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青島:到2021年創建100億元的集聚區10個以上

半島記者 婁花

今後一個時期,工業仍將是本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戰場。4月3日,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本市制定形成了《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統籌創建一批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集中選擇部分優勢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作為產業集聚區發展的主攻方向,對於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背景: 破解產業集聚區“低小散”的發展現狀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當前各區市工業產業集聚區“低小散”的發展現狀,以及產業“同質化”的競爭局面。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既要破解產業層次低、產業佈局散、集而不群等老問題,更要深入拓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領域,著力解決產業競爭力弱的新問題,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區的經濟發展貢獻度、要素資源集約度、主導產業集聚度。

同時,按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發展路徑。為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學習借鑑無錫、蘇州、武漢等城市的經驗做法,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區市政府多次研究,制定形成了《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通過三年努力,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納入全市戰略層面的產業集聚區。

目標:到2021年創建100億元的集聚區10個以上

“文件起草過程中,立足新發展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握三個原則,實現四大目標。”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個基本原則為一是定向集聚、錯位發展的原則。立足產業集聚區發展定位,推動企業和項目定向集聚,集中資源打造各具特色、錯位競爭的產業集聚區。二是聚焦主業、集群發展的原則。聚焦集聚區主導產業,大力培育引進行業龍頭企業,鏈式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積極營造創新協同、相生相長的產業生態系統,打造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三是高效集約,綠色發展的原則。堅持要素集聚、資源集約,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著力提高集聚區投資強度、畝產效益和主導產業集聚度,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而實現四大目標為一是平臺效應成效明顯,基本建成承接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的產業集群發展平臺,到2021年,創建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集聚區10個以上,其中過1000億元的集聚區3個,基本建成2-3個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二是產業集聚穩步提高,到2021年,力爭各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集聚度達到70%左右。三是創新資源加速集聚,集聚建設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工程實驗室等技術創新平臺,到2021年,各產業集聚區培育建成10個以上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規模以上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60%以上。四是綠色發展持續轉型。到2021年,產業集聚區新建工業項目投資強度達到350萬元/畝、畝均稅收30萬元/年,或年每平方米營業收入達到5000元、稅收300元以上;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亮點:實施六大專項行動

“文件確定了六大專項行動,分別是實施規劃提升專項行動、實施產業集群提升行動、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土地集約利用行動、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實施服務保障提升行動,每個行動都有工作重點和創新亮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突出規劃先行,堅持高點定位,規劃引領,學習借鑑蘇州工業園等開發建設模式,將規劃提升作為第一項專項行動,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要求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必須明確主導產業,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修編工作,抓緊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科學設置產業發展區、商務服務區和居住生活區。目的要鎖定工業用地空間,防止商業地產等擠壓產業發展空間,切實將集聚區打造為產業集群發展的大平臺。

突出名企引領,圍繞集群發展,探索實施“平臺+公司”和“管委+平臺公司”等專業化招商,制定主導產業招商路線圖。強化名企引領作用,每年引進1個以上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含製造業500強、服務業500強)項目、5-10個投資過億元產業項目,引進一批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的研發骨幹人才。充分發揮領軍企業研發、技術、配套等核心能力,主動設計產業鏈,集聚配套上下游創新要素和生產資源,形成“政府主導、名企引領、產業鏈配套”的集群發展模式。

突出創新協同,堅持把創新能力建設作為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賦能傳統研發機構,加快與新型研發機構深度對接。支持產業集聚區與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等建設聯合實驗室、產業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技術平臺和眾創空間等雙創平臺;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優先佈局高技術製造業,統籌信息、空間、政策資源,著力突破一批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推動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產業轉化。

突出惠企利民,積極創造投資便利化、成本最小化的營商環境,探索在產業集聚區試行新批工業用地“標準地”制度,用地企業可直接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按照既定標準與法定條件驗收,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圍繞降低投資企業成本,積極推行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後讓等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用好“工業上樓”、標準廠房分割轉讓政策,增強企業融資能力。允許重點中小企業在自有產權的待建土地上按一定比例配建產業配套公寓(單位租賃住房),解決員工安居問題。這些政策將有效地為企業節約時間、空間和資金成本。

突出生態保護,堅持集約集聚,統籌推進產業集聚區汙水處理、固廢處置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汙水、固廢集中處理,提升產業集聚區承載能力。在大中小企業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堅決淘汰不符合產業導向、環保要求的落後產能,強化產業集聚區重點企業環保網絡化監控。推進綠色工廠建設,積極創建綠色、循環、低碳為特徵的生態示範園區。

突出政策支持,為促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將產業集聚區發展納入全市擴大高質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考核體系,突出主營業務收入、實繳稅金、新增納統企業、招商引資等重點指標,重獎集聚區管理機構,每年給予最高5000萬元獎補,創歷年最高。通過發揮“考核棒”的導向作用,實施集聚區動態管理。根據考核評價情況既能真金白銀激勵先進,又要淘汰排名落後的集聚區;同時對各區市培育的產業園區,按照“成熟一個、提升一個”的原則,納入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名單,市與區市兩級共同支持產業集聚區發展。

進展:申報創建工作近期啟動

儘快組織申報創建工作,“近期,我局進一步完善了創建市級重點工業集聚區的申報通知,將迅速組織區(市)啟動申報創建工作。”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認真開展調研工作,有重點地指導協助部分區(市)政府科學規劃產業集聚區創建的數量、規模和水平,儘量避免產業趨同或同質競爭。

完善年度考核評價辦法,重點對照山東省《雙招雙引考核辦法》,將原來制定的相對複雜的辦法,進行了全面修改,鎖定主營業務收入、實繳稅金、新增納統企業數、年度招商引資數、主導產業集聚度、新建項目投資強度、單位面積產出效益等7個主要指標,按照存量考核40%、增量考核60%的比重和標杆考核法的要求,起草完成《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考核辦法》,突出可操作性,力求簡便易行。

抓緊啟動工作運行機制,抓緊建立產業集聚區聯席會議運行機制,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分管領導、聯絡員等,根據集聚區申報、認定情況,籌備召開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第一次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創建名單和集聚區年度考核評價辦法。

建立產業集聚區運行統計系統,待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全市首批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名單後,積極構建產業集聚區運行統計分析系統。突出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企業和“雙招雙引”重點項目,建立集聚區數據信息定期報送機制,市直部門分工負責項目調度和運行分析,建立起常態化數據收集、挖掘和共享機制,提高產業集聚區運行監控分析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