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中国就经济发展进入改革深水区,如今网络上“网红经济”、“一夜暴富”的声音充斥不绝,但现实却总是给我们一盆凉水:根据《中国经济年鉴2018》统计数据来看,多数省份(北上等一线城市除外)的公职人员(非私营)的年平均个工资待遇在6-7万元。一般来说,体制内的福利待遇相对更好。所以仔细想想,那些私营及其他行业的就业人员薪金情况也只能更少。我国绝大多数群体的月工资收入都集中在5000元左右,这个工资属于吃得饱,但远远不够的水平。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那么,我们这占据大多数月入5000的白领、蓝领阶层,就不用理财了吗?恰恰相反,月入5000,你就超过了全国至少一半的人,至少在水平线以上。

俗话说:<strong>穷人不讲理财,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穷人能理财,但因为资源有限,理财的目的和效果都甚微,但这不意味着你就没有资格来打理自己的财富,实现遥不可及的财务自由梦想。

接下来,分析如何理财前,我们先来看人群。这些小白领正在经历着收入少、工作忙的奋斗阶段,在20-35岁左右岁,有理想、有抱负,但奈何起点低,压力大。

不可否认,这种处境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他们该如何通过理财来化解压力,满足财务需求呢?

<strong>攒钱、护钱、钱生钱,这是财务规划的三步走!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标准普尔的《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在一个家庭中10%的资产用于短期内的应急和支出;20%的资金用于保障和健康风险的规避;30%的资金则是选择股票、基金等高风险市场的投资;剩下40%的钱则是用于保本升值,兼顾收益和安全,应该选择年金类保险。而我们对于月入5000的白领群体的理财建议,也是遵循标普象限图。

源少而优先节流

在源少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制储蓄。月收入5000元左右的水平,比上严重不足,比下稍稍有余而已,吃不饱,也饿不死,只能是凑合活着的水平。在二三线城市还凑合,在一线城市压力就大了。如果年龄尚轻,可以考虑以强制性储蓄的方式来有效积累资产,每月最低只需几百元的投入,且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另外,如果投资者有一些积蓄的话,购买银行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今很多年轻人圈子中流行的余额宝、余利宝等宝宝类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量入为出,考虑的第一要义不是回报率而是是否稳健。切不可贪图短期收益而掉入别人设计好的陷阱。

保险保障现行

遵循双十原则购买纯消费型健康险作为第二步,即拿出10%的年收入来买10倍于自己年收入的保额。让你在进行稳妥理财的同时,也有保障功能。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健康类保险是理财计划的保底,让你的未来不受到外界风险的侵袭。针对收入相对不高,但也有一定能力支撑保险费用支出的人群,较适合期缴保费的投保方式。为了突出保险的保障功能,建议购买纯消费型的重疾险、寿险。而那些具有储蓄、分红功能的保险,这一阶段不建议配置。

警惕超前消费陷阱

现在的年轻人,通常热衷于使用信用卡,在方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可能成为奴,小心陷入无节制办理信用卡的怪圈。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在此,建议大家最好控制信用卡的张数,不要陷入到以卡还卡、以贷养贷的深渊。首先需要明确,使用信用卡消费是透支性消费,是今天花明天的钱,用卡消费是与当日的货币等价,只不过是不通过现钞交易,切忌将工资卡、信用卡当成消费卡随身携带,特别是购物狂刷,做到这一点,才能挥手告别月光族。

保险理财稳字当头

随着时间的推动,这些群体会达在现金流充裕且有一定资产形成累积效应的阶段,此时除了配置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定投基金、股票,不妨适当配置一些具备保值、稳健功能的产品,例如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等。

月入5000,小白领如何玩转保险理财?

理财型保险具有刚性兑付、安全稳健、有保证利率的优点,能够在市场波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保全你的资产,合理规划财务取用。另外,最好能准备家庭中3~6个月的消费支出为紧急备用金,以应对不时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