將幾具“柴火”運到鍋爐處,然後利用一個滑梯一樣的斜坡投進去。皮膚下僅剩的油脂會燒的噼裡啪啦響,煙筒裡冒出奇怪的味道,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沒人會因為自己的同鄉戰友死去而掉眼淚,而是期望得到蘇聯人的認可。因此,士兵會想方設法去討好自己的蘇聯看守。

最可惡的是那些軍曹,這些原日本關東軍的下級軍官狐假虎威,為了自己的利益從不顧及自己人的生死,他們每天跟蘇聯人彙報自己管轄士兵的情況,經常無緣無故毆打或懲罰士兵。有些時候,一些士兵犯錯後蘇聯人不追究他們也要追究,士兵們非常厭惡他們,詛咒他們變成“柴火”。

當然,在這裡也有好事發生,有些身體健康長相英俊的士兵還跟當地人或者女看守談起戀愛,甚至被允許到對方家中做客。最終在戰俘大遣返的時候,有些已經跟當地人相愛的士兵留了下來,並且生兒育女。


後記

好了,寫道這裡,我想就此可以打住了,繼續寫下去還不知道要寫到什麼時候,因為這裡面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只能講個大致輪廓。不過有意思的是,蘇聯遣返日本戰俘的時候,竟然遇到了麻煩,日本政府竟然多次拒絕接收。以至於拖了好幾年,這些活著的日本戰俘才陸續回國。回國後也沒有得到優待,反倒是處處碰壁,遭受白眼,多數人連工作也找不到。很多人無家可歸的士兵只能露宿街頭,有些淪為流浪漢,有些加入幫派,有些則組成“赤軍”,甚至有人輾轉回到西伯利亞甘心留在那裡老死,直到80年代初期,這些人才全部得到安置,但是昔日的年輕士兵卻已經變老了,他們的心理很矛盾,到底當年為了什麼去打仗,為了回國要受到這種對待,他們始終想不明白。

(圖:駐守西伯利亞的蘇軍看守老照片)

文中所述引用自紀錄片《引き裂かれた歳月 証言記録 シベリア抑留》


大獅


首先談一下為何蘇軍會俘獲大批日軍:

二戰末期,蘇聯根據雅爾塔協議出兵中國東北。

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並且不久之後150萬裝備精良的蘇軍就向東北挺進。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在人數方面,日軍都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僅僅2周蘇軍就俘虜了59.4萬的關東軍,但是蘇聯並沒有按照國際規定將這些人遣返回國,而是將這些近60萬人的日本戰俘送往西伯利亞勞改營。

蘇聯如何對待日軍戰俘的:

男俘虜受寵:

經歷了與德軍殘酷較量,蘇聯的青壯年男子絕大部分死在了蘇德戰場、或傷殘或被關押在德國的納粹集中營裡。男女比例一度達到1:2。

西伯利亞的蘇軍女看守與一些日本男戰俘日久生情。儘管蘇聯當局一再三令五申,如被發現要開除黨籍,不是黨員的要處分等等,但還是有很多女兵與日本男戰俘同居甚至生下了孩子。最後,蘇聯也不得不讓一些被視為改造良好的日本戰俘加入了蘇聯國籍,不過人數不多。

戰俘們由於氣候寒冷、缺醫少藥、受虐待地進行苦力勞動,第一年就死了5.5萬人。到1956年最後一批戰俘遣返,日本關東軍的60萬戰俘只有47萬活著回去,其餘都死在了西伯利亞。

女俘受虐:

關東軍投降後,俘虜的日本女戰俘關押起來,她們的命運是很悲慘的,輕則被打,重則被蹂躪甚至丟掉性命。有時候蘇軍軍官讓一些士兵把女俘帶走供他們蹂躪,甚至出現了日軍官妻子女兒,被蘇聯士兵糟蹋60餘次之多。

被送往西伯利亞的女俘們,不僅白天要和男兵一樣參加體力勞動,到了晚上,還要受到蘇軍的侵犯,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戰爭讓女人走開,但戰爭最受害的就是女人。

但對西伯利亞的日本戰俘而言,他們是否也會為自己對華侵略犯下的戰爭罪行而懺悔!

希望我的回答能滿足大家。如喜歡可添加關注,我們一起交流與日本有關的問題


浩瀚北斗星


二戰晚期蘇軍抓走60萬日本兵,那麼蘇聯如何對待這些戰俘呢?

戰爭總會有戰俘,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多國不同種族人參與戰鬥,因風俗人種不同對待異國戰俘的方式自然各不同。那麼大家知道二戰晚期,日本作戰失敗後被蘇聯軍抓走大批士兵,那麼蘇聯會如何對待這些日本戰俘呢?

據說在日本境內遭遇美國的兩個原子彈襲擊後,元氣大傷,國內民怨沖天,因此不得不宣佈投降。就在日方正式簽訂投降條約的前6天,即為1945年8月9號的當天,正當日軍疏於防範的時候,蘇聯突然調動一百五十萬士兵襲擊駐紮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而日本軍士氣盡失根本無法招架,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戰蘇聯軍直接就打死8.3萬日本兵,剩下的全被抓了起來,總人數約近60萬,因此號稱戰力超強的日本關東軍迅速瓦解,最終這批多達60萬人的日本戰俘則被有序的押回了蘇聯本境。

關於如何對待這些日本戰俘,我們通過蘇聯政府人民委員會的報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該報告顯示,蘇聯方已經專門修建好260多個戰俘集中營,共劃分2213個戰俘所、180個醫院以及近400支工作監督隊伍。當初斯大林為了抵抗希特勒的瘋狂入侵,所以調動了最大勞動力去支援戰爭,這使得戰後的蘇聯,人口調零勞動力緊缺,而這60萬日本戰俘剛好能夠補充蘇聯空缺的勞工力,所以斯大林就想利用這批戰俘來快速恢復蘇聯的經濟與國力。

1945年8月,勝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傳遍全世界,熱愛和平的百姓們為之興奮鼓舞,邪惡的軍國主義者將迎來他們應得的處罰。60萬日本關東軍被蘇軍用火車分批運回蘇聯,這些日本兵在火車上都攜帶有自己的隨身行李以及財物,但是剛入蘇聯國境就全被路邊的蘇聯百姓給衝上車廂團團圍,而手無寸鐵的關東軍士兵根本不敢反抗,結果他們的行李就被眾人哄搶一光,甚至有的士兵連帽子、大衣、褲子、鞋子都被蘇民搶去。這種便宜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吸引更多的蘇聯百姓,由於60萬的戰俘一次性運不完需要逐批運回國,這就造成一個奇怪現象,每次火車剛到站,就有大批眼露精光的蘇聯百姓衝上火車,其目的就是要把日本戰俘的隨身行李給搶走。

蘇軍根本就不會對這些戰俘投以同情的目光,就算光屁股光腳丫都必須在冰天雪地中走趕路,如果有人掉隊形就就地處決,特別是一些在戰爭中受傷的日本士兵,往往在去往蘇聯戰俘營的途中由於掉隊而被立馬處死。成功被押送到蘇戰俘集中營的日本兵,全部被當成奴工,他們被逐批分配到不同的工作中去,有采礦的、有挖石的、伐木的、修路的、熔鍊鋼鐵的等等,一般都是累死人的粗重活。而在日常對待中,蘇方根本不把日本戰俘當人看待,主要是利用完他們的勞動力就“拋棄”。

另外,蘇聯還給這批戰俘進行洗腦戰略,會派人專門給日本士兵教受馬克思理論等思想,極力去同化他們,還對錶示良好的人獎勵豐富的食物等。這一招確實有點管用,後來不少的日本戰俘被洗腦成功,甘願為蘇聯效命,並且被訓練成間諜回到日本執行任務,至於他們會不會再回蘇聯就很難說了。不過大部分日本戰俘都累死在嚴冷的蘇聯遠東地區。直到1967年,日本跟蘇聯建交,蘇方才象徵性的送回一堆骨灰盒給日本。


貓眼觀史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150萬蘇軍兵分三路進入東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日軍被殲滅八萬三千人,被蘇軍俘虜了五十九萬四千人,這近六十萬人的俘虜全被蘇聯押回西伯利亞。

那麼蘇聯是怎樣對待這些戰俘的呢?蘇聯對待戰俘的方式,才真正能起到了懲戒,物盡其用的效果,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日本人還是很怕俄國人的,敢怒不敢言。

二戰蘇聯的損失也很大,日本和蘇聯曾經在諾門坎就交過手,蘇聯在遠東地區工業,經濟相對比較薄弱,西伯利亞有廣袤的森林和礦產資源,但是要開發卻非常的困難,所以在這樣背景下,這近六十萬的戰俘就成為了免費勞動力。

蘇聯專門為這些日本戰俘,設立了267個戰俘營,讓他們集中勞動,服務於蘇聯的戰後重建,對於這些的戰俘,主要從事伐木,開採礦產資源,修路,修建軍事設施等等,如果這些戰俘中,有一技之長的,也會被蘇軍安排去做特殊生產,這是大多數日本戰俘在蘇聯改造時的生活。

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軍國主義逐漸形成,並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思想也對日本國民進行了洗腦和思想控制,所以二戰時期的日本人是非常瘋狂的,蘇聯的戰俘營也是戒除軍國主義毒瘤的最佳場所,蘇聯會給所有的日本戰俘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修正扭曲的價值觀,重新做人,並給改造得好的部分戰俘一定的物質獎勵。

但是很不幸的是,西伯利亞物資匱乏,環境條件也十分的惡劣,又因為二戰才結束不久,蘇聯本身物資也非常的匱乏,而戰俘本來就低人一等,補給的食品,醫藥就經常會出現短缺,質量也相對較差,西伯利亞到了冬天,嚴寒是對人最大的考驗,戰俘們沒有保暖物資,所以很多日本戰俘因為嚴寒,飢餓或是重體力活死在了蘇聯。

蘇聯對日本戰俘的改造持續了十年,1956年,蘇聯才陸陸續續的將這些戰俘遣返了,但是回到日本的戰俘只有四十萬,有近三分之一的日本戰俘在蘇聯的勞改下,永遠的留在了西伯利亞。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1945年8月9日,集結在遠東的蘇聯外貝加爾紅軍遠東第一、二方面軍攻擊150萬人,對日本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展開了摧枯拉朽的進攻,關東軍不敵,約9萬人被擊斃,60萬人被俘。

由於蘇聯並沒有參與到波茨坦公告,同時也沒有加入日內瓦公約,因此原則上也不用對日本戰俘進行遣返。

1945年8月23日,斯大林給蘇聯遠東軍下達了《關於接受並安置日軍戰俘參加勞動的第9898號決議》,接受60萬戰俘參加蘇聯境內的強制勞工,將他們安置到國家的各個生產部門當中,採取適當措施安排他們的生產和生活。

這60萬被拘押在東北臨時戰俘營的戰俘就作為蘇聯紅軍的戰利品被分批押送到了蘇聯境內,其中大部分戰俘押往在蘇聯的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但是由於鐵路和公路交通運輸工具匱乏,除特別重要的戰犯和一部分戰俘是乘火車前往蘇聯外,大部分戰俘都是徒步前往蘇聯的。

蘇聯系統利用戰俘參加各種勞動

後來蘇聯對日本的戰俘進行了系統的勞動利用,分散在蘇聯各個地區從事勞動,在戰俘營內,蘇聯將戰俘按體格劃分為四級,第一級和第二級為健康者,從事木材採伐,運輸,建築,礦藏採掘等體力勞動,第三季為營養不良者,從事較輕勞動,做飯,打掃衛生,第四級為嚴重營養不良的,可免去日常勞動。1946年的統計來看,有80%的日本戰俘可以從事重體力勞動。

(1)勞動時間與勞動量,

大部分日本戰俘只工作6天,放1天假,每天5-6點起床,然後參加勞動,傍晚完成當天任務後返回營地,晚上點名完就可以就寢,戰俘實行8小時工作制,每天加班不超過2小時。

從勞動時間上看,蘇聯對能勞動能幹活的日本戰俘工作時間並不苛刻

(2)勞動分配和內容

大部分日本戰俘位於西伯利亞地區,主要分佈在採掘,採伐,運輸和建築行業。

挖煤,挖礦,製造火車,船舶,飛機 修建工廠 辦公樓 學校 醫院 下水道 鐵路 發電站等各式建築和工廠,還參與木材採伐 加工和運輸。

可以說日本的戰俘為蘇聯的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也是做出貢獻的

日本戰俘的悲慘遭遇

(1)缺衣少糧沒住處

由於蘇聯並沒有做好接受如此多戰俘的準備,特別是進入蘇聯的第一個冬天,由於沒有住處,日本戰俘只能被迫在窩棚、帳篷等簡易房間過冬,這樣的住房難以抵禦嚴寒的侵襲,大批戰俘在第一個冬季就失去了生命,據統計約有5.5萬人因此而死

由於缺乏食物,蘇聯曾偷偷屠殺日本戰俘

據一位蘇聯老兵會議說,他們的連隊奉命接受150名日本戰俘,連同伙房準備了150人的午餐,可是被押解過來的日本戰俘卻有500人,當時的蘇軍連長的處理方式是將最先到的150人留下,剩下的帶到了附近的樹林,機關槍一陣狂掃,統統去投胎了。

(2)日本女俘虜

但是最慘的就是日本女戰俘了,雖然有戰俘管理條例,但是沒人對戰俘實施,加上蘇軍有些年輕氣盛的小夥,為了滿足需要,日本女戰俘就成為了發洩對象,後來多數女戰俘被折磨致死或終身傷殘不育。


戰爭結束後,日本多次找蘇聯談判,要求歸還戰俘,最後在日本的堅持下,蘇聯歸還了全部的日本戰俘,可是隻有40萬日本戰俘回到了日本,剩下的戰俘是怎麼回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到現在日本還是十分忌憚俄羅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