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题/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孙权?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一、认知偏差

首先说,我们认识孙权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或者深一点的就是《三国志》。但不论是《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都是有偏向的。

《三国演义》是明显的尊刘贬曹,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本身是蜀国人,撰写《三国志》时,他已经在西晋做官了。

所以他在政治上要偏向曹魏为正统,但他原来为蜀国人,所以在感情上不自然的又想偏向蜀国,那吴国就自然差了点。

再然后,大家可能有一个主观上的错误,曹操,刘备,孙坚,这是一辈的人。而孙权呢?如果是在村里,孙权就该管曹操和刘备喊声大爷。所以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算是埋汰孙权,真论起来,也应该是这个辈。

难道指望两个五十多的老头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论兄弟?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二、孙权本身

孙权真的没干啥丰功伟绩啊,大家都知道曹操如何英雄,刘备如何枭雄。孙权,他干啥了?大家的印象里面,孙权九岁为使,取孙坚的尸体,但那是假的啊。

还有就是被列入教科书里面的《孙权劝学》,但那和文治武功也没啥关系啊。御驾亲征还被张辽打一个屁滚尿流。

十万人马换了个张辽的威震逍遥津。而且,江东八十一郡都是小霸王孙策打下来的,他在位期间唯一扩张的地盘就只是荆州的其中一块儿,还有打击一下少数民族,再有就是出个海,而且到了晚年荒淫无道,那这样的人不黑他黑谁?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但如果客观的看孙权,在位期间连刘拒曹,直接将曹丞相的一统天下的梦想直接毁灭,扩张土地,政治清明,最重要的是,(也真是符合他三国杀的技能)权衡利弊,他的麾下有跟着他爹干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丁奉。

有跟着他哥干的:周瑜,周泰,太史慈,凌统,吕蒙,张昭。还有他自己招揽的:甘宁,陆逊等人。孙权对待这三辈人得用不同的态度。其中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心思,更别说还有将领之间的恩怨(尤其是凌统的杀父之仇)。

能在这三拨人之间权衡利弊,而且还能政治清明,已实属不易。而且,夷陵之战,大胆采用年轻将领陆逊。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而且,中国真正第一次到台湾就是人家弄的。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吴军势力达到了夷州(台湾岛),赤乌五年(242年),又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海南岛)。

孙权还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样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

而孙权最大的黑点就是逍遥津之战。这一场战争说是东吴十万兵马被张辽率八百人杀得片甲不留。

但是,战争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君主不擅于于作战并不能说明不是个好的君主。而且,细细分析逍遥津一战,还是能看出很多东西的。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第一,之前曹操曾率兵攻打东吴,却也是无功而返,说明吴军并不是没有作战能力,相反可能很强,因为当曹操与孙权作战之时,看见吴军秩序井然,进退有序,所以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且,东吴善水战并不善陆战。

当然还有人说,十万人对八百人,真正是一人唾沫也能把张辽给淹死。那淝水之战呢?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不是说人多就能胜利的。

第二,张辽这一战有偷袭的嫌疑,斩首行动,而当他真正快冲到孙权面前的时候,孙权的护卫队防护住之后,张辽也没能杀进去,只得退却,而正是吴军群龙无首之际才被曹军杀得丢盔卸甲。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第三,的确,这一战,张辽名震逍遥津,而且孙权也的确指挥得一团糟。但还是那句话,他不是打天下的人啊,曹操能打,刘备能打,那孙坚也能打啊,孙策也能打啊,那跟孙权一辈的,曹丕能打仗吗?刘禅能打仗吗?孙策死之前就对孙权说了,行兵打仗你不如我,治理国家我不如你。

这一战,孙权就是打的烂,张辽就是厉害,但是,没必要那么神话这一场战争,更没必要因为一场战争而直接否定孙权本身。

孙权让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台湾,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黑他?

三、结语

综合评价孙权,擅于识人,大胆采用陆逊。擅于权衡手下人的关系,平衡手下三拨人的利益关系,使他们都能为己所用。

但不擅于战争,但,不擅于战争的皇帝就不是好皇帝了吗?刘邦还有白登之围,汉景帝还有七国之乱,李世民那么雄武,晚年不也是求仙问道。所以,孙权可能不是个在乱世中争天下的英雄,但如果生活在和平年间,一定能建立出类似于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