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楊振寧先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九旬高齡依然在為科學事業作出貢獻,今年九月,還獲得求是終身成就獎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關於楊振寧先生的頭銜,恐怕兩頁紙都列不完,他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讓無數物理小透明們難以望其項背,這位物理學巨匠,也常被人稱作是天才,被人列為與愛因斯坦同等的物理學大師

而說起天才,兩位曾在北大同臺演講,錄製央視的《開講了》節目,期間,楊振寧先生與莫言先生就被問到了自己關於“天才”的看法,堪稱“神仙打架”現場。

父母才是天才的發掘者

《開講了》錄製過程中,範曾先生問道楊振寧和莫言,什麼是天才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莫言答道:“像楊振寧這樣的年少有為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就一定是天才,是自己這樣的理科黑洞無法企及的天才人物。”

而楊振寧的回答則更顯得中規中矩,他說:

“父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並且儘早培養,越早發現並培養,就越有可能有大成就。”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眾所周知,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楊振寧十分尊敬,十分敬仰的一位偉大人物,然而在被問及“天才”一事時,楊振寧沒有提到愛因斯坦,更沒有提到任何大家口中的天才人物,難免讓人心生疑惑,而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們要再回到楊振寧和愛因斯坦這兩個人本身。

天才在於刻苦的努力

“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因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罷了。”

這句話是我們心目中的天才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這句話也似乎打破了我們對於“天才”的所有幻想,愛因斯坦其實也跟我們大家沒有什麼不同。而事實上,愛因斯坦也確實只是這麼一個“普通人”而已。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小學的一篇課文,有關於愛因斯坦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愛因斯坦在每天下午的例行散步中遇到一個小女孩,並且

向小女孩請教穿著打扮的故事。在這樣一個小故事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物理之神,而是一個普通的鄰居,一個普通的人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而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物理學成就呢?更多的是在於他對於物理學真切的熱愛

試想一下,當你從梯子上摔下來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呢?是不是在想自己哪裡受傷了,梯子該換了之類的。而我們的愛因斯坦,他想到的是重力的問題,是相關的的物理學定理。他就是這樣一個痴迷於物理的普通人,將物理作為了自己一生的事業,不斷探尋,不斷髮現。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不是我聰明,只是我和問題周旋的比較久。”

科學就是一項實打實的研究工作,沒有任何投機取巧的方法,在科研這條道路上,不存在什麼天才,有的只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無數知識累積的基礎上所迸發的一瞬的靈感。

信奉天才不如信奉熱愛

“我聽過愛因斯坦的講座,聽不懂,沒收穫,他總是英文和德文夾雜在一起。”

這是楊振寧先生每次見完愛因斯坦之後的感想,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的物理學研究者,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沉浸在物理學的世界裡。他不是一個好的知識傳播者,但一定是一個好的知識創造者。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愛因斯坦厲害的地方是,一方面,他知道一些數學,對於數學中很妙的地方有直覺的欣賞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對物理中的現象也有他近距離地瞭解。他跟所有人都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既能近看,又能遠看。”

這是楊振寧對於愛因斯坦的評價,我們可以看到,楊振寧對於愛因斯坦的欣賞,不在於他個人,而在於他的能力,在於他的研究方法

換句話來說,楊振寧對於愛因斯坦的仰慕,在於愛因斯坦的知識和能力,而不是愛因斯坦本人。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從楊振寧本人對於“天才”的理解來看,他也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天才”,而所謂的“天才”,就是那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發揮到極致的人,因為即使是愛因斯坦,也一樣不會穿著打扮,一樣有著嚴重的,讓人聽不懂的口音,他也有缺點,也不是事事擅長。

再者,以楊振寧的真實和理性,他在愛因斯坦身上看到更多的還是對於科研的熱愛與執著,對於科學的嚴謹與巧妙的探究方式,這是超乎於愛因斯坦本人的精神層面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追星”

真情妙悟鑄文章

在楊振寧看來,沒有天才,沒有人生來就對某一方面擅長,作為一個科研人,最重要的,就是“真情”和“妙悟”。

“真情”就是你的好奇心,你的興趣;“妙悟”就是建立在大量知識儲備基礎上的靈感和想象力,科研過程中沒有捷徑,沒有天才,即使偉大如愛因斯坦,也一樣是一個努力的普通人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在關於“天才”的討論中,莫言也說過,中國就是有很多“造神”的現象,大家總是喜歡把那些在某一方面作出成就的人稱作是“天才”,而往往忽略了這些“天才們”背後的努力

我們可以看到,越是有傑出成就的人,越是不相信“天才論”,而更願意相信努力,準確的來說,是正確的努力。

愛因斯坦如是,楊振寧亦如是。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楊振寧北大演講談什麼是“天才”,卻隻字未提愛因斯坦,為什麼?

這兩位傑出的科學家身上最相似的點,恐怕就是“真”,對於科研真誠的熱愛,對於物理學研究真誠的努力,在他們的眼中,科研就是一切,他們的任務就是發現那些未被發現的知識,他們的心中是全人類的事業,而不是個人,這或許才是 “天才們”與我們

最大的差別。

在演講的最後,楊振寧送給了在場的學生們四個字,“自強不息”,這或許就是一直支持著他進行科研的最大動力,也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錚錚鐵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