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案例分析|人工智慧第一股:內部資金管理爲何存在漏洞?

舞弊案例分析|人工智能第一股:內部資金管理為何存在漏洞?

舞弊案例分析|人工智能第一股:內部資金管理為何存在漏洞?

1.案例背景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 (002230)一90後財務人員吳某,竟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篡改、偽造單據等方法,多次非法侵佔公司財產達370萬元。

2018年5月9日,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吳某作為科大訊飛公司的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篡改、偽造單據等方法,侵佔公司財產共計3,700,518.65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責令其退賠被害單位科大訊飛349萬餘元。

2.案例回顧

公訴機關指控,吳某,出生於1991年3月, 2013年7月就職於科大訊飛財務部門,2014年3月至今,在該公司從事費用審核會計工作。2014年底,吳某具備了修改公司員工相關報銷內容的權限。2015年4月,吳某使用在網吧撿到的趙某甲的身份證件,冒充趙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開辦了銀行卡。

據統計,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吳某多次利用職務之便,侵佔員工報銷款、侵佔員工歸還的備用金或偽造借款審批單套取現金,累計侵佔科大訊飛公司的錢款共計3,700,518.65元,均被其揮霍。

吳某採取以下三種舞弊手段非法侵佔公司財產:

侵吞其他員工報銷款346萬元

吳某在審核科大訊飛員工的報銷材料時,通過將員工的銀行賬號更改成自己的銀行賬號或者在原有的賬號後再添加一個屬於他或他控制的銀行賬號的方式,將公司員工真實報銷資金轉入趙某甲的建設銀行賬戶和自己的賬戶,共計3,459,566.95元。

侵吞員工歸還的備用金12.9萬元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吳某向其公司員工謊稱自己私人的銀行卡可以用於收取員工歸還公司的備用金,分別要求公司四位員工將備用金轉入其賬戶,共計129,251.70元。

偽造領導審批自行借款11.2萬元

2017年1月18日、1月23日,吳某通過郵件的方式偽造部門領導、分管領導審批內容後,以科大訊飛員工陳某的名義兩次借款,共計111,700元,均轉入其賬戶。

2017年4月13日,因被公司發現侵佔公司款項,吳某在公司同事的陪同下前往開戶銀行查詢相關資金情況時,銀行人員發現可疑後報案,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的民警前往銀行將吳某帶回。庭審中,被告人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均無異議,當庭表示自願認罪。

舞弊案例分析|人工智能第一股:內部資金管理為何存在漏洞?

3.案例解析

吳某所在的科大訊飛被譽為“人工智能第一股”。截至2018年5月15日該公司總市值達799.5億元,董事長劉慶峰當選為“2017年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現場“秀”完翻譯機後說,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上已經和世界先進技術並跑,部分甚至領跑。中國一定能夠贏得未來。

相對於領先的技術優勢,上述個人舞弊事件暴露出該公司在內部資金風險防範方面存在漏洞,其根源在於如下內控缺陷:

員工誠信、價值觀、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缺失

2013年7月吳某入職科大訊飛,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其職業道德意識還處於培養與形成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如果公司加強對他的誠信、價值觀、職業道德的教育,使其融入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中,悲劇或許不會發生。

財務崗位及系統權限設置中不相容職務未有效分離

吳某既是費用審核會計,又負責本應出納收取歸還備用金的工作。報銷系統中還同時獲取了費用報銷、備用金支出等銀行賬號更改和添加的權限,從源頭上沒有實現操作權限的內部牽制。

檢查、稽核機制的缺失

在吳某長達兩年的作案中,該公司沒有通過銀行對賬單或網銀對賬等方式進行驗證查實,也未對員工已歸還備用金、員工借款及時對賬,才導致一名普通費用會計輕易將員工報銷款、歸還備用金轉入自己賬戶。

4.有話銘說

相信這一事件絕不是科大訊飛的個案。小事件折射出大背景,此類案件的發生並非偶然。看似事發於個人,其根源在於企業內部環境存在缺失、控制流程設計存在漏洞。它再次警示那些處於高速發展的企業應該如何強化風險、隱憂的識別與預防,真正體現出一個企業管理的成熟度和精細度。

企業發展要快速,也需要與企業的風險可控、健康永續保持均衡,只有兩條腿穩健前行,才能行穩致遠。

希望更多高速發展的企業,在技術領跑的路上,不要讓內部管控這條腿掉隊,拖了前進的後腿。

以上內容源自合肥晚報等公開資訊,由北京中凱興華諮詢團隊編寫和分析

舞弊案例分析|人工智能第一股:內部資金管理為何存在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