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为何在历史上却有着极高的评价?

crewyor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代皇帝,同时也是最胖的皇帝之一,在位虽然不够一年但是在期间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主要贡献一是在永乐时期协助朱棣治理大明帝国,二是在洪熙时期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全面改变了永乐时期的开创性国策,结束了明朝国力的超负荷状态,首创利国利民的“ 仁宣之治 ”,使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宁的新时期。

父子搭档

朱棣接替皇位之后除了正常的统治行动,还进行一些列的扩张和重大活动,北征蒙古,南击交趾, 远航西洋,迁都北京等等。

这些事情让整个明朝从上到下都频频发生变动,摊子越大事情越多,朱棣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这时候朱高炽身为太子自然要帮忙。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永乐七年即受命监国,从此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曾六次离开 京师,离京期间一律由皇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的范围比较广,比较杂,

  • 主要负责明朝的地方人事调动,升迁或者免职;
  • 审理和裁决案件,将有功和犯罪的臣子与司法部门写作,然后上报皇帝;
  • 派人了解灾区详情,核实受灾人群加之赈灾;
  • 批准设立新地方的专门机构,接受少数小国、部落的朝贡等等一些列日常事务。

从整个永乐时期来看,朱棣与朱高炽二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充当的角色也不同,由于军国重务的决策大权由朱棣掌握,高炽只负责日常事务,因此在当时的统治集团中朱棣是主角,朱高炽只是配角,但是贡献也不小。


权力面前没有亲情

由于朱棣本身就是通过发生兵变获得皇位,对于权力十分敏感,加上心里因素的变化,朱棣不断对朱高炽的队伍进行打击。

听信谗言对一些人进行关押、赐死等等,而朱高炽在便面上选择逆来顺受,被动应付。实际上是选择以退为进,避其锋芒。

有意无意的选择与朱棣避开冲突,选择一种最为稳妥的方式保住自己的位置,毕竟只有保住位置才能够在以后有更大的说话权利。

整个明朝都在持续上升,开始进入平定战乱之后的祥和阶段,而这个永乐时期的全盛与朱棣、朱高炽都有离不开的直接关系。

一个朝代的发展历史往往是先打下江山然后巩固江山在发展经济明朝也是如此,朱元璋打江山,朱棣完成巩固阶段同时展开发展经济的路程。

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份,朱棣病死在北征的途中,对于一个王朝皇帝的驾崩,这就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而且还是死在外地。

这时候朱高煦对于皇帝这个位置十分眼红,利用早就安插好的部队在京城中进行大量的活动。身为太子的朱高炽一边安排发丧,一边组织反击。

密召北征大将陈懋、薛禄等人率精锐三千骑兵回防京师,同时命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开平出迎朱棣的灵枢,并以代理统帅的身份率北征大军回京。

一个月的时间朱高炽让京城从毫无防守到重军镇守,迅速控制和稳定局面,让朱高煦想要夺取皇位的美梦破碎,并且完成了明朝皇位的顺利交接。

大刀阔斧进行变革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高炽即皇帝位,年号改为洪熙,所以后人又称为洪熙帝。即位之后,朱高炽在夏原吉、杨士奇等人的辅助下迅速对原有的朝政措施进行改变。

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整个明朝都是腥风血雨,对于大臣来说头顶上都是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此朱高炽想好进行改变。

一份《登极诏书》的发布解决问题,同时让天下发生变化,主要内容有停止西洋的远航,赦免一大堆拖欠的扶绥,一大堆杂役罪因,停止各种类型关于皇家征收物资的活动,惩戒各种扰民的官吏等等。

从本质上出发就是想要“无为而治”,让百姓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开心。

朱高炽知道朱棣和朱元璋用强硬的手段去迫害忠臣让很多人感到不安,随即发布诏令:

“ 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烷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肴为民,还其田土 。 ”
  • 意思让因为无端受到连累的人获得解放,恢复了自由,一些列的亲民举动让天下有识之士开始敢于谈论,敢于进谏。
  • 为了平恕司法,减少冤案,高炽下令三法司会同大学士、府、部、通政司等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审查囚犯,以减少失误 。 同时从制度上和政策上坚决废除了诽谤罪 : “ 今后但有告诽谤者,一切勿治 ”, 从而杜绝了永乐时期诬告恶风。

  • 此外还非常了一系列的严刑峻法,禁止法外用刑,禁止随意牵连无辜等等,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个人问题而导致株连九族,家破人亡的局面。

洪熙帝即位虽然不足一年,但是期间大刀阔斧的改革直接扭转了永乐期间的弊端,巩固稳定当时形势,并且逐步发展经济,使洪熙时期的局面大为改观。

这一切不仅需要较高的政治才干,而且需要较大的政治气魄。以个人的才干和气魄,为明朝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

至于朱高炽不足一年就死,也算是明朝的一种幸运。

朱高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朱棣的目光之下成长,一直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为了保全自己太子的地位必须要韬光养晦,在很多方面必须进行克制。

当上皇帝之后心理开始发生变化,面对欲望和权力的诱惑之下开始追求享乐,发泄之前被朱棣一直压制的情绪,不断沉迷在花天酒地中,怠慢朝政。

这种弊端刚刚开始出现就一命呜呼,作为一个没有人能够约束的皇帝,这种劣根性还没能够完全暴露,对整个社会影响还没爆发就死了,何尝不是幸运。

明代帝王的综合才能和政治建树而言,高炽仍不失为明代仅次于朱元璋和朱棣的重要统治者,因 为他对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点个关注,发现历史,改变生活


空梦历史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胖呢,应该在300斤左右。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费布料,因此,朱棣不大喜欢他,曾多次打算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

这事儿一直让朱棣十分纠结,后来是大明才子解缙给他下定决心立储的,解缙说:皇帝有个好孙子啊。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生的英武雄伟,有帝王之气。

除了肥胖,朱高炽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兵士,发动北京城军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也没有打开北京城门(虽然其中有水分)。朱棣称帝之后,屡次北伐,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不乱,井然有序,充分说明了朱高炽的治国才能。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朱棣时代以严猛治国,其间又发生了靖难之役,人心思安,朱高炽一改朱棣的严酷和朱元璋时代的“重典治国”理念,施以平和仁政,由此,文官士人得以“身心解放”,百姓得以休息,朱高炽不同于父亲祖父的执政风格得到官民一致拥护。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青灯问史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于北征凯旋途中的榆木川,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获悉了朱棣驾崩的消息,九月七日,朱高炽继位,改明年为洪熙元年。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于皇宫中的钦安殿猝然驾崩,此时距离朱高炽继位只有不到九个月。

关于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明史》、《明仁宗实录》等史料中都是讳莫如深,后世的一些史学家根据史料中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提出了朱高炽死于纵欲、雷击、中毒、心脏病等几种不同的说法。由于这几种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就成了一个历史迷案。

虽然朱高炽的死因成了一个历史迷案,但在历史上对他却有着极高的评价,朱瞻基继位后给他上的庙号是仁宗,意为“仁孝而天下归心”,清修《明史》中也给予了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和“与文、景比隆”的评价。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在历史上为何会有着极高的评价?

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四。

一、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从永乐二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开始至永乐十四年朱高煦就藩为止,文官集团为了帮助朱高炽挫败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企图,在先后发生的解缙案、耿通案、迎驾案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缙、耿通等支持朱高炽的朝臣和十多位太子属官被杀,杨荣、杨士奇等文官集团的骨干力量大多都被关进监狱。

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如果朱高炽被描述成为一个平庸的皇帝,文官集团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无论朱高炽如何,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二、武将对朱高炽很满意

继位的半个月内,朱高炽先后任命武安侯郑亨为大同镇守总兵官、襄城伯李隆为山海关镇守总兵官、武进伯朱荣为辽东镇守总兵官、都督佥事谭广为宣府镇守总兵官、都督同知梁铭为宁夏镇守总兵官,通过朱高炽给予镇守总兵官常驻各镇、负责卫所士卒的操练、统一指挥附近各卫所士卒守备边防等权力的情况来看,朱高炽是想以镇守总兵官取代藩王成为新的边防核心。

命武安侯郑亨等四人俱充总兵官,亨镇守大同;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谭广为本府左都督,命镇守宣府。命后军都督府同知梁铭镇守宁夏。——《明仁宗实录》

如此一来,武将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武将来说无疑是个大大的惊喜,所以,他们对朱高炽很是满意。

三、文官集团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为了对文官集团投桃报李,不仅恢复了永乐时期废除的三公、三孤头衔,还通过内阁辅臣兼任六部尚书的方式提高了内阁辅臣的品级。

这可以被看做是明代文官集团权力开始增加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内阁辅臣通过兼任六部尚书、加封三公和三孤头衔的方式就能将品级提升到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

随着内阁辅臣品级的提升,文官集团就能以内阁为中枢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所以,文官集团同样也会对朱高炽很满意。

四、百姓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立即下令停止按计划即将开始的下西洋活动,并且在随后又相继下令停止采办、对鞑靼等部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此外,朱高炽还宣布准备“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

盖京师者四方之本,世云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于此三十余年,宗社奠安,生民无事,且皇祖陵寝所在,宜命皇子之贤者率重兵以镇之,外以杜觊觎之心,内以壮两京之势。他日回銮,亦可以省东南转输劳费。——《明仁宗实录》

随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下西洋、采办等活动的停止,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并且朱高炽还同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的抚民重农措施,所以,百姓对朱高炽同样也很满意。

综上所述,有了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评价的前提,再加上武将、文官集团、百姓、士绅都对朱高炽很满意,朱高炽在历史上的评价怎么会低,所以,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必然会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玺言春秋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个皇帝,明太祖朱棣的儿子,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47岁继位坐了9个月的皇位,然后驾崩。虽然寿命不短,但是也算是短命皇帝

朱高炽的皇位来之不易朱棣原本就不喜欢他。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敦厚老实,略显木讷,这都不是朱棣喜欢的类型。

朱棣特别看好二儿子朱高煦,朱高煦骁勇善战,脑子灵活,嘴皮子还好。尤其是在“靖难”期间,是朱棣的好帮手。朱棣曾多次表示要立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也一心将自己比作李世民,决定干一场弑兄上位的大戏。

但是朱元璋特别看好朱高炽,曾册封朱高炽为藩王世子,朱棣的法定继承人。所以朱高炽的位置虽然摇摇欲坠,但是也一直没有倒下。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就是朱瞻基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特别喜欢朱瞻基,想将皇位传给朱瞻基,这下就绕不开朱高炽了。

朱高煦也是自己作死,一心想把朱高炽搞下去。就各种诬陷朱高炽,本来朱棣就不喜欢朱高炽,这下更烦他了。

本来一手好牌,让朱高煦自己打的稀烂。这朱高煦偏偏还等不及,一心想早点上位。于是就学李世民“搞事情”朱棣可不是李渊,发现苗头立即行动,直接将朱高煦镇压,并将其送出京城,终身监禁。

<strong>

这下朱高炽没有竞争对手了,可以做安稳了。

朱棣依旧对他不满意。朱棣常年领兵在外,加上要处理迁都北京的事情,一般都是由朱高炽主持朝政但朱棣给与朱高炽的权力并不多,只是一些中小官吏的任命、审理一些普通案件、水利工程等等。

等到朱高炽登基以后,大权在握时,将朱棣时期的许多政策直接推翻朱棣好大喜功北征蒙古、南征交趾,主持航海,迁都北京,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朱高炽长期主持朝廷事务,对民生还是有所了解。所以他取消了航海计划优待建文帝时期的臣子。为了缓解大运河的运量压力,他甚至都有回迁南京的打算。他还大力整顿吏治,在消除贪腐方面花了大力气。

朱高炽的这一番休养生息的改革,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也展现出明主之相,所以后世对朱高炽的评价相当高。


九哥谈历史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跪射俑


为了让朱高炽成功减肥,据说朱棣将失职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酱······这恐怕是朱棣对朱高炽身心最大的摧残了吧。练骑射朱高炽欲哭无泪,他胯下的战马也是如此。

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乐中后期,就开始长期监国。时人评价,东宫监国,朝无废事。也正是因为朱高炽在日常政务处理中所积累出诸多经验,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并拨乱反正。

甚至可以说,在朱棣主政期间,二人属于分工合作,作为皇帝,朱棣管理的是最重要的军国大事,而日常政务基本都由朱高炽来处理,无论是北征蒙古,还是北京筹办迁都事宜,都造成朱棣长期不在南京,所以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的短板

不同的人所持政治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朱高炽不光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所以二人本身就有政治冲突,也存在一定积怨,这才是朱棣某些时候会考虑让朱高煦继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儿子。当然朱高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朱高炽的优势也仅仅就是长子而已,论个人感情来说,朱棣最赏识的始终是朱高煦(后来看清其嘴脸后才淡漠下来),最宠爱的是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身体孱弱的朱高炽。

无须讳言,朱高炽的体型确实是肥胖,笨拙,行动迟缓,为此,朱高煦没少调侃他,这也引起了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的不满。也是出于身体原因,类似于骑马打仗,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不可能象朱棣一样,御驾亲征蒙古草原。对于朱高炽来说,上马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而朱高煦骁勇善战、战功卓越,还几度救过朱棣的性命。对于才干方面的赏识,朱棣肯定是倾向于朱高煦。

而对于朱高燧,朱棣很纯粹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宠爱甚至溺爱,没有原因。

朱高炽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虽然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总比朱标要好些吧。朱标是太子做到归天,为什么要提朱标呢?

二人脾性相近。这也是朱高炽的优点、超过两个弟弟的优点,就以永乐初期向过往总结:

第一、中规中距,为人宽厚;

第二、最初作为前燕王的继承人,他是受朱元璋亲自册封,根红苗正;

第三、虽然朱高炽不擅长领兵打仗,但是守城方面还是有功劳的,在朱棣造反初期,朱高炽坚守北平,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仅仅率领了1万多人守城,竟然成功抵御了李景龙50多万南军的进攻,当然了,这里面是有猫腻的,本文就不提了。

朱高炽的宽仁平和,给他带来了极大回报。

这就体现在朱棣在继位初期,作为首要国事,大臣们劝谏朱棣早日册立太子,但是朱棣却一直在犹豫。凡是这类意见,他都加以搪塞,人选虽然不定,但他却又向群臣征求册立太子的意见,很明显朱棣自己也很纠结。

其实,朱棣知道他自己最喜爱的朱高燧是没有德行和本事继承皇位的,他还是倾向于朱高煦能够继承大统,这是试探群臣对朱高煦的拥护程度。长幼之分对于朱棣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不但打破了立嫡立长的传统,还把正牌的皇帝不知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立嫡长心理压力也不大。

朱棣得到的结果却是大部分臣子的反对,你皇帝再强也终究还是要靠踏实忠心的臣子来做事,如果是朱高煦继位之初就君臣不合,会致令国家动荡,后果不堪想象,而且他们反对的原因,外加朱棣自身的好恶综合来说就是:

第一、封建社会的那套传统礼法。

第二、群臣对朱高炽的支持。

第三、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媳(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第四、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长孙-“好圣孙”朱瞻基,传位不是踢球,如果他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再想让老二将皇位回传给朱瞻基那是痴心妄想的。

第五、渐渐看清朱高煦的嘴脸和野心。

处处被掣肘的朱高炽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虽然随顺了诸位大臣的心愿,但却造成了朱棣和朱高煦之间,以及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的矛盾,并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形成积怨,只待井喷的一天。

各有分工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让父子二人都不自在,到底谁说了算,很显然朱棣说了算,但是在他北征和营建北平皇城的时候,大多时间并不在南京,日常政务都由朱高炽来处理,即便是一般政务的处理,朱棣就能放心么,同样不行。

朱高炽的权限中有中低官员的人事权,这是朱棣特地交代的,高层官员的提拔任免都要朱棣亲自做主。

一方面限制了朱高炽本就不大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担心。怕朱高炽受人挑唆,下手过重,类似于朱允炆那个糊涂蛋一样,做出蠢事,被利益集团左右,甚至受人挑唆搞不好趁着自己不在南京就直接“起事”。

总结来说,太子监国虽然是朱棣授权,但是朱棣本人却并不放心。在那个时期,朱高炽也无非就是个顶级秘书,在每次朱棣出差回到南京后,都要让朱高炽将所有处理过的政务记录呈报上来,还有更过分的,比如说,处理一件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

朱高炽虽然没有过多抱怨,但可想而知他的内心的崩溃的,对这种放权方式也是抗拒的,即便是个臣子也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权利,我一个做儿子的,你不放心我?为啥不给我相应的权利,朱高炽在意的是这让他很难在政治上一展抱负。

在朱棣看来,朱高炽明显是在夺权,因此没少对朱高炽进行过斥责。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每次回到南京主政的时候,总要把某些朱高炽处理过的政务,更改后作废,理由也不是依据法度与合理性,很纯粹的就是秀肌肉,让朱高炽知道到底谁说了算。

父子二人积怨越来越深,朱棣还张榜,将朱高炽的“乱政”公诸于众,让朱高炽颜面扫地,这实在是不智之举。明明有些政令,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朱棣说改就改,这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朱棣大笔一挥,人头落地,以后在朝中虽然有很多人支持朱高炽,但也仅限于暗中支持,不再有人敢替他辩护什么了。

群臣们都在压抑着,不经意间,朝中的势力,渐渐泾渭分明,一方面是皇权的忠实拥护者,也就是保皇派,另一方面,就是从根本上就看不起朱棣的一些大臣,朱高炽的脾气秉性随和,政务处理能力尚佳,法度掌握宽严并济,朝中或明或暗,赞赏他的人很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投机分子,毕竟朱棣某一天离世,那么继位的肯定是朱高炽,投机分子就会抓紧时间不遗余力的在朱高炽没有登基以前,巴结逢迎,好在他登基以后,收获回报。

朱棣和朱高炽的积怨越来越深,逐渐爆发出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甚至心悸的冲突。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朱棣和太子的冲突。这个时候,看出苗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指使在朝中的支持者利用朱棣对太子的猜忌和不满,散布流言,中伤陷害,不断的刺激朱棣,关押处死朱高炽的东宫派系势力。

很多与太子关系不错的朝臣,都受到了陷害。朱棣还曾秘密下令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太子,而金忠摘下官帽,叩首痛哭,他愿意为朱高炽担保,如果朱高炽是不可靠的,他本人愿意连坐,朱棣才没有进一步行动(换人监视)。

朱棣的态度,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挑拨离间越发冰冷强硬,而同样是这种态度,也反过来刺激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朱高炽的嫡系势力,但是不懂收敛的朱高煦太过肆无忌惮,终于也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和震怒,将其废为庶人,还是朱高炽流着泪求放过,才使朱高煦保住了亲王爵位,但被削去两队护卫,发送到山东乐安。

就这样朱高炽少了一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也少一股强劲的反对势力,这让心理上已经不堪重负的朱高炽暗暗松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永乐后期,闲杂人等被撇除了个干净,纯粹演变成了父子二人的闹剧。将近20年的积怨渐渐爆发,还是因为分权问题,一方面要让朱高炽监国,而另一方面,又绝不放权,让朱高炽的处境非常尴尬。

朱棣一面故作姿态,亲笔授权有事不必奏来,一面又事后查错,无论对错都要斥责,这样的日子加上朱高炽本就孱弱的身体,能有高寿才是怪事。

在最后一次北征的途中,朱棣已经感到时日无多。他曾经说过,东宫(就是朱高炽)处理政务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非常熟练,我返回北京后,要把所有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我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意思就是想提前交接,退位享福。

看来,朱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担忧,否则不会突然想起放权,让朱高炽即位。

朱棣也有舔犊之情和自己的苦衷

再怎么样也是自己儿子,何况还有自己喜欢的朱瞻基呢,其实他对朱高炽和东宫势力所采取的行动,目的不过是想削弱和限制其能量,以防逐渐演变为规模庞大的太子党,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哪怕厚道的朱高炽没有这个心,也怕小人撺掇,朱允炆就是反面典型。所以虽然朱高炽连连遭受打击和限权,但是很奇怪的,他的太子地位还是比较稳当。

朱棣虽然对朱高炽敲敲打打几十年,但是下手也并不重,狠手都下在外人身上了,他也没有把事态过于放大,这些都被朱棣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关押和杀戮的人,也都是朱高炽的“近臣”,并没有牵扯过甚。他的目的,只是让朱高炽的权利继续被笼罩在皇权之下,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态。

朱高炽也比较聪明,以前他曾经处分过朱棣的宠臣,但在受到阻力后,他便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对于朱棣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也假装不知(已经有人告知朱高炽)再加上朱棣的宠臣金忠,以及诸如杨士奇,胡濙等人的保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一步步巩固,只不过权力被限定到一定范围和程度而已。

(几幅画作都是朱瞻基亲笔)

时代不同责任不同

这父子俩的工作是阶段性的,各有各的使命。

朱棣负责保命、铁腕惩“奸”、开疆拓土。

朱高炽负责守成,并且拨乱反正把诸多不良现象灭除于萌芽状态。

朱棣开疆拓土,北及蒙古,南征交趾,远航西洋,迁都北京。这些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功绩即便放到今天也让后世子孙们感到振奋和钦佩。

但是这却超出了明朝当时所能负担的极限。这也是后来刘大夏哪怕面对皇帝的讨要,也拒绝交出海航资料的原因。

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洪熙帝。他对永乐时期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否定了朱棣以前很多并不合适做法,开创并实施了仁宣之治。

朱高炽停止了耗资巨大、耗费空前的四项巨额经费。

看到这里某些朋友可能会感到惋惜,觉得他应该顺着他爹和他爷爷的足迹占领俄罗斯,解放全欧洲^_^,但那只是咱们的想法,当时的条件,已经不允许朱高炽沿着他父亲朱棣的老路走下去。

迁都北京后,虽然天子守国门,给北方战事带来了一定便利,而随着朱高炽的国策调整,北京在当时的重要程度,尤其作为首都来说,意义不大,朱高炽也曾经想过,还都南京。

这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目的,整个皇家宫廷、官僚机构、北京周边的卫戍部队所需消耗,每年都要从南方将大量的物资运到北方,运费本身就极其惊人,甚至超过了物质本身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有无数中间商赚差价,比如开支的日子到了,官员们收到了一张张白条,粮食有,但是运不过来,官员们自己去南京领?没办法,挥泪大甩卖,都塞给了商人,而商人逐利,没有大好处他们也怵头这通折腾,所以他们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明代的公务员工资是能逼出人命的低,再被商人盘剥一气,就更过不下去了,一时间帝国高管们怨声载道,这也是朱高炽打算还都南京的原因。

朱高炽还赦免了朱棣时期很多遭受迫害的官员和家属,把他们解救出来,恢复自由,并首次平反,宣称方孝孺等人是忠臣,承认建文帝一朝的政治地位合法有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再就是颇为遭恨的司法部门,包括朱高炽在内也深受其害,他纠正司法部门的办事作风,不允许再恶意构陷,小题大做,从制度上废除了诽谤罪,禁止法外用刑,随意株连无辜。

为了防止司法乱权,他下令三法司会同内阁五府六部等机构的负责人同审罪犯。有效的制止了永乐时期的诬告成风,迭兴大狱的恐怖活动。永乐时期,紫禁城工程,虽然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同样造成了国困民穷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朱高炽免除了灾区的田赋,还提供无偿的救济。

在永乐时期过多的征用了民间的物资(无偿征用)和劳役(无偿征用),这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朱高炽上台后,做出规定:

按市场价格购买所需物资,并大幅减免当时物料征收数量,有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公平的裁判制度,方便了民众,同样一件事,转害民,为利民,受到民众的欢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物资方面,各地官员的贪腐行为。

对于以前曾经关押和打击过的东宫官属。朱高炽一再鼓励这些人不要回头再担忧朱棣时期的朝堂风气,现在正是他们畅所欲言一展抱负的最佳时机。

前不久还是阶下之囚,现在又被朱高炽提拔重用,臣子们敢不用命,一个个感动的跟什么似的,自然而然的,朱高炽身边紧密的围绕着一些使用起来如臂使指的忠诚势力。

朱高炽并不是纯粹的好好先生,比如大将丘福,他是朱高煦的坚定拥护者,曾经不遗余力的想将朱高煦推上皇位,其中恐怕也参与了对朱高炽的打压和对其官属的陷害,所以,几乎所有北征战死的将领,全部予以追封,但是,丘福却被排除在外。

朱高炽在即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变了永乐时期的一些弊政,巩固和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短,都是非常少有的,朱高炽的许多做法,明显带着否定永乐政治以及朱棣个人意愿的色彩,甚至近乎偏激,所以某些事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他也是人,高压几十年总要有个宣泄口,否则人会疯掉的。

如此看来朱高炽这种政治理念都是在他监国时期,通过对政务的熟悉和处理,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并不是在他即位之后,才后知后觉的下手整顿,所以他的功绩在永乐中期就体现出来了,而非短短不到一年干出旷世成就。

朱高炽稳定局势,缓解困境,平息斗争,他的执政理念为后来的宣德帝朱瞻基所继承,后世合称为仁宣之治,如前所述,永乐时期致使国力下降,呈超负荷状态,这在朱高炽执政的几个月内,得到缓解和调整,而仁宣之治的成功,正是适应了社会需求,弥补修正了弊政,才使整个社会重新步入正常的轨迹。

朱棣和朱高炽两人的矛盾和积怨也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二人的矛盾和积怨促成并加速了当时社会趋势的转变和发展。

有着足够执政经验和能力的朱高炽,在朱棣压迫下兢兢业业几十年,一朝得以翻身,自然在怒火的喷薄的助势下,飞快的扭转着朱棣曾经掌握的一切,迫不及待的以自己的政治理念来修正一条条有伤国力、民力的政策法令,这就是短期见效的原因,这是二十年的成果,而非不到一年。


古今通史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朱高炽在大明朝政绩比较突出,与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共同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因而其在位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其评价却比较高。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其生来就是个读书人,极爱读书,因而喜静不喜动,但却致使其体形比较胖,以至于需要两个人搀扶才能行动。因常年接受儒家的教育,而且本就生性端庄持重,因而其儒雅且仁爱,而这一点深受其祖父朱元璋的喜爱,因而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立为燕王世子。

朱允炆称帝后,便开始着手削藩,不久,朱棣于北京发动靖难之役,因朱高炽身体行动不便而以他留守北平,只带了好武的朱高煦、朱高燧。建文元年,南军大将李景隆趁朱棣领兵在外,北平防务空虚以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朱高炽仅一万人的兵力便大退了他的进攻,得以等到朱棣回师来援,保住了北军的大本营。而在靖难之役期间,建文帝为攻灭北军,对朱高炽以示反间计,以为其封王的待遇让他归顺朝廷,但被朱高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朱高炽虽身为世子,但并不为其父朱棣的喜爱,朱棣是历史上有名的马上皇帝,极好武功,因而其更钟爱神似自己的次子朱高煦。朱高炽虽不为其父喜爱,但由于其处事风格及性格的原因却极为群臣所喜爱。

朱棣登基后在为立谁为皇太子的事上犹豫不决,其实他内心是更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储君的,但朱高炽既是皇长子又是朱元璋立的世子,更何况他又没犯啥大错,轻易废不得。朱棣虽然不太喜爱朱高炽但却极喜爱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大臣解缙便以朱瞻基“好圣孙”的说道终于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永乐二年,朱棣正式册封朱高炽为皇太子。

公元1424年,朱棣于北征途中逝世,同年,朱高炽登基为帝,次年改年号为洪熙。朱高炽登基为帝后,一改其父武人治国的风格,以仁义治国,先后赦免了建文朝旧臣、永乐朝冤臣。并大力改革行政,改革吏治,钦派监察御史前往各地调查官员政绩,并推送合适的官员人选。近贤臣,远小人。并助手裁撤削汰冗官。并且削减宫廷、朝廷不必要的开支,轻徭薄税,与民生养休息。不久大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老百姓姓也得以安居乐业,为“仁宣之治”的实现夯实了基础。但由于朱高炽体弱多病,登基不足一年,便溘然长逝。

所以说,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极短,但其却处处为国家着想,为老百姓谋福利,是大明难得的好皇帝,不管是在担任世子、太子,还是皇帝期间,朱高炽都在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他必成一代明君,话说回来,他也的确是大明王朝难得的好皇帝。这也是为何世人对他评价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混沌聊史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共273天,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并不影响他能够做很多事情,而且朱高炽的好名声不仅仅是在登基之后,在身为燕王世子的时候,就开始了。

因身材不受父亲喜欢,却聪敏能干

朱高炽是燕王朱棣的长子,性格沉稳,喜欢读书。但是身形较胖,有多胖,据说达到巅峰的时候有300斤左右,就是比德云社说相声的孙越还要胖很多,所以朱高炽后期就连行走都需要两个人搀扶着。

当然,年轻的时候还没有这么胖,但是就因为身材问题,朱棣就很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因为朱棣一向认为自己英明神武,英俊潇洒,但是自己的长子却又胖又不能上阵杀敌,因此,朱棣更喜欢自己其他的两个儿子。

不过这并不影响朱高炽在自己爷爷朱元璋面前的形象,因为朱高炽喜欢读书,所以一副儒者形态,而崇尚学习的朱元璋则很喜欢这个孙子。朱元璋一次给朱高炽一些文件让他看一看,朱高炽把文武的都能够分得清楚并且处理的井井有条,十分聪慧。

靖难之役,崭露头角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但是建文帝的强制削藩政策使得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中,因为世子朱高炽行动不便,所以被命令在家看家,朱棣带着朱高煦等人出征。虽然朱棣带着自己更喜欢的朱高煦出征,但是就在朱高炽镇守朱棣的封地北京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前来攻打朱棣大本营。

李景隆还带来了建文帝的招降文书,但是朱高炽看都没看就命人给朱棣送过去了,同时朱高炽还利用自己良好的判断力,带领一万余人守住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北平城,最终逼得李景隆无奈撤军。

可以说朱高炽成功守城,是朱棣能够成功登基的重要一步,功不可没。

后来朱棣征战全国的时候,都是朱高炽行监国的事情,勤政爱民,对于兄弟的诬陷也都是恩将仇报。

在位期间

平反冤案

方孝孺冤案

方孝孺在朱元璋时期就被朱元璋看重,但是一直没有启用,因为朱元璋打算留着给自己的皇孙朱允炆用,作为其辅政大臣,建文时期,朱允炆很多国家方针都是请教的方孝孺。

后来靖难之役爆发,讨伐朱棣的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后来朱棣进京,希望方孝孺能够为自己所用,但是方孝孺却宁死不从,言辞激烈激怒了朱棣,于是朱棣下令将方孝孺碎尸于市,并且屠灭十族(明朝时期有诛九族,但是朱棣还加上了朋友门生)死者多大873人。

后来朱高炽登基之后,为方孝孺平反,使得天下很多文人书生都念朱高炽的好,认为朱高炽是一位在世明君。

取消酷刑,发展生产,停止大规模用兵

朱元璋时期的官员,每日上朝或者在家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触怒皇帝从而被施以酷刑不得好死,这种氛围使得整个朝堂都人心惶惶。

后来朱棣继位,继续沿用自己父亲这些办法,这些酷刑更是成为了官员们的家常便饭,然而崇尚儒学的朱高炽继位之后,知道这些官员们已经怕得不行了,他也知道自己的祖父更希望继承者能够以仁义治国。

于是朱高炽宣布废除祖父时期留下来的这些严苛酷刑,命令一下,群臣欢呼,朱高炽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群臣感恩的心,也表示他自己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君王。

还有就是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肆征战,全国动员群众加入,而且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朱高炽继位之后,取消了这种大规模的用兵,减少税收,注重生产发展,让民众能够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内政方面,罢免无能官员,取消皇帝一言堂

朱高炽登基之后,可有可无的官员被解除职位,其他官员达到70岁了,就会奉命隐退,而失职官员被降职,有能力的人则升职。

同时,为了能够得到更加直率的评价,揭露贪腐。朱高炽给杨士奇、杨荣等四人一人一颗银印,让他们去监察各个部门以及皇室宗亲是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果有,直接处理,就像现在的电影里经常看到的廉政公署似的。

朱高炽还组建内阁,他会经常召见内阁成员开会,并且要求在自己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内阁成员要密封奏折提出意见,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效率,并且开阔了思路。

结语

朱高炽在位虽然只有两百多天,但是为政举措和一些其他的所作所为却都是勤政爱民,为了普通百姓和朝廷着想,所以即使时间很短,却足以深得民心。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朱高炽这个名字在明朝皇帝群体中可谓是籍籍无名,大家对他的熟悉程度都不高,那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了,只当过不到一年的皇帝。

别看在位时间短,但是在史料中,却对朱高炽有着极高的评价,至于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永乐一朝中,朱高炽就开始协助父亲朱棣的执政生涯,而且在朱高炽所执政的洪熙时期结束了明朝永乐时期一直维持的超负荷运载状态,开创了"仁宣之治",给当时的百姓一个稳定安康的生活环境。

虽说朱高炽仅仅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他实际参政执政的时间可确实是算不上短,自从朱棣将自己的侄儿从皇帝位置上赶了下来,朱棣就一直热衷于做一些"大活动",北征蒙古,南击交趾,远航西洋,迁都北京。

种种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当这一系列大事情集中在某一时间段的时候,不仅仅是劳民伤财,皇帝自己要处理的政事也会急剧增加。

朱棣再雄才大略,也分身无术,只得抓大放小,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面,尤其是当朱棣御驾亲征的时候,朝中所主持大局的正是太子朱高炽,可以说在永乐一朝二十二年的历史中,朱高炽代为执政的时间至少超过了一半。

别看朱高炽仅仅以一个太子的身份监国,但是在他的手中,繁冗政事是处理的井井有条。

史料赞誉道:"东宫监国,朝无费事",治大国如烹小鲜,用来形容朱高炽,再也合适不过。

更有记载称:"名则监国,实则御宇",足可见朱高炽在永乐朝当时朝堂中所起到的作用。

因为朱棣在永乐一朝耗费国力过大,朱高炽自是深知此举的危害,但是由于自己仅仅只是作为太子身份监国,大政方略方面还不敢越俎代庖,并且朱高炽因为个人身体等原因,并不十分受朱棣喜欢。

而且当朱高炽监国的时间越来越长,朱棣也对朱高炽越发有了猜忌之心,所以朱高炽只能在一些力所能及的方面使重负下的大明缓缓气。可以说永乐朝能够安稳的发展,朱高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永乐二十二年,永乐皇帝朱棣死在了出征的路上,同年八月,朱高炽登基称帝,年号洪熙。

当朱高炽成为皇帝之后,他深知永乐朝一系列庞大工程对整个明朝所带来的负担有多么严重,所以他在执政之后,便立刻下令停止这一切超负荷行动——从安南撤兵,停止对蒙古的军事活动,并且不再对民间征收各种物资,最重要的是因为迁都北京导致了各种其他开销巨大,所以朱高炽干脆做出决定,还都南京。

在国策上面,朱高炽对农事给予鼓励政策,恢复农业经济,在他短短不到一年的执政时间里,他将永乐年间大明的隐患几乎全部给予了修复。

而朱高炽能够得到史书很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在对国事的处理上,在自身的道德品质上面,也受人尊重与赞叹。

皇家内部争斗,本就残忍无情,毕竟当上天下之主的诱惑不是人人都能够抵挡的,而在朱高炽从太子到成为皇帝的这段期间,就曾遇到过这种皇室争斗。

虽然朱高炽是长子,但是由于自己身体和性格的原因,朱高炽并不太受父亲朱棣的喜欢,由于朱高炽不喜欢运动,他逐渐长成为一个大胖子,而崇尚武力的朱棣也就更加厌恶,反倒是喜欢朱高煦,一度想过立朱高煦为太子。

幸亏大臣们比较明辨事理,大家知道明王朝更需要一个能够让国家安定下来的君主,所以在大臣的一致推荐下,再加上朱棣比较认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父凭子贵,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而后朱高煦可就怀恨在心了,便在各种方面挑朱高炽的刺,再后来当朱高煦惹怒朱棣,将要被贬为庶人的时候,朱高炽却站出来为兄弟求情。

朱高炽自己登基后,仍然不记旧仇,给自己的几个兄弟封王。不仅仅如此,因为朱棣的皇帝位置是篡自己侄儿朱允炆的,朱棣登基之后,更是不承认朱允炆的皇帝名分,将建文帝的皇位废除,年号并入洪武年。而当朱高炽执政后,将建文帝的身份合法化,承认了建文一朝的存在。

因为朱高炽的不爱锻炼,体型非常庞大,虽说没有关于体重的准确记载,但是史料称他出行需要两个人搀扶,可见其肥胖到了何等样的程度,这种情况下的朱高炽,从养生健康这角度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存在一些三高四高的心脑血管病。

终于,在登基不到一年之际,还没来得及一展宏图的明仁宗朱高炽就不幸病逝。

纵览整个明朝,朱高炽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皇帝,在他的短短执政生涯中定下了很多治国方略的基调,虽然时间所限,他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些,但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将这一切继承了下来,朱瞻基和朱高炽执政时期,合称仁宣之治。后人将其称之为明朝的"黄金时代"。


历来现实


朱高炽是个好皇帝,仁厚睿智,可惜纵欲过度,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可就是这么个“短命天子”,却留下了“一代明君”的美名。为什么呢?



01

二十年皇太子生涯,熟悉朝政

由于朱棣“超长待机”,朱高炽即位之时已经47岁。而在之前,他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太子,而且也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监国经验。

在他当太子期间,就已经有不少贤臣支持,这其中就有杨士奇、杨荣两位大学士。朱高炽当了那么久的太子,阅人无数,哪个大臣有能力,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朱高炽知人善用,提拔了不少贤臣,还顺便给朱瞻基留下了一个好班子。

02

宅心仁厚,推行仁政

  • 善待兄弟

朱高炽是嫡长子,生来仁厚,不过他自小不好动,所以身体肥胖,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这和能征善战的朱棣大为不符,因此朱棣甚至起了废太子之心。



朱棣的另一个儿子朱高熙,有勇有谋,在靖难之役中多次解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觉得朱高熙很像他,便想立朱高熙为太子。

我在另一篇问答里也说过,朱高炽温文尔雅,深得文臣喜爱,而且在靖难之役中也有成功保护大本营的成绩。朱高炽威望极高,再加上是嫡长子,朱高熙和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朱高熙并没有因此放弃。在朱高炽当监国期间,朱高熙多次设计谋害朱高炽(甚至曾下毒想杀死朱高炽),可惜都没有成功。

按理说,朱高熙做到这个程度了,朱高熙应该奋力反击,报复朱高熙。可是朱高炽没有这么做,他只是一味地防御,企图以这种方式来感化朱高熙。在当皇帝以后,他还不计前嫌,多次赏赐朱高熙。



  • 施行仁政,得到士大夫认同

朱棣当上皇帝以后,与前朝朱允炆的为政举措大相径庭。朱允炆中庸柔弱,不过也想施行仁政,这倒是被文臣所认可。不过一到朱棣上位以后,建文帝那些“仁政”都被废除,取而代之的便是严政。



于是,无数大臣冤枉致死。朱高炽正是明白这一点。在他一上位以后,就开始施行仁政。他这么做,当然是受到大量文臣喜爱的,这是他的一个加分点,当然会被史官称赞。

03

具体措施

  • 政治上

朱高炽平反了朱棣时期的冤假错案,释放了许多受到迫害的大臣。同时,在朝政上,朱高炽任用三杨辅政,广开言路。古代的刑法向来严苛,朱高炽觉得太残忍,也将诸如宫刑的惩罚废除。

  • 经济思想上

朱高炽主张轻徭薄税,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富足。同时,他还为了照顾北方学子,特意规定了“南六北四”的制度。

总的来说,朱高炽虽然仅仅在位八个月,却做了一切明君该做的事。明仁宗的庙号,朱高炽实在是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