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峰:帶領科大訊飛駛過險灘

劉慶峰:帶領科大訊飛駛過險灘

曲折的創業經歷,除了讓劉慶峰懂得了公司長遠的生存發展必須以技術獨立為前提,也讓他明白了,技術的領先必須以應用落地為前提。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原

圖片來源|被訪者


“今年是科大訊飛創業20週年,已經20歲的科大訊飛,有了新的思考與責任。”2019年10月24日,在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科大訊飛創始人、董事長劉慶峰擲地有聲地說道。


一年前,科大訊飛面臨著多種負面輿情的拷問,一年後,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掌舵人劉慶峰從財務、資本層面分析,科大訊飛已經“回到了理性的區間”,帶領科大訊飛駛出險灘。不僅股價翻了一倍,在雙十一期間,科大訊飛C端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28%,旗下的錄音筆、翻譯機等6大品類,拿下了天貓、京東雙平臺的6組第一。


“科大訊飛的戰略一直沒有改變,每一年我們的核心任務都堅定不移:第一,核心技術全球領先;第二,用戶規模不斷增長,這包括了活躍的、可觸達、可運營的用戶規模數,以及圍繞我們的開發夥伴所共建的生態;第三,收入毛利快速增加。因為這樣才能證明你的用戶規模是實實在在的。”劉慶峰介紹,2019年,科大訊飛在人員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前三季度稅後利潤增長了70%以上。


頂天立地


在安徽合肥科大訊飛的總部園區中心,立著一塊巨石,石頭上刻著四個大字:頂天立地。


這四個字,被視為科大訊飛的技術信仰,經常被科大訊飛的管理層與員工掛在嘴邊。其中,“頂天”是指技術頂天,掌握源頭核心技術並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立地”是指應用落地,讓技術轉化為大眾切實可感受的產品。“可以說,頂天立地是我們從1999年創業以來,一直堅持的發展戰略。”劉慶峰說。


1992年,劉慶峰以高出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4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該校是國內第一家開辦少年班的高校,與他一起進入少年班的,還有13個省市的高考狀元。雖然校內高手如雲,但劉慶峰在入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試中,還是拿到了幾乎所有數理學科考試的第一名。由於成績突出,導師王仁華教授將他選入了“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


第一次走進人機語音實驗室時,劉慶峰就被眼前一排排由計算機合成的人聲震撼。他看到自己所擅長的數學知識被應用於信號處理,導師還向他提出了未來可以研發“自動翻譯電話”的暢想。


王仁華教授是一位開明的師長,給了劉慶峰很大的研究自由度。讀大三時,王仁華認為實驗室裡一個產自日本的語音分析工具效率太低,問劉慶峰能否用三個月時間,將效率提高1倍。但劉慶峰僅僅花了一個月時間,就將它的效率提高了10倍。


於是,王仁華讓劉慶峰牽頭,將這個科研成果做成優化語音合成系統,並報選了當年的國家863計劃成果比賽。比賽中,劉慶峰開發的系統不僅音質出眾,還具備優良的語音自然度,合成的語句接近於人聲,成為了當年最轟動的科研成果。


攻讀博士期間,劉慶峰向王仁華提議,希望一邊攻讀博士,一邊辦公司創業。王仁華當即同意了他的想法,劉慶峰在校內迅速組織了一批精英學子,組成了18人的創業團隊。1999年,科大訊飛正式成立。


當時,劉慶峰與團隊認為,憑藉科大訊飛的實力,營收很快即可突破10億元。但實際上,創業之路充滿艱辛,由於缺少營銷經驗和產業突破口,科大訊飛的資金鍊一度斷裂。但他們並沒有放棄,這些在大公司裡可以輕鬆拿到百萬年薪的人,毫無怨言地拿著兩三千元的月薪,扛著外界的壓力繼續前行。


在緊迫感與責任感的驅動下,劉慶峰帶領團隊從電信呼叫、旅遊信息服務、工商稅務查詢等產業中不斷探索,併成功將語音芯片植入了家用電器、車載系統、兒童玩具等終端設備上。到2004年,科大訊飛扭虧為盈。2008年5月,科大訊飛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第一家在校大學生創業成功上市的公司。


雙輪驅動

曲折的創業經歷,除了讓劉慶峰懂得了公司長遠的生存發展必須以技術獨立為前提,也讓他明白了,技術的領先必須以應用落地為前提。


在科大訊飛總部的辦公樓裡,一面“訊飛生命樹”的展示牆描繪了公司業務的全貌。最底端是“核心研發平臺”,包括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上一層是訊飛開放平臺AI,再上面是訊飛AI技術目前深耕的領域,主要包括教育、消費者、政法、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慧醫療、智能服務、運營商等八大行業。


在科大訊飛2018年的財報中,教育產品及教學業務在主營業務中佔比25.45%和1.63%,智慧城市佔比21.42%,政法業務佔比13.08%。


目前,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的智慧教育產品已覆蓋了全國3.5萬餘所學校。在政法領域,“AI+政法”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高院、省檢,覆蓋率超過了90%。


在創業初期,劉慶峰的理想設計是:由科大訊飛專心精研AI技術,為大量B端用戶提供底層支持。但在2017年前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自從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接近殆盡,從2017年開始,AI產業成為了創投圈裡最為關注的新技術。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語音識別創業公司如思必馳、出門問問、雲知聲等進場;另一方面,BAT等頭部公司也在傾向於自主研發AI。


其中,百度在AI中押下重注,在“百度大腦”、無人駕駛、DuerOS操作系統上全面發力;阿里則建立了達摩院、阿里雲、平頭哥,在智能互聯上持續投入;騰訊也在智慧醫療和智慧校園上成績卓然。


雖然短時間內,BAT在語音識別等技術積澱上與科大訊飛還存在差距,但除了資金實力和研發人才外,它們天然擁有的流量、產品體系、產業生態,可以迅速實現場景落地,與C端的需求快速連接。


這讓科大訊飛的空間一時間逼仄起來,單純依靠B端的訂單,科大訊飛難以獲得長足優勢。2017年,劉慶峰宣佈,科大訊飛要集中發力C端,全面轉向“to B + to C”雙輪驅動的戰略。


經過2年時間,雙輪驅動的戰果顯現。在消費領域,科大訊飛已陸續推出了訊飛翻譯機、訊飛聽見會議系統、訊飛轉寫機、聽見M1、錄音筆、智能辦公本等語音轉寫系列產品。截至2019年上半年,科大訊飛to C業務在整體營收中佔比達37.28%。


“2019年人工智能開始進入應用價值兌現紅利年。”劉慶峰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價值兌現有三大標準:必須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應用案例;要有能夠規模化和可推廣的對應產品;要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去說明應用成效。如今,這幾點科大訊飛都在逐步實現。


建設產業生態


面對此前輿論和資本市場的質疑,劉慶峰坦然回應:“有人說科大訊飛裁員30%,但我們只做了5%的末端優化和5%的內部轉崗。還有人說我們資金鍊斷裂,但2018年我們的現金流有11億元,是歷史上最好的。說我們靠政府養活,我們去年的收入有80多個億,近50億的毛利,研發投入了20多個億,給政府交了9.6億元的稅,而政府補貼只有2.3億。說我們打著AI旗號做房地產,科大訊飛創業20年,一分錢的房地產生意都沒做過。我想這些事情,明眼人一看便知。”


2019年,為了聚焦於核心業務,科大訊飛又進一步做了組織架構調整與升級,成立了行業戰略發展委員會、消費者戰略發展委員會、運營管理委員會,讓此前分管智慧城市、教育、消費者事業群的三位輪值總裁不再分管特定的事業部,轉而負責公司相對共性的業務。


另外,為了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科大訊飛成立了運作支持部與戰略運營部,作為獨立部門,將公司的運作體系貫穿起來。從而使公司能夠集中最優質的力量,在教育等核心領域實現戰略聚焦和突破。


一系列的動作,讓公眾更多地認識到了科大訊飛的價值。在10月24日的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1.4萬人到場參會,200多家展商、500多款人工智能產品同時在會上展出。


許多人發現,科大訊飛早已跳出了單純的語音識別範疇,在自己周圍,建立起了一張龐大的生態合作網絡。


大會上,科大訊飛公佈,目前訊飛開放平臺上已經擁有108萬開發者團隊;提供267項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AI能力被應用在了89個行業中;科大訊飛在中文語音上的識別率高達98%;科大訊飛的AI技術被70萬個應用使用;每天語音的訪問次數接近50億次;以科大訊飛為龍頭的中國聲谷形成了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上下游產業生態。


對於未來,劉慶峰心中有更為宏大的期許。“行業賽道最重要的是佔據賽道核心制高點,與夥伴形成協同互利的生態圈。三年之內,人工智能的主要賽道格局將會確定。按照我們2019年的打法,我對此非常有信心。我們帶動的產值有望達到三四千億,將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擁抱人工智能紅利時代的到來。”

歡迎關注中國企業家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