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以往潍坊有些道路,

隔三差五就被“开膛破肚”:

今天下水管维修,明天通讯光缆改造。

道路挖了填、填了又挖,

被形象地称为“马路拉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16年8月初,

潍坊启动了鸢飞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它是我市首条城市地下“大动脉”,

地下深6米,宽高均2.6米,

南起梨园变电站、北至中学街,

全长3.5公里。

快来一起看看吧!

地下6米深,宽高均2.6米

1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鸢飞路与光明街交叉口附近的鸢飞路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房,乘坐直梯,来到了地下综合管廊,顶部一盏盏节能灯把管廊内照得非常明亮,平整的路面约有一米多宽。

工作人员说,这条综合管廊高2.6米、宽2.6米,在地下约6米深,南起梨园变电站、北至中学街,全长3.5公里。由于距离比较长,需要骑专门的电动车进行检修。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 工作人员在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巡查

逃生口、工井等设施齐备

记者看到逃生口的位置有一条小走廊,走廊的尽头是通往地上的逃生口,走进逃生口抬头往上看去,黑漆漆一片,逃生梯是一节节的铁质阶梯,非常密。记者试着往上爬了一下,爬行十分方便。

据了解,这个逃生口距离地面大约有6米,顺着梯子往上爬就可以直接到达地面。在整条地下综合管廊里,共有12个这样的逃生口。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地下综合管廊设置了6个吊装口和48个工井及18个通风口。

分区设置,实时电子监控

记者在地下综合管廊里注意到,每隔几百米就有一道防火门。工作人员介绍,整个鸢飞路地下综合管廊被分成了19个区,每个区的长度在200米左右。运维人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以区为单位挨个巡检,巡检过一个区域后防火门就立即关上。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实时观察地下综合管廊

在监控室有一个大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地下综合管廊内的实时情况。电脑屏幕前坐着监控人员,一旦发生意外,屏幕上就会闪红点报警,工程员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抢修。

地下综合管廊的作用

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时候,城市管线检修或改造需要破开路面,道路反复被挖开、回填,造成一道道“马路拉链”。空中的线缆也越来越多,横七竖八像蜘蛛网,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全长3.5公里!潍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来了!就藏在这里…

∆ 施工人员在地下综合管廊铺设管线

而地下综合管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其覆盖区域内的供电、通讯等各种地上架空管线全部入地运行,消除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及地面竖立的电线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