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與秦:一介布衣西入秦

公元前221年,秦國在秦王嬴政的謀劃下,滅掉東方六國,統一中原,實現了歷代君王都不曾實現的宏圖偉業。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過秦論》

這是西漢文人賈誼筆下的秦王,孔武有力,壯志滿懷,繼承了自秦孝公變法以來秦國六世遺留下的功業,並且成功地超越了他們。他用秦國不可一世的武力征服了六國,又用他無人能及的權威奴役著、壓迫著他統治下的泱泱萬民。

這是秦國統一的歷史臺前之事,一派血腥、征伐之氣,但只憑這一點,秦國何以別於六國?何以成就古來無一人成就的事業?

在這架戰爭機器的背後,是一套完整而恢弘的制度,它旨在建立一套完美的集權主義制度,讓秦王踏著敵人與臣民的屍體,成為千古一帝。而這套制度的總設計師,就是李斯。

後人對李斯的瞭解,多是通過司馬遷所作的《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與秦:一介布衣西入秦

《史記》

譯者: (索隱)司馬貞(正義)張守節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1982年

現代學者李景星在《史記評議》中,總結了司馬遷對李斯的描述,用「五嘆六說」,歸納了這位名臣波瀾起伏的一生:

第一嘆,是李斯在家鄉做小吏時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第二嘆,發生在李斯當上秦朝丞相,位極人臣,家中賓客盈門,他感嘆「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第三嘆,沙丘之變前夕,李斯為了保住相位,同意和趙高密謀篡改秦始皇遺詔,感嘆「獨遭亂世,既已不能死,安託命哉」;

第四嘆,李斯被趙高構陷,身在牢中,仰天長嘆「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數落秦二世胡亥的無道;

第五嘆,則是李斯臨死前對兒子的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李斯的一生,連貫了秦朝的盛世與衰亡,他先是協助秦始皇一統天下,制定國策;在平治天下後,很快捲入了秦二世時期的權力鬥爭,短短十五年,秦始皇搭建的大秦帝國迅速崩塌。

可以說,李斯的人生與秦朝的興亡,高度捆綁在一起,他的各項政策奠定秦制基石時,也為它的顛覆埋下根源。

李斯原本只是個平民布衣,出生在楚國上蔡,即今天的河南省上蔡縣。根據《史記》記載,李斯最初的工作,只是上蔡負責看守糧倉和管理文書的小官員,俸祿不高,剛剛能夠活下去。

李斯的發跡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聽過。有一天,李斯在廁所裡看到有老鼠在哀怨地吃著糞便,一聽見有人或者狗過來,就嚇得慌亂逃竄。看到此情形,他想到了那些在米倉裡橫行的鼠類。它們不僅免受風吹日曬,一隻只被喂得肥頭大耳,而且看見人也不怕,沒有任何威脅和恐懼。

於是,李斯發出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人其實就像老鼠,聰明才智都差不多,有沒有出息,是貧富還是貴賤,都是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全看自己能不能抓住機會和如何選擇了。

這就是著名的倉鼠與廁鼠的故事,司馬遷巧妙地借用這個故事點出李斯的人格底色,在他看來,人和老鼠是相似的,只有名利富貴到手,才算真的有出息。

於是,李斯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擇,上蔡這種小地方他是斷然不想再待下去了,對於一個要實現自己抱負的人來說,上蔡與廁所何異?他要到大地方去,尋找自己的糧倉。

他果斷辭去小吏的職位,跑到齊國,拜當時的大儒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所謂「帝王之術」,也就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從小地方出來的李斯,瞄準了進入政治上層的目標。

當然,一介平民,可以有志於廟堂也與當世的社會風氣不無關聯,李斯幸運地生活在平民可以建立功業的時代。

在此之前的春秋時期是貴族社會,在戰爭中兵源來自士族,在這之中只有貴族才有駕車作戰的資格,而且當兵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李斯與秦:一介布衣西入秦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01年

所以歷史學家雷海宗在《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這本文集中,就談到:

「男子都以當兵為職務,為榮譽,為樂趣。不能當兵是莫大的恥辱……《左傳》《國語》中的人物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上陣的,沒有一個不能上陣的,沒有一個不樂意上陣的。」

春秋時期的戰爭,不僅講究禮儀,講究仁義,也僅僅以諸侯國稱霸為目的,並沒有一方想要吞併天下的野心。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爭滲透到了平民階層,戰國用步戰替代了車戰,兵力多少直接影響戰爭勝負,從而造成各國對兵力的極大需求。平民由此可以以步兵身份參戰,立軍功。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廢除了「世卿世祿」的世襲制度,按照軍功來給平民封爵位,目的是為了發動平民參戰,實現霸業。

同時,以前各國的卿相都由貴族出身的人擔任,但是到了戰國之後,平民可以憑藉自己的才能謀得一官半職,甚至位及宰相,比如商人出身的呂不韋。這也使得各國之間人才流動頻繁,他們沒有狹隘的國家觀念,士無定主,可以到任何國家做官,布衣都可以成為卿,成為相,所以他們被稱為「布衣卿相」。

李斯就是在這樣一個平民崛起的背景下開始他建立功業的征程的。除了仕升途經,學術傳承的路徑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王官之學一變成為士人之學。來到齊國求學的李斯,可以與韓國貴族韓非成為同門,共同在荀子的指導下學習。

根據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記載,荀子是趙國人,他在齊國遊說,曾經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他是儒家轉型的代表人物,他推崇孔子的學說,但也猛烈批評儒家門人,尤其與孟子針鋒相對。原道儒家認為人性本善,孟子就是「性善論」的繼承者,而荀子則堅定地認為人性本惡。如果翻看韓非所作的《韓非子》,就會發現荀子「性惡」之說對韓非的政治主張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兩人雖然對人性看法不一,但對時局的看法卻是大致相同——主張大一統。經歷戰國連年不斷的戰亂,人們的厭戰情緒高漲,渴望有人可以終結戰爭。在《荀子·議兵篇》中,荀子就曾暢想:「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在社會秩序上,荀子主張「去世襲之貴族而以才智為等級」,這一觀點無疑對平民出身的李斯很有誘惑力。

在荀子門下,李斯的學有所成。在學成後,侍奉哪國時,李斯沒有選擇文化昌盛的山東六國,而是遠踞西方的秦國。

在當時,東方六國的高士,對秦國的評價很低,除了張儀之流,士人很難對好戰而遠離文化中心的秦國產生好感。舉個例子,長平之戰,秦國坑殺了四十萬趙人,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魏王一方面派將領晉鄙去解救趙國,然後讓另一位將領辛垣衍通過平原君去見趙王,讓趙王尊秦昭王為帝,這樣就可以保住趙國。這時,齊國高士魯仲連正好來到趙國,他知道這事後,就對辛垣衍說:

「秦國是個拋棄禮儀而只崇尚戰功的國家,用權詐之術對待士卒,像對待奴隸一樣役使百姓。如果讓它無所忌憚地恣意稱帝,進而統治天下,那麼,我只有跳進東海去死。」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魯仲連義不帝秦」一事。

對於魯仲連所不恥的秦國,李斯卻覺得它是自己建立功業的首選。


李斯與秦:一介布衣西入秦

李斯

在向荀子辭行之時,他說:「學生聽說一個人如果遇到機會,就千萬不能錯過。如今秦王想吞併各國,稱帝而治理天下,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家和遊說之士施展抱負的好時機。長期處於卑賤的地位和貧困的環境中,還要非難社會,厭惡功名利祿,來標榜自己與世無爭,這不是士子的本願。」

李斯的陳詞,實際而坦率。他不想忍受貧苦的生活,一心渴望出人頭地,所以他要去秦國,他不想讓自己一身才學埋沒于田野,所以他要去秦國,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於是李斯向西前行,直抵秦國。他的前程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發展也會跟著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