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不要因悲觀而錯過經濟週期的機遇

本文根據國發院院長姚洋教授11月23日在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週刊》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的演講整理。

姚洋:不要因悲观而错过经济周期的机遇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院長姚洋

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少企業家都認為今年可能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這樣的看法未免過於悲觀,雖然這兩年(2018年-2019年)確實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兩年,但我認為,未來一定會比現在要好。

要得出這個判斷,我們就要先簡單回顧一下中國經濟在過去十年走過的結構調整之路。

2010年之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由三駕馬車推動:出口、房地產和其它 。現在出口已經不再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力量,而房地產的投資也下來了。

2012年開始,我們進入經濟結構調整期,之後總結為“供給側結構改革”。所謂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三去一降一補”。在“三去”裡面,去庫存、去產能我認為做得還不錯。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總體而言,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是去得相當成功的;去庫存也做得比較好,特別是到2016年,房地產的庫存基本去掉。剩下的就是去槓桿,在2016年之前,去槓桿做得比較少,這為去年以來的去槓桿埋下了伏筆 。降成本方面做得不錯,連續幾年一直在降稅降費,特別是今年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有很大的下調,有人測算總體能降2萬億元的稅負。補短板應該是個長期功夫,並不能一蹴而就,但中央

政府為此也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放管服”改革,其實都是在補短板。

事實上,中國經濟從2010年開始出現增速下降,但政府在2016年採取了刺激措施,主要是因為2015年連續犯錯,如股災和匯改。這些措施刺激經濟,非常見效。2016年,中國經濟開始復甦,2017年經濟表現非常好。很多企業家對此應該會有實際的感受,我對國發院MBA畢業生做過簡單的調查,他們都認為2017年的形勢很好。有一位企業家學員做電解鋁生意,2016年利潤只有2億元,2017年一下達到20億元。

但為什麼從2018年起大家又感覺經濟形勢非常緊張,2019年好像更嚴峻?這值得思考。有人歸因於中美貿易戰,我的觀點是這方面的影響確實有,但比較小。雖然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了10%,但對歐盟出口增長了10%以上,對東盟出口也增長17%-18%。總體而言,以人民幣計算,2019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長5%多一點,全年算下來至少有3%-4%。而2019年全世界的貿易增長率估計就在2%-3%左右,中國能保持3%-4%的增長率已經相當不錯。當然,如果以美元計價,這個增長率會略低一點,但仍然沒有負增長。所以,如果把中國的經濟下行歸因於中美貿易戰,在數字上無法解釋。

還有一種說法:中國的結構改革還不徹底,結構調整還沒到位。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有點片面,中國從2012年開始結構調整,到2016年產業調整已經基本到位,該去的產能、該淘汰的企業在那一階段見到成效 ---包括房地產行業,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大量關門,剩下的都是大企業。所以也不宜把中國經濟形勢緊張歸因於結構調整不到位。

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的看法就是去槓桿太猛、太快、太嚴厲。去槓桿的初衷和方向正確,目標也正確。第一,控制風險。影子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經過十年發展,的的確確積累了很高的風險。第二,金融詐騙、金融犯罪已經到了猖狂的地步,不打擊確實不行。包括有些企業明裡暗裡從國內借錢,再搗騰到國外,這種掏空行為非常嚴重。為此,政府出臺了資管新政。

資管新政內容很多很細,大體可總結為兩方面:

第一,銀行表外業務轉入表內,資管業務從銀行剝離。為此,大銀行都紛紛成立資管子公司。我認為方向是正確的。這方面的監管強化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槓桿率,銀行表外業務不受自有資本充足率的控制,所以這塊業務都可以做得很大,轉入表內之後受資本充足率的控制,槓桿最高不會超過12倍;二是打破剛性兌付,以前老百姓覺得在銀行櫃檯買產品,銀行就要剛性兌付,但資管業務是有風險的,銀行沒有保本的義務。

第二,整頓資金池,清理各種通道。這個方向也是對的。如P2P,本質上應該是平臺,提供一些信息,讓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配對,但絕大多數P2P公司變成了資金池,很多P2P公司後面都有投資公司,通過這個平臺為自己融資,風險非常高。另外,銀行、國有企業等機構通過各種通道把錢匯入名目繁多的資金池,因為沒有名分,所以做得很隱蔽,增加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去槓桿方向正確,但做得太快、太猛,金融機構沒有任何調整的時間。儘管監管部門給了三年時間,但政府只要一聲令下,沒有人再敢做此類業務,至少此類新業務無人再也接。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兩個後果。

第一,切斷了銀行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非常重要的通道。無論怎麼說,銀行業務都傾向於保守,在全球都是如此,銀行不優先給中小企業貸款,背後的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到五年,風險極大。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不僅風險很高,而且分攤下來的運營成本也太高。中國的資金主要還集中在銀行體系中,所以,儘管之前的影子銀行業務存在問題,但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它們至少在銀行和實體經濟之間架起了橋樑。一下子斷橋,銀行的錢沒法再流到實體經濟。

第二,金融機構失去了組合風險的能力。儘管資金池有問題,但也不能不讓這些金融機構一點風險組合的能力都沒有。目前看到的結果是,整個經濟體系的流動性緊張,但這並不是因為金融系統沒有錢,錢還有,特別是今年以來,財政和央行都花了很大力氣,可是成效不快也不大,不如2016年立竿見影,原因就是毛細血管都被堵塞了。

我們已經看到,去槓桿受到影響最大的是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2018年A股市場指數整體下降30%,但很多民營企業的股價下降達到70%,不少企業家被迫清倉,出讓控股權。他們原本覺得自己的股權質押是安全的,結果發現不是,由於股票價格下降50%、75%,甚至90%,質押股權一夜之間被清倉。一些民營企業家的身價從百億變成“負翁”,這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信心打擊很大。

去槓桿雖然已經過去,但後遺症很重。中國經濟連續下行兩年,使大家的投資信心越來越不足,這又會加劇經濟下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加大反週期措施,但僅僅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不夠,甚至沒有用。我強烈建議,監管當局要重新考量資管新政。我不是說一定要把資管新政收回去,但是這項政策從2018年6月開始到現在,施行了一年半時間,該到了總結和評估的時候。就改進的方向而言,我建議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一些正規的渠道,讓銀行資金流到直接融資機構去;二是允許市場機構進行項目風險組合。

如果資管新政不做改變,在這種局面下,如何展望中國經濟的未來?

我個人認為,如果去槓桿政策不改變,恐怕去槓桿政策的後遺症至少還需要兩、三年時間消化。簡單地說,一方面,銀行成立了資管子公司,另一方面,老百姓也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不能想著買個理財產品會有人保本,而且銀行已經不再直接銷售理財產品,改由資管子公司做,這中間是有風險的。老百姓轉變觀念需要時間。另外,銀行和實體經濟之間少了一座橋樑,重建也需要時間。

從長期來看,我對中國經濟仍然有信心。很多人說中國經濟各種不行、各種問題,我認為問題都是發展帶來的問題,也是發展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可以放眼世界去觀察。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和企業發展速度在全世界依然是快速的。2008年,中國只有35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2019年已經達到119家,接近美國的水平。

下一步中國經濟是怎麼個走勢?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全球第二,不可能總是在速度上領跑世界,應該明白中國經濟的增速趨緩是必然的。未來5-10年,只要中國的政策不再出現2015年和2018年那樣的失誤,保持4%-6%的經濟增長速度沒有問題。很多人可能覺得4%-6%的速度太低,但想一想中國的GDP總量2019年就要超過13萬億美元,這麼大的經濟體量增長4%,增量就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一年的GDP。因此,要一直保持之前那麼高的增長速度,不現實。

企業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在短期內現金為王,要保護好自己的現金流。如果你的現金流斷了,就沒法再談宏偉的理想,就像A股市場上很多被收購的企業一樣。沒有現金流就只能等死,在經濟下行期必須要有現金流。如果還有一些錢,或者朋友能投資一些錢支持你,那麼現在是買資產的最好時機,因為現在很多人在急售資產,其中肯定會有好的資產。

一家企業要想做得比別人好,自己一定得熨平經濟週期。在大家都瘋狂投資的時候,要HOLD得住,不要盲目跟風,別人20%的投資增長,你可以慢一點,比如10%;但在經濟下行時,別人不得不賣資產時,你就可以買進資產,為下一波的經濟週期做準備。

中國的經濟基本是5-7年一個週期,現在如果手裡還有可以運轉的資金,正是為下一波經濟週期做準備的好時候。做企業一定要看得長遠,不能只盯著腳下,覺得今年的形勢很緊張,就簡單推定未來比現在會更壞。一定要相信經濟週期,並積極為新的週期做好準備。

姚 洋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院長、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大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執行院長,是“金融40人”和“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姚洋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發展、新政治經濟學。

姚洋:不要因悲观而错过经济周期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