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文|椰子也愛笑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1962年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發行了一首《挪威的森林》,它就像是平靜湖面上泛起的漣漪,喚醒了人們對於青春時代的美好記憶。

就連村上春樹也不例外,或許是某天偶然聽到時,觸及了內心一隅柔軟的角落,隨即執筆寫下了同名小說《挪威的森林》。

“我眼看就年近四十,想趁自己的三十年代還拖著青春記憶尾巴的時候,寫一部類似青春小說的東西。”

毋庸置疑,《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其間沒有曲折離奇的複雜情節,有的只是對於已逝青春的娓娓道來。很多人浮於表面,將其分類成一本低俗情愛故事,但它真正的內核卻是一本青春物語,而這裡的青春,我們都曾有過參與。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人的一生可以喜歡許多人,但愛的卻只有一個

眾所周知,《挪威的森林》中使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主人公渡邊與直子、綠子的兩段戀情。

直子是渡邊好友木月生前的女友,木月還在世時,因直子安靜內斂的性格,渡邊幾乎未曾與她有過交談。而在木月自殺去世後,渡邊才真正地接觸了直子,也在接觸中逐漸對她動了情。即便後來直子因木月的死而產生了精神問題,後又去療養中心養病,渡邊也未曾放棄過她。

而綠子是渡邊的大學同學,兩人都選修了戲劇課。綠子活潑開朗、爽直率真的性格很快便吸引了渡邊,在無法與直子見面的時間裡,綠子則迅速填補了渡邊的內心空白。

“在直子身上,我感到的是嫻靜典雅而澄澈瑩潔的愛,而綠子方面則截然相反——那是站立著的,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動,在搖撼我的身心。我心亂如麻,不知所措。”

渡邊此刻的掙扎,就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盪舟於美麗的湖面。一面覺得藍天迷人,一面又深感湖水多嬌。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綠子曾問渡邊:“你喜歡我喜歡到什麼程度?”渡邊回道:“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黃油。”且信誓旦旦地對綠子說:“我非常喜歡你,打心眼裡喜歡,不想再撒手。問題是現在毫無辦法,進退兩難。”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誤以為渡邊更喜歡綠子,實則不然。渡邊在自己的心田中,為直子保留了一大片未曾被人染指的園地。他曾與直子徹夜纏綿,而與綠子卻只有過親吻,即便兩人躺在一張床上,渡邊也極力剋制住了自己。

人的一生或許會喜歡很多人,但愛的卻只有一個。小說的開篇有這樣一處細節,多年後渡邊坐飛機飛往國外,在飛行途中,空姐不時地詢問渡邊是否身體不適。若此時渡邊身旁有女友相伴,則理應由女友最先問詢身體狀況。

由此可見,渡邊此時正孤身一人,且在直子上吊去世後,也並沒有與綠子在一起。這不免又使人們有個大膽地猜想,或許綠子在渡邊心中,只是直子的“替代品”,而直子才是渡邊內心的唯一摯愛。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憧憬純真,只因它出現在青春年少時,後又驟然消逝

木月去世後,渡邊結交了新朋友永澤,但未曾與他交過心。渡邊眼中的永澤,既是具有高貴精神的個體,同時又是無可救藥的世間俗物。對於學校來說,他是個處事能力強的學長。但對於他的女友初美來說,永澤經常與不同女生髮生關係,則更像是一個渣男。

其實渡邊心中最理想的女子形象,與初美高度吻合:嫻靜、理智、幽默、善良,穿著也總是那麼華貴而高雅。甚至渡邊還曾在心中想過,若自己有這樣的戀人,壓根兒就不會去找那些無聊的女人睡覺。

在初美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感情震顫”的東西,但當時涉世未深的渡邊,還未曾瞭解那究竟是什麼,直到十二三年後才恍然領悟。

“它類似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這種直欲燃燒般的天真爛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遺忘在什麼地方了,甚至很長時間裡我連它曾在我心中存在過都沒有記起。而初美搖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長眠不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

這種“少年時代的憧憬”象徵著青春時的純真,它曾出現在每個人的青春中,又都在成年後逐漸消逝。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渡邊的內心是嚮往純真的,除了初美這般“令人震顫”,在其他人身上,也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木月是渡邊心中絕無僅有的朋友,“除了他,過去和現在我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朋友的人”。究其根本,是木月身上曾帶著非同常人的純真,待人無比真誠友善。而木月的死,不僅僅只代表一位朋友的離去,在某種程度上,更代表著純真客體的消逝。

而永澤雖也是渡邊的朋友,但因他缺乏純真,只會到處玩弄女生,將初美的愛置之於不顧,從而使渡邊自認,未曾與他真正交心。

在《挪威的森林》中,渡邊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而他最愛的書是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並幾乎穿插於整部小說之中。而其主人公蓋茨比,也正是個身披荊棘卻不失純真的人,從而再次證實,“純真”這一特性,在渡邊心中的重要程度。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關於《挪威的森林》中的性與死

村上春樹曾在《創作談》中表達:“因自己之前寫的小說都較羞澀,既然決定做全新的嘗試,就想在《挪威的森林》中,將性與死的問題一吐為快。”

小說中有大量的性愛描寫,有人質疑這部小說不雅,而村上春樹面對這樣的質疑,則反唇相譏地駁斥道:這是一種性感。

除了性,死亡也是《挪威的森林》中的重要課題,開篇便以“獻給許許多多的祭日”為題詞。而令眾人印象深刻,且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也是木月死去的那晚,渡邊在心中得出的結論:“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直面死亡是每個人成長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小說剛開頭提到了森林中的一口井,直子提醒渡邊,要小心不要落入井中。但木月、直子、初美也正恰恰落入了他們心中的井,那口不願面對現實的井,無邊又無盡。最終只有渡邊一人,穿越了無望的森林,踏過黑暗、走向現實。

而隨著木月、直子、初美的相繼去世,渡邊也才真正地成長,體會並領悟了“任何無用之事都無法治癒失去他們的傷痛,而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從悲哀之中掙脫出來”的深刻道理。

這本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遠不止情愛這麼簡單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點點成長的,總有些短暫的磨難使我們無法走出陰暗,但也正是這些黑暗,幫助了我們更好的走向光明。

而《挪威的森林》作為青春時代的一段風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雖受到了眾人褒貶不一的評價,但若我們真正懂其內涵,則一定不會止於表面。《挪威的森林》並非只有情愛,它更是一部真正的青春墓誌銘,同時帶領眾人共同感受青春的陰暗與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