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追求成就事业,专业铸就品牌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有这样一位创业者:生于枣的家乡、长于枣的故里、成于枣的事业,他深深的懂枣、知枣、爱枣。三十余年来,他与枣相生相伴,红枣事业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充盈他的情怀、刻进他的灵魂。有这样一位创业者:初心不改、品质为根是他的经营理念,崇尚实干、坚持双赢是他的奋斗之道。他数次挽狂澜于既倒,带领楼兰果业几度创造奇迹、成就行业知名品牌。有这样一位创业者:“择一事,终一生”是他的初心与情怀,“打造枣业品牌、弘扬楼兰文明”是他的理想与担当。他用爱枣的情怀、务实的举措、不懈的拼搏、诚信的经营、坚持创新致力于推广楼兰璀璨文化、打造果业龙头品牌。他就是: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张新政是种枣子的”这是他人生的情缘,也是他人生的标签;“张新政更是创业的”,他带领团队全力打造国枣楼兰,冠领中国枣业。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爱枣意绵绵倾情洒楼兰

(初心与情怀)

“小枣寄真情,枣情定终身”。张新政的家乡在被称之为天地之中的河南省新郑市。“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灰枣甜似蜜”。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8000 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期,新郑是灰枣的故乡,灰枣是新郑的象征。

生在新郑、长在枣树下的张新政,从小就与枣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懂枣、知枣、爱枣,对灰枣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一谈到灰枣,他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从大枣的种类、功效到种植、培育、筛选、制作和销售,张新政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张新政从事大枣行业三十余年始终不变的初心。在未加入楼兰果业有限公司之前,他一直在和红枣打交道,从事着红枣行业相关工作。1992 年,张新政已经在红枣行业内小有成就,他立足家乡大枣资源,通过在深圳做出口贸易,打开了国内外市场。1993 年,张新政创办了新郑市恒帅贸易公司。他把“新郑红枣新政做,持之以恒永远挂帅”,作为公司的理念和目标,同时公司名字也蕴含着特殊的寓意和感情:新政是自己的名字,恒是儿子的名字,帅是女儿的名字。张新政借此表达了对儿女的殷切期望、对新郑灰枣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和不解的情怀,诠释了自己把红枣当做终身事业,做到永恒、做到领先、做到挂帅的信心和决心。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志在顶峰岂恋小花小草”。在新郑市大枣行业做的风生水起的张新政并没有满足,他的目标在全国。今天,他把目光又投向了美丽的西域古楼兰——新疆若羌县。一次偶然的机遇,张新政在若羌县政府的支持下接手了 2003年组建的新疆楼兰枣业有限公司。有着“华夏第一大县”之称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尔金雪域山脉交汇处,东经 86° 45′ -93° 45′,北纬 36° -41° 23′,海拔 800 米的最佳高度,远离海洋的稳定气候,年均气温 11.5℃,一年无霜期 197 天,加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温与阿尔金山雪域凉爽气流的昼夜置换,形成高达 28 度左右的温差。若羌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是开发高档瓜果产品的理想之地,出产的若羌红枣风味独特、口感上乘,造就了若羌红枣无与伦比的口味与高端上乘的品质,是有机食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从此,张新政的目光盯住了若羌县这块宝地,立志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昔日的红枣历史辉煌仅仅是过往云烟,他的大枣事业在美丽而神秘的西域楼兰扎下了根,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逐梦之旅。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大道唯至简几度挽狂澜

(品牌与发展)

2008 年在“红枣书记”张亚平(时任若羌县委书记)的推荐下,张新政进入了楼兰红枣公司。7 月 18 日农历六月初六,在张新政41 周岁生日当天正式接管楼兰红枣公司成为总经理。张新政这次接管楼兰红枣公司并不非一帆风顺,反而因此度过了他人生中最为难忘

的一段岁月,因为他接手的是一个经营不善、持续亏损、人心涣散又即将倒闭的红枣公司。张亚平书记对张新政寄予厚望,同时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并期盼他能够力挽狂澜,逆境而生,把楼兰红枣做出成绩、做出品牌,为若羌枣农解决销售问题,让若羌红枣健康发展。张新政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命出征、走马上任,开始了栉风沐雨发展楼兰枣业的艰难征程。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临危受命的张新政并没有采用什么高大上的营销手段,而是撸起袖子靠实干。他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严把大枣种植和筛选关,而后通过发展会员,提供专属的定制服务,用质量和服务留住客户,用拼搏和实干促进发展。就这样,新疆楼兰枣

业有限公司在张新政团队的努力下仅用两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张新政一鼓作气充分利用公司喜人的局面,把公司的盈利全部投入“红枣”事业的发展壮大之中。很快,公司的办公大楼盖起来了,厂房扩建了上万平方米,机器设备也不断更新,现代化的生产线运行让楼兰红枣

公司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尤其是 2010 年以后,楼兰红枣已逐渐成为巴州的一个“商业名片”,深受政府重视和行业的一致好评。

“事业的发展总是跌宕起伏”。2011 年新疆楼兰红枣公司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股份制改造,整合重组成为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经营管理也交到第一股东手上,团队运行开始发生大的变化。从事酒行业的大股东由于经营理念不同,对大枣行业把握不准,导

致企业很快进入到一个大的亏损阶段,同时公司又作出了给大枣提价的错误决策,大大减少了代理商的利润。经过 20 个月的运行,企业由盈利变成负债累累。从 2008 年到 2010 年在全国建立的 600 多家楼兰红枣店几乎全部倒闭关门了,只有楼兰高端会员的几家客户还在继续维持公司生存。公司一度到了破产的边缘。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2012 年 11 月资金链断裂、股东纷纷要求撤资、果农甚至开始上诉。最后股东会决定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要么破产要么交给政府。2012 年 11 月 6 日是决定楼兰红枣公司命运的关键时刻,时任若羌县委书记的郝建民同志决定以大局为重,绝不能让楼兰果业破产,他力排众议决定让具有红枣情怀的张新政全权自主经营楼兰红枣公司。张新政再次接手时,楼兰果业公司已濒临倒闭,并且负债一个多亿。朋友、同事、家人都力劝他不要接这个烫手山芋,但他面对自己亲手经营四年之久的楼兰红枣公司,张新政有太多难以割舍的红枣情怀、有太多满腔的红枣情结。面对广大辛勤劳作的若羌枣农,看着一颗颗正在成长中的红枣树,他感觉自己又有莫大的责任和百倍的信心,又有无怨无悔的担当和使命。最终,张新政还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第二次在艰难困苦中再次扛起了新疆楼兰果业公司发展的大旗。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 年正赶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加之楼兰红枣本身属于礼品的市场定位,让公司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公司资金链断裂、枣农欠款不能解决、职工工资不能兑现、银行利息还不上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张新政既没有退缩,更没有倒下,硬是秉承一颗不改的初心艰难挺进。回忆这段度日如年的心酸岁月,张新政坚定地说:“生死存亡之时,我更要坚守阵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我要开着手机;不但要把银行的利息还上,更要把起诉公司的枣农和单位的钱还上”。这段过程异常艰辛、异常曲折,最终在张新政真诚努力下将心比心,用心沟通历年有欠款的企业与枣农、同欠款户都达成了和解协议。在张新政的不懈努力下,他真诚的口碑也渐渐流传开来,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他合作、支持他共渡难关。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知耻而后勇,凤凰再涅槃”。这是再度接手新疆楼兰果业公司的张新政定下的最新发展战略。面对复杂的局面,张新政没有退让,反而再次发起了新的冲锋。他狠狠地逼自己一把,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年龄,也不记得几多苦难和幸福,只有勇往直前的恒心。人到绝境是重生,他下定决心多措并举打造楼兰果业新品牌。首先是加强建设、夯实基础。主要是规划、整合、建立集约化的红枣生态种植基地。他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人脉和口碑,取得了政府和银行的支持。2017 年公司整合了 8000 亩红枣基地,2019年又购买4000亩,合计一万两千亩,计划流转三万八千亩,实现五万亩真正的生态种植基地,利用若羌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源头上保证楼兰红枣的高品质。二是生态为根、以质为赢。通过基地化种植、人工培育、精心筛选,为客户奉献高品质生态红枣,用质量赢得市场认可和尊重。三是服务为本、创新销售。楼兰红枣公司把整个产业链分为高中低档等次,不同的人群认知不同的品牌,买到性价比最优的红枣产品,用会员制的销售模式和定制化的精准服务,为客户提供贴心、舒心、暖心的售后服务,用品质赢得客户、用品牌吸引客户、发展会员。四是资源整合、精准定位。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人才吸纳等方式使新疆楼兰果业与若羌县的 4 家知名红枣品牌企业强强联合,面向不同受众人群,建立高、中、低档梯次配备的品牌体系。同时,张新政凭借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为 5 个不同品牌量身定制、精准定位。国枣楼兰定位公司基地自种的红枣,属于高端定位,在若羌楼兰基地上种植的有机红枣中优中选优,必须达到 6 个硬性指标才能入选国枣楼兰品牌,即必须是产于若羌楼兰基地的红枣、单颗粒重 8 克以上、颜色紫红、纹路细腻、多糖含量每 100g 达到 76mg、水分不超过 18%(远低于国标 25%)。从基地中每亩地 50 多公斤红枣中选出 1-2 公斤符合上述 6个指标的优质红枣称之为国枣楼兰。羌牌枣定位若羌本地散户的枣农,属于订单农业,按照羌牌红枣的质量标准进行订单收购。大漠情品牌定位南疆四地州所产的灰枣,面向性价比较低的的大众客户,重点跑量做现金流服务社会。“女儿果”定位公司旗下的的水果和冬枣,主要是礼赠会员、感恩知遇,用于在特殊的节日孝敬父母,真正成为让父母舒心的“开心果”,并与西游记(女儿国)的家国情怀相映生辉,赋予“女儿果”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子母河”枣定位新疆兵团 36 团(米兰国)子母河流域所产的灰枣,以 36 团枣农为订单基础,以“子母河”的质量标准为前提收购红枣。张新政带领团队通过四步走的战略、稳扎稳打、埋头苦干,短短三年时间就使楼兰红枣集团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动景象。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谈到未来的品牌建设和规划,张新政显得成竹在胸,他介绍到公司就是要通过楼兰果业作为基础企业,用高品优质红枣作为敲门砖,带动新疆林果业,打造国内真正的新疆林果产品的供应链。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整体的思路。通过高端品质提升楼兰公司的行业形象,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如今,地球上所有吃枣的华人都知道红枣的好处。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最优品质红枣的供应商,进行市场细分,打造高端红枣品牌。从业 37 年,我的理念是把红枣行业做精、做透、做专。“如今我已经 52 岁,还能再干 30 年,把红枣这个良心产品做到最好,择一事,终一生,质赢未来”张新政如是说。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以人为本、诚信至上”。这是张新政坚持不懈的经营之法和管理之道。做食品行业就是做良心产业,健康品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宁愿公司利益受损,决不让枣品品质打折”这是张新政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公司的管理上他始终坚持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公司坚持人性化管理,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般温暖,做到将心比心、真诚待人,建构起超强的企业凝聚力。他进一步介绍到“凡事都要讲诚信换位思考,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须将诚信牢记于心。对公司而言,践行诚信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种植最好的枣,让顾客感受到公司产品的质量、口感;通过各种活动,建立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任;高端品质加优良服务,才能让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唯实干能成事、唯涅槃获新生”。在董事长张新政的带领下,楼兰果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红枣科技开发、育苗栽培、示范种植、冷藏保鲜、品牌营销推广为主的综合性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以“国枣楼兰、羌牌、大漠情、女儿果、子母河”为品牌,注册资金 4000 万元,拥有总资产 2 亿元。现有员工 220 人。公司目前在库尔勒、郑州、广州、嘉兴、深圳组建了辐射全国的规模化仓储点,并在全国十余省区及疆内固定的网络销售和会员网点几百家。目前的楼兰果业正向着新疆特色林果标杆品牌的目标阔步前进。

访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政

丝路铺画卷重任始在肩(使命与未来)

打造高端品牌,传播楼兰丝路文化”是张新政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为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是:以新疆特色林果业为支撑,以若羌红枣原产地为中心,全力打造新疆最大、中国最优的红枣品牌。楼兰果业所传承的不仅仅有优果美味,还有古时楼兰古国的文明。张新政以其独特的视角,正在为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绘就新的蓝图。他分析道,现在国家提倡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兰文化一定能在新世纪再次绽放光芒。

若羌县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地理优势极为突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若羌地处库尔勒至格尔木、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若羌楼兰机场与库尔勒、乌鲁木齐、郑州直接通航,若羌县物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重镇的区位优势和作用将日渐凸显,为若羌红枣出疆提供了便捷。“好红枣不是加工出来的,而是用心种出来的,若羌县的光热资源优势加上楼兰璀璨的文化,是公司发展的两大优势。今年,公司又开始改良冬枣品种,如今已经改良了300 亩,明年准备扩展到 1000 亩,为会员提供高端优质的免费冬枣”张新政如是说。

面对互联网 + 的潮流,张新政紧跟时代步伐,将这一技术更好的运用于销售之中,每一位客户认领两颗枣树,客户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看到果树和果园的发展变化,实时观测。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为企业带来了好的影响。张新政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为企业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加油助力。

谈到创业的经验和心得,张新政谦虚地表示“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明确目标定位,持之以恒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我已经在红枣行业做了整整 36 年,现在仍在努力和坚持,坚守着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专注、专业、坚持才能成就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