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特約圖/文 王保該 《中國紀錄》新聞專欄 於境源 發自湖北監利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12月14日清晨,車燈穿透乳白薄霧,駛入車水馬龍街道,攜妻赴湖北監利縣柘木拜訪一直膜拜不已的偶像摯友鄉村新聞人謝嶽成及柘木作協骨幹會員王瑞林(因王瑞林老師在主持召開柘木作協分會而未能陪同)。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驅車來到柘木鄉政府,遠遠就看見身強體健的謝兄佇立門口笑臉相迎,下車沒有過多的寒噓,挽手前行,內心的感動不言而喻。

早餐過後才得知,為了迎接我的到來,謝兄推託了很多工作(因他是當地有名的熱心人,手中雜事應接不暇,是位從幫助別人感受快樂的人)。

在我沒到之前謝兄早已部署好行程。他說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把本轄區精準扶貧困戶的困難與生活牢記於心,天大的事沒有貧困戶的生活事大,再大的問題不會超過貧困戶的困難,所以我們行程第一站每日轄區貧困戶一走訪。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在車上,每觸及貧困戶生活話題,他總會神色凝重,輕聲嘆息,內心對貧困戶生活充滿同情和憐憫,自認能力有限,總為無法徹底解決他們困苦深陷自責中。

我被謝兄大同與大愛之心所感染。在走訪貧困戶過程中,沿途都是“謝記者好”的問候聲,還沒到貧困戶門口,我們就被熱情迎接,從他噓寒問暖的過程中,深感他與民一體,為民辦實事的行為獲得當地所有人的愛戴與尊重。

通過本次隨同貧困戶走訪過程,讓我被他的為官為民,為事為心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欽佩。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走訪完貧困戶,謝兄坐在車上很長時間沒有說過一句話,我讀懂他內心此時所思所想:正在默默尋求貧困戶生活困境解決方案吧!

行程第二站——參觀柘木鄉賴橋村。車行至路途,謝兄更沒有閒著,他此刻與走訪時判若兩人,心情也截然不同,滔滔不絕向我宣講賴橋村的民俗風情與旅遊願景,當言至當地名人與享譽全國的非遺《鑼鑼咚》勞動號子時,滿臉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開心得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我知道,這時的謝兄才是最快樂的。他一再懇請我回家後幫忙作好宣傳,為賴橋村的旅遊發展盡點力。

一路上,沿途三三兩兩的忙碌人群走過,孩童們頑皮打鬧聲、老人們憐愛喝斥聲、樹上鳥兒歡快歌唱聲、雞鳴犬吠交融成一曲鄉村交響曲;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相連,與枯黃田壟共同繪製出一幅幅精美的鄉村圖畫;一棵棵高聳挺拔的白楊樹頭戴金黃氈帽矗立田間,就像一名名忠誠的戰士挺胸守衛著鄉土的安寧;寬闊的公路上各種汽車來來往往,兩旁的高樓民宅格外引人注目,形態各異,色彩迥同,一陣陣草木清香迎面撲來,令人心曠神怡,好一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安逸詳和的田園景象。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不一會兒來到有著千年歷史的重陽古樹前,粗糙的樹幹被歲月的蒼穹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傷痕,腐朽的樹枝見證了一路風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輪迴。

這棵樹高達三十多米,四、五個成年人才能合抱。

樹上掛著“國家一級保護古樹”的銘牌,樹冠寬大,足有五十至六十平米,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巨大的雨傘飄浮在天空。樹枝密密匝匝,彎彎曲曲,層層疊疊,只有仰視才能望及樹冠,聽謝兄講,每年酷暑,這棵充滿神奇的重陽樹遮陽蔽日、鬱鬱蔥蔥的枝葉為人們擋住了炎炎烈日,為人們提供了一塊避暑佳地。

雖經歷一千餘年的風風雨雨,還以飽滿的青翠屹立於世間,造福於周邊鄉民,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樹枝下面有一根粗壯的水泥柱作為頂襯,支撐著一根斜伸的粗壯龐大的樹枝。

原來工作人員怕樹枝太重會折斷掉下來,為了保護它才用柱子來支撐。這棵重陽古樹雖歷史久遠,但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早已成為當地人們心頭的驕傲。

順著貫穿村莊而過的水泥路來到賴橋民俗收藏園,那一棵棵身穿碧綠長袍的雪杉彷彿不知寒風的殘暴,依舊迎寒而不失高潔。頭戴金黃帽的銀杏與地上形形色色彩色落葉相互映襯,為園林鋪上一層柔柔的,厚厚的色彩斑斕的地毯。

多種本地樹木錯落有致排列著,冬天帶來的寒氣遍佈每個角落,它們光禿禿的,可憐巴巴地聳立在園林裡,曾經生機勃勃的小草也終於支持不住,都枯萎發黃進入了夢鄉。園中小路曲折有形,自然而不失雕琢,樸實而不乏優雅。

園中百物相互補短,使小小的收藏園變成可觀可賞的植物園。最引人注的是收藏園中的一間老屋,顯得神秘而不乏傳統。

謝兄打開門,我們一行走進民俗展覽屋,各種民間物件琳琅滿目。牆上掛著土地耕耘時使用的長鞭、木犁、耘耙、釘刨等,在謝兄詳細的解說下,腦海漸漸呈現出一幅描繪清晰春耕圖,彷彿又聽見老父催趕大水牛勞作的聲音。

展覽屋裡大至地主家安置客人的睡櫃、田間工具鐮刀、連枷等,小至平常家雨天使有的木腳,蓑衣等,應有盡有。

每一種物件都是傳承著一段歷史,每一件物品都記載著一代人的記憶。

在這次柘木訪友過程中,讓我深知謝兄待人的真誠與無私。

尋訪湖北民俗文化之鄉監利柘木鄉

為柘木鄉民中站出為民鼓與呼充滿正能量的謝兄而驕傲。

我更相信,柘木有不畏艱辛,不計得失的鄉村新聞人的著力宣傳,會更快更準地取得上級政府的有力扶持,鄉鎮發展也會愈行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