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文|凱風


又一個國家戰略落地!

近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官宣”。

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一道,共同刷新中國空間格局。

長三角,覆蓋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全域,以35.8萬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2.25億的人口總量,創造了接近全國1/4的GDP,超越粵港澳、京津冀,成為我國首屈一指的最大城市群。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規劃綱要中,上海被提及50次、杭州15次、南京14次、合肥13次、寧波11次,蘇州6次、舟山5次、嘉興5次、南通4次、蕪湖4次、無錫2次。


那麼,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省市都有何定位?誰是中心城市?誰將引領區域發展?對於周邊區域,將會帶來多大影響?


01 長三角:四大圈層,誰是中心?


長三角,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城市群。


從大到小,從全域到區域,長三角又可細分為四個圈層。


第一圈層屬於完整意義上的長三角,包含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覆蓋全部41個地級市。


這41個城市所組成的長三角,面積僅佔國土面積的3.7%,但總GDP高達21.1萬億,人口合計2.25億人,資金總量42.79萬億,分別佔全國的23.6%、16.15%和23.45%。(參閱《41城全部聚齊,最大城市群來了!》)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長三角中心區”是第二圈層,覆蓋27個城市,面積22.5平方公里。


上海市


江蘇省(9個):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


浙江省(9個):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


安徽省(8個):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


可見,以徐州、衢州、蚌埠、阜陽為代表的蘇北、浙西南、皖北的部分城市不在中心區之列。


作為中心區,這些城市將成為引領長三角全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


在中心區內,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主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可以視為第三圈層。


這一生態一體化示範區,橫跨三個省市,被賦予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既然是一體化發展,那麼必然要打破行政邊界,但又不改變行政隸屬關係,統一規劃,統籌土地管理,創新財稅分享機制,探索公共服務同城化,在此基礎上探索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新模式。


根據綱要,在綠色示範區內,無論是青浦,還是吳江,抑或嘉善,都可統籌使用上海的021區號

,且可統籌120服務和110服務,這是“同城化”的積極突破。


在示範區之外,還有一個“特區”,可謂視為第四圈層:


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可以說,一環套一環,生態示範區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而長三角中心區的融合發展將會帶動整個長三角全域的發展,而長三角全域一體化的落地,又將對中國的空間區域格局,起到引領作用。


02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誰是龍頭?


眾所周知,在所有世界級城市群中,都不乏作為核心的中心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以廣深港澳作為四大中心城市,體現了特殊的制度安排。京津冀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城市,引領區域發展。(參閱《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指南》)


那麼,在長三角,誰是中心城市?


毫無疑問,有且只有上海。


上海的城市地位之高、全國影響力之大、在長三角的核心驅動力之強、輻射範圍之廣,在一線城市裡幾無挑戰者,更不用說二線城市。


在規劃中,“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被著重提及,

“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同樣被重點提及……這些定調,直接奠定了上海作為核心龍頭的重要地位。


因此,規劃不僅明確了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的重要定位,而且提出要形成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動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輸出,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服務。(參閱《千萬不要低估一線城市》)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在上海之外,江蘇、浙江、安徽則是分工合作,各揚其長。


換言之,這三大區域互不統領,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中心城市,共同服務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格局。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江蘇的優勢在於製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開放程度高,因此在規劃中,江蘇被定位成“”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與江蘇不同,浙江的優勢在於數字經濟領先、生態環境優美、民營經濟發達,因此被定位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重要樞紐和綠色發展新標杆”。


至於安徽,特色在於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因此定位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


可以說,在長三角,上海是唯一的核心龍頭,引領整個長三角發展。而江蘇、浙江、安徽則被賦予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任,擺脫無序競爭,在各自區域及各自優勢產業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03 六大都市圈:誰的覆蓋範圍最廣?


與城市群戰略一道而來的,還有都市圈戰略。


長三角地域廣闊,城市眾多、人口密集,任何大的一體化戰略,必然要落實到區域之上,因此,都市圈的重要性就顯得極為突出。


與大灣區不同,長三角共劃分為六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寧波都市圈。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雖說規劃了六大都市圈,但事實上,上海大都市圈與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多有重合之處,上海的“影響勢力”早已覆蓋到這些區域。


根據此前規劃,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湖州等“1+7”城市。這意味著,上海大都市圈已經將蘇州、無錫、寧波等納入覆蓋範圍,上海的影響力縱深到江蘇、浙江腹地。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與上海大都市圈相比,杭州、南京、合肥三大都市圈相對獨立,但既有重合又有各自分屬,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顯然,南京、合肥競爭態勢相對明顯。


南京向來都有“徽京”之稱,南京都市圈不僅包括江蘇本省的南京、鎮江、揚州、淮安等城市,還將安徽的四個城市: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都納入圈內,這必然與合肥形成競爭關係。


南京都市圈與合肥都市圈的重合關係最受關注。對此,規劃表示:


加強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的典範。


至於杭州都市圈與寧波都市圈,則提出緊密對接和分工合作,實現杭紹甬一體化。而杭州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則提出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強化南京都市圈與杭州都市圈協調聯動。


可見,大上海都市圈統領全局,而杭州、南京、合肥三大省會,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這三大都市圈,都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獲得強大的虹吸效應,同時也能不斷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


04 長三角規劃,哪些城市最受益?


任何一次國家戰略出臺,都意味著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顯然,在長三角規劃中,

上海、吳江&嘉善、南通、安徽成為最明顯的受益者。


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當屬上海。過去,上海地位固然毋庸置疑,但在互聯網產業的競爭之中,上海淪為“環杭州城市”的聲音不絕於耳。


但無論是規劃還是現實,都再一次明確了上海的龍頭地位。上海引領長三角發展,蘇浙皖僅是“各揚其長”,上海攬獲“五大國際中心”定位,而其他城市均是區域中心定位。


江蘇蘇州的吳江和浙江嘉興的嘉善,可謂長三角一體化的第二受益者。


這兩個城市與上海青浦,一道被納入長三角生態一體化示範區,共享上海021區號,規劃、土地都將獲得一體化統籌,養老醫保也將獲得互認互用,地稅收入將在區域內協調共享。


可以說,這一區域可被視為一體化中的一體化,示範區中的示範區,其價值不容小覷。


第三大受益者,在於南通,南通機場終於塵埃落定。


根據文件,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熱議已久的蘇州機場,在規劃中則未提及。


第四大受益者,則是安徽。


最早的長三角規劃,並不包括安徽。在當時,安徽被納入“中部崛起”的範疇,與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成為區域發展的一極。(參閱《高層定調,“中部崛起”號角再響!》)


如今,不僅合肥、蕪湖城城市被納入長三角中心區,安徽全省所有地市也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範疇,安徽終於迴歸“江南”,成為長三角的一部分。


05 幾個啟示


長三角一體化,對於我們有何啟示?


其一,永遠不要低估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之所以能躋身一線城市,不僅在於GDP總量,更在於優勢主導產業、區域輻射力和城市群的強大影響力。


上海之所以重要,不僅在於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強大定位,更在於它承載著無數國家重任:進博會、科創板、自貿區擴容和長三角一體化。


其二,城市群和都市圈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城鎮化新階段的重點。


目前,我國規劃了19個城市群,產生了數十個都市圈,這些城市群和都市圈,未來將成為區域發展的中堅力量,這其中的中心城市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官宣!“長三角一體化”落地,滬蘇寧杭合甬,誰是中心城市?


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相關規劃都已落地,成渝城市群或將成為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在成渝之外,長江中游、中原、關中平原、山東半島城市群,誰將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其三,堅守中心城市,擁抱大都市圈,接受大城市群。


從中心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產業發展的重點所在。


一個區域,如果連大城市都沒有,恐怕難以獲得競爭資本。一個區域,如果既不屬於中心城市,又未被都市圈囊括,且未進入大城市群的範疇,那麼未來的發展空間必然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