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擴大開放新優勢


中國報道訊 (孫格格報道)作為山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龍頭,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直處於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改革、開放是其不變的底色。如果說2018年是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力之年,那麼2019年作為重點承載《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部署中12項試點任務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站在了改革開放的風口之上。在海關特殊監管區與自貿試驗區雙重政策紅利的"疊加效應"下,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正在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服務改革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朝著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邁進。

  創新 發展的活力之源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於2008年9月經國務院批覆設立,由1992年設立的青島保稅區轉型升級而成,作為我國第八個保稅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疊加"的要求,以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以及臨近港口整合轉型升級形成的保稅港區。享有"保稅、免稅、免證"等特殊政策,具有"倉儲物流,對外貿易,國際採購、分銷和配送,國際中轉,檢測和售後服務維修,商品展示,研發、加工、製造,港口作業"等九大功能。

  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青島保稅區正式成立。由此,青島保稅區作為山東省及沿黃河流域九省區第一個保稅區,先行先試,邁出了與國際接軌的歷史性步伐。勇於創新,敢於現行成為的性格註定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從誕生那天起便有了強大的創新基因。同時,創新也成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發展的活力之源。

  獲批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進一步提升區內企業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提高區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促進貿易便利化;在全省率先享受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正式開通"1210"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業務,吸引了網易考拉、菜鳥國際、聖元乳業等知名電商企業入駐;獲批汽車平行進口試點。試點企業可享受申領自動進口許可證、開展汽車整車保稅倉儲業務以及平行進口汽車整車保稅倉儲不設期限等優惠政策;在全國率先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合作開展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業務。首期期貨保稅交割倉庫已開工建設,將力爭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橡膠期貨保稅交割中心;在全國率先啟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利於提升了青島港在全球物流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自2018年以來,一系列國家級創新試點和政策先後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落地。彰顯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同時,為其承接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和區域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已擁有國際貿易、保稅加工、保稅物流、服務貿易等各類企業8600多家,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天然橡膠和棉花進口口岸,天然橡膠交易價格被作為海關進口天然橡膠徵稅的一級價格參數,建成進口棉花、輪胎和乳膠製品等國家級檢測實驗室和橡膠、塑料等區域性檢測實驗室,跨境電商、整車進口、交易市場、第三方檢測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涵蓋了青島港所有外貿集裝箱泊位,建成運營全球領先、亞洲首個集裝箱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全球第一。2018年,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882.8億元、限上批發銷售額104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0.9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85億元、港口貨物吞吐量1.6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409萬標準箱。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擴大開放新優勢

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


  嬗變 超前謀劃帶動產業升級

  大宗商品、出口加工、倉儲物流……在傳統印象中,這些標籤似乎成為保稅港區的代名詞。如何從傳統產業中激發新的生機,成為全國同區域面臨的相同命題。為此,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近年來,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對標國際、超前謀劃、加快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培育發展了高新技術、整車進口、文化貿易、進口商品、跨境電商、通用航空等新業態新產業,努力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示範區、改革創新試驗區。

  以文化產業為例,2015年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首個創客項目"蛙聲一片"創客社區落戶於此。老舊的廠房搖身一變,成為創客空間、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文創研學遊基地,將保稅港區特有的功能政策與新創意新產業相結合,以"聯合辦公·資源共享"為經營理念,盤活了多年的廢舊資產,現已入駐近60餘家文化創意及文化貿易類企業。

  而培養新動能方面,對有巨大潛力的產業領域進行挖掘。基於對航空產業未來將有大發展的判斷,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在西海岸綜合保稅區打造了山東省最具特色的通用航空產業園。產業園將朝著國際飛行航海應急培訓板塊、航空器保稅展示交易板塊、航空器組裝復裝及維修保養板塊、航空運動休閒文化板塊、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板塊等五大板塊著重發力。

而位於青保國際汽車城的青島保稅港區自貿中心有限公司,是為為加快推進由保稅港區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發展需要而設立的全資國有平臺公司。公司以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跨境電商、文化產業及展覽展示為主體業態,平行進口汽車、酒世界、進口商品直營中心等為實業載體,打造"多元化、多平臺"產業集合體。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擴大開放新優勢

青保國際汽車城


  位於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的青島綠辰進口商品展示推廣有限公司則貿易多元化的典型代表,公司緊跟隨保稅港區的律動,不斷打造品種豐富、業態綜合,融電子商務、保稅物流配送、商品展示、直營中心等服務於一體的進口商品綜合體。截至目前,青島綠辰進口商品展示推廣交易平臺已吸引來自國內外上千家客商入駐,進口商品涉及近百個國家的3萬個單品;進口量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葡萄酒進口量位居全國第36位,同時還成功拓展文化貿易,啟動了世界吉他頂級品牌吉普森吉他進口業務;成為北方最大的吉普森吉他進口分撥中心。

  為優化產業服務體系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審批服務刷新"加速度"。如推出"一站式"政務服務體系。設置辦事窗口49個,入駐17個部門和單位,可受理383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作為青島市第一批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試點單位,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把一個審批事項涉及到的多個部門整合為"多事一流程",實現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8月13日,企業設立智能登記系統上線運行,以電腦系統自動智能審批替代傳統人工審批,企業設立登記實現了全程"零跑腿""零見面""零人工干預",進入"秒批"時代。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大廳,多措並舉提升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搶抓政務服務亮點工程,助力一個個重點項目在前灣保稅港區加速落地。

  圓夢 步入"自貿時代"

  據悉,自2014年起,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便積極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自貿試驗區已推廣的各項創新制度基本落地,為提升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也為承接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功能政策和承載空間基礎。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19年8月26日,對於青島來說意義非凡。當天,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標誌著青島正式進入自貿試驗區行列。其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實施範圍52.00平方公里,包含青島前灣保稅港區9.12平方公里、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2.01平方公里,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自由貿易之夢終於實現。

  由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直是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的試驗區和改革創新的前沿,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作為青島市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在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瞭解,此次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後,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將享受三個方面的功能政策集成。一,執行現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監管辦法和國家部委已批覆的單項試點政策;二,開展山東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各項試點任務及制度創新;三,在綜合保稅區適用《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文件)21項試點政策。下一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將根據省市部署積極推動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重點探索以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及貿易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2019年8月16日,海關總署批覆同意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驗收結果,認定驗收合格,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正式開關運作。

  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作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體兩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批覆標誌著綜合保稅區各項功能政策全面進入落地實施的新階段。同時,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作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重要功能區,在享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和綜合保稅區21條舉措的基礎上,還疊加了自貿試驗區一系列新的試點政策,已成為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正式運作後的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將充分發揮功能政策優勢,積極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園區,進一步創新制度、拓展功能、優化管理,牢牢把握建設"五大中心"發展要求,加快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高端製造產業,冷鏈物流、第四方物流、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產業,跨境電商、融資租賃、檢測維修、期貨保稅交割等國際貿易服務產業,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努力探索出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建設成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青島打造山東對外開放橋頭堡的排頭兵。

2019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青島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這是繼躋身自貿試驗區、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之後,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取得的又一項重大功能政策突破。至此,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所轄的兩家出口加工區全部實現了區域功能政策的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了青島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能級,為山東省、青島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增添了新動力。上述兩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轉型綜合保稅區後,將全面適用《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21項試點政策。

  使命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2019年1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促進綜合保稅區升級、打造高水平開放新平臺,並賦予了綜合保稅區便利企業內銷、促進研發創新、推進物流便利化、培育新業態、支持率先推廣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等五大方面新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增強了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優勢,完善了綜合保稅區的營商環境,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

  自貿試驗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承擔了建設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使命任務。按照《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部署,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重點承擔12項試點任務。

  其中,"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方面6項,包括:1.探索取消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從事貿易經紀與代理的經營許可或改為備案,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2.支持自貿試驗區的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建設。支持青島片區適時增加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企業數量。3.大力開展原油離岸貿易。4.依託現有交易場所依法合規開展大宗商品交易。5.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全面實施貨物狀態分類監管。6.促進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在綜合保稅區存儲、展示等。

  "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方面3項,包括:1.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在區內設立專業子公司。2.根據期貨保稅交割業務需要,允許拓展倉單質押融資功能,推動完善倉單質押融資所涉及的倉單確權等工作。3.對註冊在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進出口飛機、船舶、海洋工程結構物等大型設備涉及跨關區的,在確保有效監管和執行現行稅收政策的前提下,實行海關異地委託監管。

  "提升航運服務能級"方面3項,包括:1.集中開展境內外貨物中轉、集拼和國際分撥配送業務。2.設立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多功能集拼倉庫。3.推進智慧碼頭建設。

  下一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將重點探索以貿易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承接山東自貿試驗區內涉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試點任務進行制度創新,及時總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案例,營造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吸引國內外企業來此投資興業,享受自貿試驗的改革紅利。

  未來三年,預計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市場主體數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翻番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跨越式增長,全面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