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縣:整治出實招 村組道路成“暢潔美”

大竹縣:整治出實招 村組道路成“暢潔美”

寬闊潔淨的村組公路

四川新聞網達州12月4日訊(王曉林)路面整潔,道路暢通,路肩結實,標牌齊全......12月3日,筆者乘車行駛在大竹縣高穴鎮村組道路上,處處感受到乘車的安全與舒適。今年以來,大竹縣將達州市委“整治群眾不滿意的10件事”中的“村組道路維護不到位、防護設施缺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作為改善服務方式、連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的重要抓手,創新管養工作機制養護村組道路,精心呵護農村“動脈”。

清理欠賬 暢通“毛細血管”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前幾年,大竹縣村組道路實現從0到5000餘公里的飛躍,實現了全縣村組道路列養率達100%。然而,有少數村組道路一度處於失管、失養、失修狀態,路況較差,給村民們的出行和物資進出帶來了不便。

“沒有養護之前,路上泥巴、雜草、沙石很多,一到下雨天,雨水流向路面,靠坡崖的泥土也塌到路上,險情隨時會發生。”大竹縣農村客運班線司機張某告訴筆者。張某的擔憂是大竹村組道路養護現狀的縮影。

“再不養護,村組道路的使用壽命將大大縮短。”大竹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袁秀炳的話裡透露出實施村組道路養護的決心。

大竹縣迅速轉變重建輕養思想,把村組道路養護管理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要養護,必須先修復。在達州市率先出臺了《大竹縣關於加強村組公路養護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交通、財政等各部門及各鄉鎮(街道)的職能職責,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農村公路因建設不配套和雨水損毀等原因積累的“欠賬”進行全面清償,修補破損路面、砌擋土牆,修復橋樑涵洞、增設錯車道,增補防護欄等,已修復路面75.281公里、挖補路面5000平方米、修補坑槽3500平方米、清理坍方4000立方米、清理水溝和雜草3500公里、疏通涵洞105座,完善安全防護設施161.235公里,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公路修復資金累計投入7886萬元。

破解困境 注入“新鮮血液”

大竹縣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面對公路里程長、資金缺乏、人員不足等困難,如何在新常態下做好村組道路養護呢?

村組道路養護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資金。大竹縣加大養護投入,拓寬渠道,多方籌集資金。按照縣補助,鄉統籌,村眾籌(採取一事一議、社會捐助等方式)的籌資辦法。縣財政在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把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管理,按照村道不低於1000元/公里/年、組道不低於800元/公里/年標準對村組公路養護經費實行足額補助;公路橋樑小修及檢測費用按照不低於200元/延米/年的標準納入縣財政預算。在此基礎上,對於鄉、村、組公路的水毀應急搶險工程,根據工程量大小,採取一事一報的辦法,縣財政予以統籌。

為解決養護人員不足問題,大竹縣按照“縣指導、鄉管理、村實施”的分級負責工作思路,全面實行鄉、村、組公路養護管理“路長責任制”,全縣51個鄉鎮(街道)均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按照村民自願、民主決策原則,全縣384個行政村建立了公路養護隊,落實專職養護管理人員,開展村組公路的日常保養、小修、公路巡查及路產路權維護工作;制定愛路護路村規民約;成立村級養護隊,配備養護人員和路管員,建立相對穩定的管理養護隊伍,養護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配備相應的養護設施、設備及應急物資,確保村組公路養護管理的全覆蓋。與此同時,調派24名工程技術人員分4個片區、6個小組對全縣農村道路維護整治工作進行跟蹤督導。

資金的注入和人員的到位,為大竹縣的農村公路養護注入了“新鮮血液”,從根本上解決了村組道路“有人養護” “有錢養護”的關鍵性問題,極大地提升了村組道路的通行承載能力。目前,全縣5000餘公里村組列入養護範圍,佔總里程的100%。

如今,大竹縣的村組公路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人車出行安全係數大幅度提高,一條條“暢潔美”樣板公路交織在竹鄉大地,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讚。(本文作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