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农村有很多非常顺口又蕴含哲理的俗语,看起来很俗气简单,不过也是普罗大众的一种智慧。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句农俗,前半句道出了农村丧葬习俗里的一个规矩,而后半句则体现了农村人际往来和相处中的现实,有钱的人高大几分,有事求人则低人一等。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俗语吧!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孝子逢人低三辈

农村很多规矩都有点道德绑架,比如哭丧,哭得越伤心越大声,代表这个人越孝顺,对父母越好,于是有人找演员帮哭,人真实的情感变得虚伪。

而这句“孝子逢人低三辈”也有这种感觉,不过这句话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农村很多地方都有的丧葬习俗。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农村有人去世后,家属需要报丧,尤其是老人去世,子女是需要将这个事情告诉村里其他人,人家才能来帮忙料理后事的,这个过程叫“报丧”。

报丧只能是逝者的孩子或者家人,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孝子”,一般都是逝者的儿子。

而因为老人去世,家人是要穿孝衣的,但农村比较忌讳穿孝衣的人进入自己家门。

所以一般孝子们都会在门外向人传达亲人去世的消息,而人家听到这个事情都会说些安慰的话,孝子们需要对其跪拜行礼,不管对方的辈分。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以前是需要跪拜行礼,但这个习俗演变至今有了一些变化。

比如在我老家,有人去世后,主家会放鞭炮来提醒全村人,自家老人去世了,大家看到鞭炮就会敢来帮忙准备后事。

而广西一带则是响三次火炮来代替报丧,那边称为“报丧炮”,鸣炮后还需要亲自去告知亲友。

现在通讯方便了,比如我老家就只是鸣炮,住在其他地方的直接电话通知。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报丧的方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有的地方会在人去世后,用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别人看到自然就明白了。

还有的也是直接跑到人家门外报信,人家听到会铲一铲子灰撒在门外,报丧人从那里踩过去才能进家门。

我老家,村里人听到报丧炮鸣响后就会过来,主家需要给人们一条白色的布缠在头上,我老家叫“孝帕”。

不仅如此,手腕上还要缠上一个红色的布条。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至于为何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从小村里就是这样做的。

而在江浙一带,人们则是用伞来报丧,报丧的人把伞头朝上伞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即达到报丧效果。

不管怎样的报丧风俗,总之,在主家向别人报丧的过程,对来别人都要礼貌和客气。

因为这样,所以人们觉得,只要家里有老人去世,作为孝子就该谦逊懂礼的接待来吊唁的人,因为这个态度,给人一种“低三辈”的感觉。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而这句农俗还没完,还有后半句!

财子逢人高三头

这句话里的“财子”其实就是指有钱人,报丧人要向周围人“低三辈”,而有钱人在遇到人的时候,却要高人一等的姿态。

这个其实在农村非常普遍,比如一些在外面做生意赚了大钱的人,回到以前的农村就各种显摆,说话粗声粗气,或者盛气凌人,好像自己特别了不起一样。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而农村很多人也很讨厌这些喜欢显摆的人,但当这些人来家里做客,还是要对人家客客气气,好吃好喝的招待。

农村人做事喜欢留后路,会觉得这些人有钱,说不定以后能帮到自己,所以哪怕人家高傲,也会觉得没什么,自然也认可了“财子逢人高三头”的说法了。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其实不管是“低三辈”还是“高三头”,道出的都是农村人与人相处的真实情况,有求于人的时候自然会谦逊低头,甚至是谦卑。

而自己取得一些成就,某方面碾压了同村人的时候,总是会有些飘飘然,想要嘚瑟一下。

用我老家农村的俗语说就是“翘屁股”,他们觉得人有钱了就会“翘屁股”,会瞧不起同村人。

但农村哪怕是看不惯这些“翘屁股”的人,也还是会好生招待,不敢得罪,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有求于人家。

孝子逢人低三辈,财子逢人高三头!道出农村风俗和邻里往来的现实

那么大家对于这句完整的俗语有何看法或者不同理解呢?欢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