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公元前259年正月,一个婴儿出生在赵国的国都邯郸,他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

作为秦王朝的皇帝,嬴政没有诞生在秦国的土地上而是生在邯郸,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异人(后改名为子楚)此时正在赵国当人质。当时的秦国是秦昭襄王当政,他先立的太子早亡,继而将次子安国君赢柱立为太子。赢柱有二十几个儿子,子楚只是其中之一,不幸被选中送去赵国做了人质。虽然贵为王子,可当人质的感觉相当糟糕,穷困潦倒,非常破落,只能和自己母亲夏姬寄人篱下,相依为命。
作为被遗忘的角色,子楚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了,搞不好一辈子无法再踏上秦国的土地,最终会客死赵国。但是人倒霉透顶后,往往能够时来运转,关键是要遇到生命中的贵人。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很快,改变子楚命运的贵人出现了,此人叫做吕不韦。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他很有商业头脑,长期以阳翟(今河南禹州)为基地,在几个诸侯国之间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尽管富甲一方,但他并不满足只做一个富翁,一直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
当吕不韦在邯郸遇到子楚,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对于子楚,他评价道“此奇货可居”。吕不韦给子楚分析了形势,认为只要精心运作,不仅可以回到秦国,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对一直处在阴暗角落里的子楚,无疑带来了难得的光亮,子楚激动地表示,事成之后定会给吕不韦巨大回报。面对这样一个“奇货”,吕不韦投入了全部赌注。他给子楚重金,让他结交名士宾客,当时的宾客会起到今天新闻媒介的作用,如果对他们不错,宾客就会广泛传播主人的名声,吕不韦这样做,为的是迅速提高子楚的声望。
吕不韦听说秦国安国君最宠幸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安国君赢柱的继承人一直没有定下来。赢柱已被立为太子,谁能成为他的继承人,意味着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秦国的国君。但无论如何选择,远在赵国备受冷落的子楚都不可能成为候选人。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知道,如想实现逆转,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那便是华阳夫人。于是吕不韦带着重金来到咸阳,通过各种关系见到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他把带来的财物统统献给了华阳夫人。并让她的姐弟代为传话,吕不韦首先赞扬子楚聪明贤能,然后有些煽情地说“子楚把夫人看成亲生母亲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华阳夫人听了心里很高兴。
吕不韦见时机成熟,将想说的话全部传递到华阳夫人那里:“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同时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现在子楚贤能而他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夫人若真能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
这席话说得很到位,完全是换位思考,先点出了华阳夫人无子的痛点,从而使她产生危机感,然后站在华阳夫人角度,为她的将来做了一个很好的规划,顺带表示子楚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些话句句都说到了华阳夫人的心坎上,华阳夫人觉得吕不韦说得很有道理,她答应在安国君面前为子楚说好话。


华阳夫人找了个机会和安国君说:“你的孩子里子楚最贤能,往来的使者都说他好。”为了达到目的,华阳夫人不禁落了几滴泪“妾不幸没有生孩子,愿意以子楚为子嗣,以求将来终身有所托付。”嬴柱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人眼泪涟涟,哪里受得了,他想这些孩子里立谁都是立,于是同意立子楚为继承人,还刻了一个玉符作为凭证,吕不韦精心设计的第一步计划成功实现。
回到邯郸的吕不韦邀请子楚来府上做客,告诉他一切进展顺利,子楚的命运即将翻开新的篇章。酒宴中,吕不韦让几位侍女跳舞助兴,子楚看上了其中的赵姬,吕不韦顺水推舟,把赵姬许给了子楚。一年后,赵姬在邯郸生下一子,便是后来世人皆知的始皇帝嬴政。
有不少人认为,当初赵姬许给子楚之前,已经有了身孕,赢政的父亲不是子楚而是吕不韦。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罪人太多,为了抹黑他而杜撰了这样的故事。几千年过去了,这已经成为一桩历史疑案,无从考证。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正当计划按部就班实施时,发生了一个重大意外。

公元前257年,秦国派军队围攻邯郸,于是赵国想杀死作为人质的子楚,情况非常危急。吕不韦不愿让到手的鸭子飞了,他拿出重金贿赂守城官吏,带着子楚逃到秦军大营。留在邯郸的赵姬和嬴政一度也面临死亡威胁,两人四处躲藏,方才侥幸逃生。
这段日子长达七年,嬴政和母亲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想必受了不少委屈和侮辱,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心理形成的关键阶段,赢政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应该与他后来性格中暴虐、残忍、寡恩等致命缺陷有所关联。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柱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他封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护送子楚的夫人赵姬和儿子赢政回到秦国,吕不韦计划的第二步按预想完成。
更让吕不韦高兴的是,秦孝文王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突发疾病一命呜呼,子楚顺利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精心设计的棋局可以成功收官了。不得不承认,吕不韦确实是高人,当初选择没有人看好的子楚,然后精心布局,消除一切障碍,不仅把死棋走成了活棋,而且是满盘皆赢。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当年在赵国过着难民般的生活,大秦的王位对于子楚来讲显得那么遥远,甚至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如今成功上位君临天下,这一切都因吕不韦的强力推手,子楚对此感恩德,继位后任命昌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这位大商人通过自己投机和努力,终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
秦庄襄王只做了短短三年国君便驾崩了。只有十三岁的赢政即位,成为秦国国君。政年幼,一切都听命于吕不韦,他的地位再次升级,不仅继续坐着相国的位置,而且受封为“仲父”。


吕不韦自此达到了生命中的巅峰,据说此时他门下集结了一万家,三千食客。他当年的投机获得了惊人的利润,《剑桥中国史》对此评价道:“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达到如此显赫地位的唯一商人。”此言不虚中国古代一直以来有“轻商”的传统,虽然不少商人富甲一方,但很难获得显赫的政治地位,吕不韦可以说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权倾一时的吕不韦此时也有他的烦恼,那便是他和嬴政的母亲赵姬仍然保持亲密的关系。

赢政一天天长大,如果此事败露灾祸很有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吕不韦想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一个叫做嫪毐的男子假扮成宦官送进了后宫,献给了已是太后的赵姬。这个替身找得相当成功,很快真就成为赵太后的新爱,两人如胶似漆,并且偷偷生下两个孩子。
嫪毐早先是个市井无赖,本就不是省油的灯他并不满足只是“吃软饭”,而想利用和赵太后的关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超额回报吕不韦刚刚摆脱一个烦恼,新的烦恼接踵而来。不过嫪毐是他选定送给太后的,对嫂的所作所为自己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由此嫪毐的势力越来越大一度门下有宾客千余人,家数千人,拥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朝中官员见风使舵,纷纷结交于他,在赵太后的争取下,他被封为长信侯,得到了河西太原郡的封地,成为仅次于吕不韦的国二号人物。公元前238年,二十一岁的赢政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亲政后,有人告发他母亲和嫪毐的事情,赢政听后感到震怒,下令彻查。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嫪毐得知消息后,情急之下发动暴乱,他孤注一掷,想要来个鱼死网破,但政早有准备,没费太大力气平息了叛乱,被生擒,遭车裂而亡,并被夷灭三族,党羽骨干均被斩首示众,赵太后和嫪毐的两个私生子被扑杀,赵太后也被迁到雍地居住。
继续追查下来,吕不韦难脱干系,或许看在吕不韦过去功绩的面上,赢政没有立即处死他这个“仲父”,而是将他赶出咸阳,让其回到自己在河南的封地。过了一年多,嬴政听说吕不韦回乡后并不低调,有不少其他诸侯国的宾客前往拜访,心里害怕生变,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下令让他与家属都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看到嬴政已经无法容他,喝下毒酒自杀而亡。


吕不韦的死,其实更大原因在于自己,赢政起初并没有杀他的意思,如果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后,能够低调做人,或者像后来的张良一样退隐云游,想必能平安度过余生,但他却“退而不休”,整日与六国宾客交往,高朋满座,行事张扬,最后落得了如此下场。

吕不韦最大的本事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的作用最为关键

吕不韦充满投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为历史留下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赢政,没有吕不韦的努力,子楚不可能登上王位,那便更没有赢政什么事情秦国是否能如此迅速灭掉六国也会成为悬案,中国历史进程或许要重新改写。第二个遗产便是《吕氏春秋》,这是由吕不韦主持自己的门客们所编著,这些门客将自己所见所闻记述下来,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混杂了儒、道、墨、兵、法等诸子百家学说,是一本“杂家”著作。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挂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着一千金的赏金,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也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


吕不韦的黯然谢幕,使得嬴政开启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