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在《平凡的世界》中,主旋律的人物如孙玉厚、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等,无疑是行动的高标,形象有些凛然而不太容易接近。相反,倒是另一位人物,就是孙少安的姐夫王满银,却充满了烟火气息,使人想来常常忍俊不禁。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人,却在最后收获了最完美的幸福,作者路遥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小说中,二流子王满银荒唐半生,最后在上海一个破败的小旅馆中,面对一面镜子,突然自觉满满的失意与落魄,突然幡然悔悟,没有丝毫犹豫、急切的要回到罐子村、回到妻儿身边。就像一颗在外漂泊多年的种子滑入泥土一样,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那一刻,读来令人心酸之余动容、感动之余感慨。

王满银一直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在大集体的时候,他不安分于、更不屑于父辈那样的趴在土里刨食的庄稼汉生活,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又无可以营生的门道,最终生活境况一塌糊涂,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情况,要娶一个媳妇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二流子王满银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颇有姿色(家族遗传吧,兄妹几个长得都不赖)又勤劳能干的孙兰花身上,在这个可怜的女人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抢抓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地送上了温暖,一举俘的芳心,使孙兰花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嫁给他。看到这里,不知道众多急于脱单的朋友该做何感想。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婚后即使有了俩孩子,他还是不能安分地里刨食,就经常搞些贩卖老鼠药之类的“投机倒把”的事情,这在当时来看属于不务正业,且严厉打击的对象,光景烂包一塌糊涂不说,还因此被大队和公社批斗,让岳父孙玉厚一家也颇为蒙羞。

后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他向往外面的世界,转身做起了生意人。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限于眼界和资本的局限,他只能小打小闹的做些跑到上海去卖木耳、到广州去贩廉价的劣质电子表之类的小买卖,常常连自己的温饱也顾不了,更枉顾家里可怜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了。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有朋友也许和其岳父孙玉厚的观点一样,这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二流子——作为一个农民,不能踏踏实实蹲守在黄土地上,可不就是不务正业;可是,在那样的年代,难道他埋头把庄稼地翻个底朝天,就能改变现状吗?那个年代,王满银并不是个案:他不满足现状,他有为改变现状而不走寻常路的勇气;他不引领潮流,但他渴望理解并走进外部的世界。也许错就错在,他太超前了吧——可这不是他的错,这是时代的错——踏实肯干如孙少安者,不也犯了私分猪饲料地的错,而被公社批斗吗?

在王满银这个二流子的身上,也有着其人性闪光的一面。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先来看看王满银和兰花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在众人看来,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蹩脚故事。尽管一开始王满银的动机并不纯粹——他当初看上兰花纯粹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干农活,而兰花身体好、勤快能干活,但是后来他还是深深的爱上兰花——当然限于艰苦的条件,王满银的爱更多是限于精神层面的,但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给兰花买一件新衣服,即使自己的裤子已经包不住屁股了。因为他用心去爱,所以兰花才会执着地爱上他,孙玉厚连彩礼都免了!(这个值得单身狗们好好学习一下)。

再说说王满银对家庭的态度。这方面,他的不负责任是毋庸置疑的——他经常是一年到头的不着家;可是,这个可气又可怜的男人,无论跑得再远,过年的时候总要回家;兜里再干净,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孩子的礼物,所以他一回到家,家里的阴霾就一扫而光了。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在做人上,他惊诧于金富的“快速致富”,但当知道金富是干偷偷摸摸的“无本生意”,并拉拢他入伙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还坚守着做人的底线。他也懂得人情世故,能专程去看一眼在外地上学的兰香……

在生活里,他是一个乐观开朗,多才多艺的人,随口就来得了几句信天游;每年的秧歌大赛,王满银都是罐子村的伞头,和双水村的伞头田五斗秧歌,田五已经是颇有声望的伞头,王满银的技艺就可见一斑了。

这就不难看出了——王满银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俗人,他俗的真实,俗的可爱。而芸芸众生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世俗的呢?王满银不满于现实,我们更想活出自我;王满银为着梦想辛苦挣扎,我们何尝不是一路奔忙;王满银远在千里也忘不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们何尝不是满怀乡愁而不敢回首;我们会不屑于王满银的行为,而我们何尝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王满银悠荡半生一事无成回到家里,我们又何尝不是梦想过惊天之举而最终回归平庸……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为什么有最完美的结局

​落日下,一个中年男人紧紧地跟在他妻子身后,开心地往家走。他不听妻子的劝说,硬跟着兰花出山去了。当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吃不下苦,也干不了什么活。但他在妻子劳动时,中间跑回家给她提一罐喝的,或拿一点吃的;要么,就给她说些外面的新奇事,说些怪话,或唱一段子信天游,使兰花高兴得都忘了劳累。有时候,这个二流子也转悠着在附近的地里捡一点柴禾,就象一只老绵羊,天天跟在妻子身边;在孙少安的砖厂上班,他早上从家出发,顺便送孩子去乡里上学,晚上顺路带着孩子回家,其乐融融……

这样的一种回归,虽然称不上完美,但他们最终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够了。

我想,作者路遥大概是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无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家是我们永远的、唯一的归宿;这也正如路遥说的:“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落泪,却忘记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O=�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