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有一幅名画,估计很多人都见过,因为我没有记错的话,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中有介绍。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描绘南唐官员韩熙载宴请众人,莺歌燕舞,奢靡享乐的场面。画中出现的主人公叫韩熙载,他是五代十国南唐著名的文学家,名臣。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他精通音律,善长书画,特别善长写碑文,他写的碑文千金难求。既然千金难求,润笔费自然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有时候,千金也不一定能换到他写的碑文。依靠这一份特长,韩熙载家中变得十分富有,他的生活也变得奢侈很多。

他喜欢蓄养伎乐,这成了他的爱好。蓄养伎乐的开支很大,但没有办法,架不住这是自己的爱好。声色犬马是最费钱的,时间一久,他集聚的财富就没了,成穷人。变穷的韩熙载一点也不苦恼,也不郁闷,他会做二件事情,一是挨门挨户向这些伎乐要饭,二是向南唐后主李煜哭穷。

李煜会拿出内库的钱救济他。等他有钱了,他又马上恢复奢侈生活,继续蓄养这些伎乐,醉生梦死,依次往复。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越到晚年,他的行为越发放荡不羁,他有女仆百人,每一次请客,他会先让女仆与这些客人互动,这个互动可不是只说话这么简单。

每延请宾客, 而先令女仆与之相见,或调戏,或殴击,或加以争夺靴笏,无不曲尽——《旧五代史·其它·僭伪列传一》

在一些卫道人士看来这简单是有伤风化,斯文扫地。玩闹结束之后,他才慢慢走出来与这些宾客相见。

这样的人是不是很混蛋呢?

反正南唐后主李煜被他折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南唐书卷十二 孟陈韩朱列传第九》

但当你真的走进韩熙载,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假象。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韩熙载是潍州北海人,因为他的父亲韩光嗣在后唐的一次动乱中被杀,他不得已逃到南方。韩熙载很有才华,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他的精通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当时吴地人称韩夫子,也有人称他为神仙中人。

壮志青年有抱负

熙载谓谷曰:“吴若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资治通鉴·后唐纪·后唐纪四》

这是他父亲被杀,他要逃往吴国之时与前来送行的好朋友李谷说的话。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熙载的理想不是为相,而是通过为相辅助皇帝一统天下,安天下才是韩熙载的追求和理想。

此时好朋友李谷回了一句。

谷笑曰:“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资治通鉴·后唐纪·后唐纪四》

李谷也表达类似的想法。

没想到一语成谶,李谷呆在后周,韩熙载呆在南唐。李谷在后周得到重用,周世宗采用他的谋略,夺取南唐的淮南之地,后来还被封为赵国公。赵匡胤取周建立北宋不久,李谷去世,赵匡胤宣布辍朝两日。

韩熙载在南唐又会怎么样呢?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仕途打击不断,闷棍连续

现实很残酷,当韩熙载到达吴国,吴国执掌大权的徐知诰也就是后来的南唐烈祖李昪并不欣赏他,别人都得到重用,自己却被冷落闲置。

他总结出来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的出身低下,才没有被受到重用。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先帝知我而不重用,只是因为我是幕客之后。

这是第一次闷棍。

不过他的运气还是不错,虽然没有重用,但被派到东宫与太子李璟一起,李璟就是后来的南唐元宗。李璟当上皇帝之后,他也受到重用。

一介书生受到重用之后,往往会犯糊涂。俗话说书生意气,他们做事往往会棱角分明,得罪朝中重臣是最常见的事情。

韩熙载得罪朝中的宋齐丘与冯延巳等重臣,在他们的不断挤压下,就算李璟想保他也没有用,所以就被外放,当然过了这个风头,李璟又重新把他弄回来。

所以他在李璟朝并没有大的作为。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机会来了,但大势已去

李璟与后周作战失利之后不久郁闷死去,接下去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继位,李煜想重用他,但是他却开始变得放荡。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这一切缘于他对后周的高度评价。

第一次是后周太祖郭威归还被俘的南唐将领。

韩熙载对郭威的评价很高。

中书舍人韩熙载曰:“郭氏有国虽浅,为治已固,我兵轻动,必有害无益。”——《资治通鉴·后周纪·后周纪一》

第二次是对宋太祖的评价。

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韩熙载是一个官迷吗?当然不是了,他不是想为相,他是想通过为相辅助皇帝一统天下,这才是他的理想。他觉得郭威比李璟牛,不可轻动,他又觉得宋太祖很牛,960年宋太祖代周建宋,那个时候韩熙载离他的生命尽头还有十年。

后周的人才是一个接一个,而南唐统一天下的机会已经完全失去。961年李煜继位就开始向北宋进贡,看清大势的韩熙载虽然被重用,但已经没有那一份雄心壮志。他心中自然十分压抑和郁闷,当初奔吴的豪言成了一句空话。

从青年时候希望能得到重用,到老年希望不要被重用,这是韩熙载的想法的转变。放荡不羁正好可以成为别人的诟病,可以利用舆论阻止李煜任他为相。


皇帝想任命他为相,他选择放荡不羁让皇帝失望,为什么要这样?

最后他和亲信的一次交谈中,透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南唐世家·韩熙载传》

因为韩熙载想当的不是割据一方的小国之相,而是一统天下之相。北宋一统江南只是时间问题,南唐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非人力能改,所以他也不想逆大势而动。当他与宾客,女仆,伎乐等游戏人间之时,欢歌笑语中,有谁看到这张笑脸背后的痛苦,无奈,以及失望呢?同时又有谁看到沉醉背后的智慧和算计。

如果没有他晚年的放荡,李煜又怎么会派顾闳中去观察并画下以确定他的行为有没有作假呢?如果没有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又有几个人知道韩熙载,或者想了解他呢?

一切冥冥之中还是很神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