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再多規矩,不如讓孩子理解這四個字

立再多規矩,不如讓孩子理解這四個字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孩子怎樣才會聽?這是不少娃爸娃媽很頭大的事情。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爸爸的親身實踐,也許會讓你對“立規矩”這個事有新的思考

文章中,他分享了自己給女兒立規矩的例子,除了充分實踐“自作自受”之外,他還提出,立規矩要抓大放小,同時指出教育的本質,之於父母,是愛,不是懲罰。之於孩子,是喚醒,不是馴化

|

本文轉自「海淀胖爸爸」,

ID:haidianpangbaba,已獲授權

曾有位媽媽問我:“安安爸爸,你給安安立了哪些規矩,怎麼立的呀?”

我哈哈一笑,我們家規矩,就四個字:“自作自受

”。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1

上幼兒園之前,有一天晚飯,因為和小朋友們玩兒的正歡,叫安安吃飯的時候,她說不餓。

正好那段時間,我發現她有不好好吃飯的跡象(女孩子都有這麼個階段吧),決定把握時機,“立個規矩”

我對她說,“現在到了晚餐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可能就沒飯了(提示風險)”。

她表態不餓(確認選擇一次),我問她:“確認麼?”

她點頭(確認二次)。

等回到家,她說:爸爸,我餓了。

我說:“對不起,我們吃完晚飯後,因為剛才你說不吃,所以把剩下的飯菜都倒掉了,不信你瞧!”(真的倒了,垃圾桶特意留著,作為證據)。

她自知理虧,忍了一會兒。然後說,“爸爸,爺爺買的稻香村點心還有麼?”

我說,“沒有了!”(這次是藏起來了)

在正常吃飯的情況下,對於她吃零食,我們通常是不太嚴格約束的(因為也吃不了太多),但是這個時候,零食的負面作用會加強,當然不能給。

她有點委屈的說:“爸爸,我真的很餓,能帶我出去買點麼?”

我說:“對不起,這會兒沒時間,而且這件事是你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對麼?”

她終於委屈的哭了(在我們家哭是不被幹預的)。

稍微過了一會兒,我對她說:“別擔心,偶爾餓一頓沒關係(解決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今天早點休息(提供解決方案),明天早上就可以大吃一頓啦(設定美好預期)!一會兒要不要我給你編個故事聽(釋放愛和善意,注意不是看動畫片)?”

自此以後,吃飯這事兒我們就再沒操過心,即使偶爾出點狀況,稍微暗示一下,她就秒懂了。

後來她也選擇過不吃,不吃也就不吃了,我們也不會上趕著問餓不餓。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2

第一件事之所以寫這麼詳細,因為這是身為父母的我和安媽,第一次成功的教育體驗。事情背後的道理,其實絕大多數家長都知道,但是只有真正體驗過了,才知道道理實不我欺。

雖然我之前說過,為人父母需要預習,但是,大多數父母都是從零開始的,需要這樣在一件件小事中獲得正向體驗,然後形成經驗

有了第一次以後,我的尺度就越來越大了。

中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安安迷上了電腦,老想著看視頻,米奇妙妙屋/花園寶寶/天線寶寶,都是那時候看的。我曾經試過各種溝通辦法,無果,每次都會因為叫停看電腦,博弈半天。(我不贊成斷電斷網硬處理,這屬於迴避問題)

終於,有一天晚上,我決定出狠招了。

晚上八點半坐到電腦前,約好九點睡覺,到時間提示一次,不動地;二次,三次,仍然不動。

於是,我就……再也沒叫她。就這麼一直任由她看到了……十二點半。

見她困得腦袋都要磕到鍵盤了,我輕輕的問了一句:“還看麼?”

她又哭了,憑我對這個小小摩羯女的瞭解,這個哭聲表示認錯了。

我問她,“看多了什麼感覺?”

她說,眼睛疼,特別困,爸爸我要睡覺……然後,上床倒頭就睡了。

第二天,我主動和她覆盤此事,同時提示她,觀看電腦時間過長,會影響眼睛的功能。

從此,就再也沒有因為電腦費過話。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3

上小學後,早晨的時間管理是個大問題。雖然女孩子有梳頭,臭美等客觀因素,但更多時間是因為磨蹭浪費掉的。每天7點起床,個人事項25分鐘還搞不定,乃至吃飯和途中總是緊緊張張。

雖然我早就想出手,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因為遲到這招,雖然藥效很好,但是副作用很大。她遲到的話,會影響整個班級的成績,殃及無辜就不合適了。

終於,機會來了。

有一天,學校有統一安排,上午九點半放學。我事先囑咐好老人,叫醒她之後,就啥都別說了。

她像往常一樣磨蹭,先到我們的房間賴了一會兒,照鏡子左看右看,整理完畢,剛要坐在餐桌旁,我對她說:“不好意思,今天可能沒有時間吃飯了,如果吃了,就會遲到,班級會扣分,你考慮一下。”(說事實,不帶情緒)

她有些慌張,但是,強大的集體榮譽感讓她不敢遲到(這也是符合我預期的),於是餓著肚子就去上學了。

那天,我特意請了半天假,九點半的時候,帶了一套煎餅果子去接她(先給甜頭)。她一邊吃,一邊聽我分享今天早上的“陰謀詭計”。

這一次,她沒哭,而是笑了。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4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上學時,作業沒記全,忘帶課本,忘帶飯盒,忘帶紅領巾、小黃帽和兩道槓,週日下午才開始寫作業,以及寫作業不認真被我拒絕簽字……

生活中,天氣冷少穿衣服,夏令營少帶衣服,穿皮鞋去遊樂園,網購看起來很漂亮但是質量很差的鞋子,不及時清理“桌面垃圾箱”,不想刷牙……

現在你們看到的,有較強自律能力的“乖娃”,其實是在老師的“批評”和現實的教育之下學乖的……

我什麼也沒做,只是教了她一個成語:自作自受

5

我家樓下有位全職媽媽。有一次,孩子和安安一起在小區裡玩兒,只聽這位媽媽就沒閒著:“別跑那麼快!別摸那個欄杆!當心後面!離那髒地方遠點!該喝水了!”

這種“配音式生活”想必在家裡也是常態。每當她和我吐槽,說帶孩子真是太累了,我都只能笑笑。

後來我發現,配音就罷了,關鍵還會復讀和重播。每次玩兒都是這些話,我看那孩子早已無動於衷了。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當規矩成了紙老虎,影響的不但是規矩的執行力,還有家長的權威性

為人父母,給孩子立規矩,是我們的職責,畢竟,無以規矩不成方圓。

但是,立規矩也有個“抓大放小”的過程。

如果規矩太多,太細,一方面孩子會無所適從,顧此失彼,時間長了,可能就“自暴自棄”了;另一方面,會抑制孩子的天性和生命體驗,不利於形成完整的人格。

有哪些是必須抓大的呢?

生命安全。比如,院子裡沒有車,怎麼瘋跑都沒問題,頂多摔傷了,但是到了馬路上必須遵守規則。

為人底線。比如,不說謊,不偷(包括抄作業,考試偷看答案),不貪便宜(安媽名言:地上有金子都不要撿),不欺人……

行為禁令。比如,不吸毒(我家附近挨著大學,每年都有此類展覽)。

遇到這些情況,我會明確告訴她,這些屬於原則問題,意思就是一次也不能有的,因為後果無法彌補或者代價特別大。

除此之外的大多數事,她如果問我,我會回答;如果不問,就讓她“自作自受”去吧。

根據我的經驗,你和孩子說10條規矩,她都能記住,大多數也都能做到。但是,如果說了100條,她可能一條都做不到了。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理解这四个字

6

安安上學後,我開始有意識的讀一些關於教育的理論書籍,其中讀到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的著作《愛彌兒》,深受觸動。

這位很有爭議的大師如此寫到:“我們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當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結果

。”

這段話被稱為“自然後果法則”,主旨在於不剝奪孩子受到懲罰的權利,不剝奪孩子遭遇失敗的權利,不剝奪孩子體驗不適的權利,因為這些後果和挫折,是他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卓越的必修課。

無獨有偶,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Children:challenge》(《孩子:挑戰》)一書,第六章《利用自然結果和合理邏輯結果》,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這位大師的觀點,直接影響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目前最流行的教育方法論。

當然,育兒是一個很個性化的過程,理論歸理論,總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徵和家庭實際實施

如果您也有意讓孩子嘗試“自作自受”,胖爸爸有幾點提示:

1. 尊重孩子體驗的權利,但是,最好在事前提示可能的後果。

2. 後果發生時,既要給予孩子品嚐後果的時間和情緒表達途徑(比如,生氣,哭),

也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切忌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等不當言語把孩子推到對立面。

3. 確保孩子可以承受“自作自受”之“受”,不要形成不可逆轉的身體或者心理創傷,同時,態度冷靜而不冷漠。

畢竟,教育的本質,之於父母,是愛,不是懲罰。之於孩子,是喚醒,不是馴化。

每日話題

你是如何給孩子立規矩的?

效果怎麼樣?

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吧!

- END -

海淀胖爸爸,一個來自帝都教育高地海淀區的爸爸,記錄陪伴女兒學習生活的日常,分享教育方法/資源/信息和心得,都是原創哦!

✍️

投稿郵箱:Kids@guok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