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與伏生祠

塵囂其上竟焚書,劫後壁藏方有餘。皓首傳經眾人嘆,蓬門積德萬年歟?當年博識胸中授,今日觀花網內鋤。但得流光霎時老,何妨一笑曳青裾。

——《無雙譜·伏生》

唐朝著名詩人王維,不僅詩寫得好,畫也畫得好。宋代大文豪蘇軾在評論王維作品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不過,王維的畫作存世極少,人物畫存世則更少,其中有一幅人物作品便是描寫伏生的,畫作名稱為《伏生授經圖》。這在唐代流行佛教壁畫和帝王將相人物畫的情況下,實屬難得。

那伏生是誰呢,王維為什麼會專門為其作像?不僅是王維,後世還有更多的畫家為伏生作像。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正式刊刻的《無雙譜》(又名《南陵無雙譜》),繪者從漢代至宋1400多年間,挑選了40位廣為稱道的名人,繪成繡像並題詩文。由於這些人物事蹟舉世無雙,故此圖冊稱為《無雙譜》。繪畫者是擅長人物畫的紹興人金古良,鐫刻者朱圭則是康熙時期的御殿刻工,因刻《凌煙閣功臣圖》和《行跡圖》等聞名。《無雙譜》中,伏生因傳《尚書》列第三位。

伏生与伏生祠

王維《伏生授經圖》

伏生籍貫濱州鄒平

伏生的籍貫,《漢書•儒林列傳》記載說:“伏生者,濟南人也。”鄒平在西漢屬於濟南管轄,說伏生是濟南人,當是舉其郡。嘉靖《山東通志•祠祀》“伏生祠”下記載說,“在鄒平縣東北,祀秦博士伏勝……濟南鄒平縣治東北十餘里,號伏生鄉,其墓在焉。”此後的鄒平縣誌承續這個說法,民國《鄒平縣誌•古蹟考》:“伏生墓,在城東北一十八里。”民國《齊東縣誌•地理志》“伏徵君墓”下記載:“在今城西偏北三十里寄駕塜莊西。查鄒平亦有伏生墓,《鄒平縣誌》謂伏生墓在城東北十八里,與本縣伏生墓相距約八十里。《續山東考古錄》認為齊東寄駕塜是在鄒平者,疑塜也。”現鄒平、齊東合為一縣,伏生故里當在鄒平境內則無疑矣。

現今鄒平縣境內,尚有兩處與伏生有關的遺蹟:一處在魏橋鎮冢子村西南,為伏徵君墓。解放初期,墓址很大,封土直徑達三十餘米,高約六米,並建有享堂、書院。新中國成立後被拆毀,現為一片平地,存有“徵君伏生墓”和“伏生墓序”石碑兩通;另一處在韓店鎮蘇家村西首,有伏生祠,是後人為紀念伏生而建的。該祠始建年代無考。解放之前,祠旁還曾有伏生墓,封土頗為壯觀,直徑約二十米,高十米左右,石碑數通,春秋祭祀,香火一直很盛。祠旁還有祭田八十餘畝。該墓也已被推平。元至正十五年,縣尹陳野仙在此建伏生書院,為當地培養了不少人才。據道光《鄒平縣誌》記載,伏生祠前立有石碑數通,其中有晁錯親書小篆漢碑一塊。最後一次大修是清嘉慶年間,佔地5畝有餘,增修大門、祭廳、東西廂房和大殿共計30餘間。

伏生祠至新中國成立時尚保存完整,“文化大革命”時期祠堂被毀,但遺蹟留存尚完整,現存大殿基石、柱基、西偏房的殘牆及西廂房兩間、石獅兩尊。明清時期,鄒平總共有六個鄉,其中最大的一個鄉就叫“伏生鄉”,後來又分為“伏生南鄉”和“伏生北鄉”,就是為了紀念伏生而設的。王漁洋《伏生祠》詩:“祖龍枉以吏為師,牽犬東門笑相斯。轉盼阿房化焦土,千秋人拜伏生祠。”

伏生与伏生祠

伏生祠贔屓

伏生鑿壁藏《尚書》

伏生也被叫作伏勝,字子賤,是儒家聖人孔子的弟子轌子賤的後裔。秦朝朝廷設置了一共70人的博士顧問團,方便解答典籍史冊中的一系列政治問題。伏生有幸,入選其中,從此成為了一名兢兢業業鑽研學問的博士。

秦始皇推行“焚書坑儒”,此後陳勝吳廣起義,秦朝統治已是風雨飄搖。為了將珍貴的典籍《尚書》保存下來,伏生在自己家中的牆壁中開鑿了一個夾層,將書藏了起來。秦朝末期,各地叛亂,楚漢相爭。伏生一介儒生,又上了年紀,只能在這兵荒馬亂的亂世中不停地流亡。

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劉盈下令,廢除從秦朝繼承下來的《挾書律》。伏生聽聞此消息,大為高興,趕緊回到老家,打開牆壁,發現《尚書》已經損毀了好幾十篇,只剩下了僅有的29篇。

漢文帝劉恆很欣賞儒學,聽聞伏生的事蹟後驚喜萬分,立刻就要召見伏生。可伏生當時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九十歲老人,無法趕路。於是,漢文帝就派了太常掌故晁錯前往濟南鄒平。伏生年邁體衰,口齒不清,便由女兒羲娥轉述,晁錯得《尚書》二十九篇,因全用當時通行的漢隸寫出,稱《今文尚書》。

後人對於伏生做的這件私藏書籍的事,有這樣的評價:“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可見,在整件事中,伏生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伏生之功意義重大,所以後人也將他和發揚光大了儒家的董仲舒並列,史稱“董伏”。

伏生及其影響

在中國經學史和學術史上,伏生作出極其重要的貢獻。西漢一代的《尚書》學者都出自他的門下,歷代《今文尚書》學者也無一不在學術上以他為宗師,高度讚譽伏生為“尚書再造”和《尚書》第一傳人。伏生被追封為乘氏伯,尊為聖人,進文廟,享受萬民祭祀。清代經學家皮錫瑞甚至將自己所居住的書屋署名為“師伏堂”,表達對這位今文經學學派開山祖師的敬仰。

在經學傳承中,伏生可謂是五經之一《尚書》學的開創者。他的弟子中,最為出色的有兩個,一個是千乘(今山東高青)人歐陽生(字和伯),另一個是濟南人張生。

歐陽生傳同鄉倪寬,倪寬又傳給了歐陽生的兒子。以後歐陽氏世世相傳,至其曾孫歐陽高時為博士,《尚書》開始有了“歐陽氏之學”。歐陽生的後人有許多都以治家學而為博士和高官,其弟子中更是有很多傑出學者。歐陽高的弟子濟南人林尊,為博士,歷官少府、太子太傅。林尊的弟子平當官至丞相,另一個弟子陳翁生官至信都太傅,世號“平陳之學”。以後,平當又傳九江朱普、上黨鮑宣;陳翁生又傳給琅琊(今山東諸城)殷崇和楚人龔勝。到東漢,歐陽生八世孫歐陽歙以通《尚書》,官至司徒,封夜(掖)侯。歐陽氏一支的著名學者有濟陰(今山東定陶)人曹曾,官至諫議大夫,有門徒三千人。沛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桓榮,為明帝師,歷官博士、太子少傅、太常,賜爵關內侯。桓榮的弟子丁鴻官至司徒,張釃為章帝師,歷官太尉、司徒。桓榮的兒子桓鬱,官至太常,曾經做過章帝、和帝師。桓鬱的中子桓焉官至太尉,曾為安帝、順帝師。桓鬱的弟子京兆朱寵官至太尉,另一弟子弘農(今河南靈寶北)人楊震更是名重一時。桓鬱的孫子桓典以《尚書》教授潁川,有門徒數百人,獻帝時官拜御史丞,賜爵關內侯。此外,東漢時,以傳習“歐陽尚書”著名的還有樂安臨濟(今山東高青)人牟長、京兆長安宋登、南陽堵陽尹敏等人。牟長有門徒千人,著錄前後萬人;宋登有門徒數千人,都是當時的名儒。

伏生的另一個弟子濟南張生,是《尚書》大小夏侯之學共同的始祖。張生為博士,傳魯(曲阜)人夏侯都尉。夏侯都尉傳給族子夏侯始昌,夏侯始昌官至太傅。夏侯始昌又傳給族子夏侯勝。夏侯勝(史稱大夏侯)官至長信少府、太子太傅。夏侯勝傳給從兄之子夏侯建(史稱小夏侯),夏侯建又師事歐陽高,官至太子少傅。後來,夏侯勝與夏侯建在治學方法上產生分歧,二人分立學派,從此《尚書》又有了“大、小夏侯之學”。兩派的弟子中,也出現了很多博士、高官,封侯拜相、貴為帝師者不在少數。大、小夏侯兩派雖有分歧,但與歐陽氏的《尚書》之學一樣,都屬於傳承自伏生的《今文尚書》學派的分支。經過數傳,形成西漢的《尚書》學三家,即歐陽高的“歐陽氏學”、夏侯勝的“大夏侯氏學”、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學”,都立於學官,形成尚書學之大觀。

伏生後裔世襲五經博士,承繼家學,多為一代名儒,自從修建伏生祠後,歷代皆設奉祀生,最初由伏氏直系長孫擔任,主持祭禮。唐貞觀二十一年(647),下詔讓伏生從祀文廟。宋鹹平三年(1000)封為“乘氏伯”。歷代為伏生賦詩作詞的文人不勝枚舉,王維、展子虔、趙孟頫、唐伯虎等都曾以“伏生傳書”為主題作畫。清康熙後,奉祀生則從聖賢后裔俊秀的子孫中補充,要由地方官考試,經禮部審查註冊才能任命。到民國三年(1914)二月,奉祀生更名為奉祀官。伏生的子孫後代也多封官蔭爵,有的還成為皇后貴戚,在兩千年間蒙受著福澤。

(作者單位:濱州市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