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一個皇帝要多少錢

供養一個皇帝要多少錢

皇帝乃中國製造,絕對屬於國貨,它的發明者是秦王贏政。當時,秦滅六國,贏政覺得王、君之號不能昭顯他君臨天下的威風,於是,讓群臣為其上尊號。丞相李斯等提出,上有天皇、下有地皇,人間唯泰皇最尊,應稱泰皇為是。贏政不滿意,自命皇帝,而且是開天闢地第一個,故號始皇帝。其意要自他開頭,子子孫孫傳下去,萬世不絕。這事發生在公元前220年,從此,華夏大地始有皇帝之號,也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進入了皇權專制的時代。

從秦始皇26年也即公元前220年起,至公元1912年最後一個皇帝被趕下臺,共歷二千一百三十二年,這期間,有皇帝尊號者大約數百人,尚不算搶得龍椅很快就被趕跑的李自成之流。中國人沒有皇帝的日子掰著指頭算也不過百年。所以,皇權專制是一株根深葉茂的擎天大樹,中國人在它遮天蔽日的陰影下活過了兩千餘年,此樹雖被放倒,但根鬚蔓延於地下,時時萌孽發芽,它有形無形的陰影還時時罩在中國人的頭上。

中國人對皇帝一點也不陌生,打開電視任何一個頻道,都能看到皇帝的身影。我們看皇帝被一大幫臣子簇擁著發號司令,看皇帝在深宮和妃子調情……皇帝不僅威風八面而且風流倜儻,真真羨煞人也!儘管那是由藝人扮演的皇帝,但也足以滿足我們對皇帝的意淫。真龍天子,奉天承運,皇帝聖明,臣罪當誅……這樣的話我們耳熟能詳,中國人真是太熱愛皇帝了!

那麼,供養一個皇帝要多少錢?這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問題。因為養皇帝不能算經濟帳,應該算政治帳,只要我們需要皇帝,多少錢都得養!如果在皇帝時代有誰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禍滅九族也得推出午門問斬。如今皇帝沒了,我們似乎可以稍稍研討一下這件事。我們的研討結果是,儘管歷朝歷代或有差異,但養皇帝是非常昂貴的。皇帝絕對是一個奢侈品,一般的民族養不起。只有勤勞樸實的中國人民才養得起皇帝。我們有兩千餘年供養皇帝的歷史,所以我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漢代去秦不遠,皇帝名副其實,絕對正宗,而且出過一個和秦始皇齊名的漢武帝,所以我們可以拿來作為標本。

養皇帝,不僅只養皇帝一個人。儘管皇帝號稱天子,但他也是父母生養的,因他是世襲即位的,所以皇帝一般沒有爹,但他的娘大多是活著的。這原因是老皇帝多寵愛年輕的妃子,如果這妃子恰巧又為他生了太子,並且立為皇后,二人年紀相差懸殊,老皇帝死後,太子即位,皇后正當年,還有長久的歲月,所以,有時候,皇帝在位時,不僅他的娘活著,有時他的祖母也還活著。漢代承襲秦朝的規矩,皇帝的娘叫太后,皇帝的祖母則稱太皇太后,這是他血親上兩個尊貴無比的女人,都要建宮奉養的。此外,皇帝還有嫡出或庶出的兄弟姐妹,有嫡出或庶出的兒子和女兒。他的兄弟和兒子自然要封王(諸兒中有一人立為太子),而他的姐妹和女兒皆為公主,加上他們的配偶姻親,所以,所謂養皇帝,等於供養一個或多個龐大的家族。

皇帝要娶妻,為帝國繁衍後代,他的正妻稱為皇后。而皇帝決非一個女人可以打發得了的,他需要很多女人。民間有所謂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之說,但這遠遠不夠。皇帝到底有多少女人呢?因為每個皇帝都不一樣,所以史書總是語焉不詳。漢代開頭的皇帝除皇后外,“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漢書·外戚傳》)每個名號下有幾人,不詳,所以,女人之數無從統計。到了漢武帝時代,史稱“武帝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填後宮。”(《漢書·貢禹傳》),這個“數千人”仍然是個模糊的數字。漢武帝當了54年皇帝,活了71歲,在位和壽齡都很長,數千女人,這個數字比較可觀,相當於一個龐大的女子軍團,別的皇帝未必能超過他。為什麼沒有準確的統計呢?蓋因女人太多,皇帝自己也搞不清,況且有些女人流轉無常,所以也就沒法統計了。為什麼要統計皇帝的女人呢?因為她們不僅和皇帝做愛和吃穿用度,她們還要拿俸祿,也就是說,要拿相當於高幹的工資,這筆支出是相當驚人的。漢代皇后以下後宮女人級別和俸祿待遇如下: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比列侯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嫆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長視二百石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視百石

後宮有名目的女人十九級,其俸祿待遇比照國家公務員分為十四等。最高級的昭儀和丞相位置相同,相當於今之總理,其餘沒有名目的女人也有數千之眾,可見後宮這個等級森嚴的女兒國不是很好混的。因為只有帝王一個異性是這女兒國的主人,所以,一個女子要想攀上一個級別,除了貌美如花,風流蘊籍等自身條件外,還要靠得幸帝王的運氣了。其間的嫉妒、排擯、傾軋和悲苦自傷當不難想象。

皇族、後宮都在供養皇帝的範圍之內,所以,其開支的浩繁巨大可以想象。皇室後宮所需皆屬“特供”,由國家統一採購,此在漢代謂之均輸。均輸,也是平易物價的手段。從前,內廷所出採購各官各自為市,物價因之騰躍。後設均輸官,盡籠天下貨物,則皇室政府公私所需,皆取之均輸,無煩各自市而相爭。所謂均輸,其實就是為了保證皇帝和政府官員供養所需由國家壟斷商品貿易和物價,即“盡籠天下貨物也”。對此,我們似乎並不陌生。

皇帝等人的吃穿用度,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勤務人員,說穿了,就是要有眾多的人侍侯他們。這也要設立各種機構和官吏主掌其事。

先說吃的。漢制,給皇帝備膳者:“太官主膳食、湯官主餅餌,導官主擇米。”這三個專管皇家御廚的官各司其職,他們可不是灶旁忙活的廚師,他們是管理者,每人手下都有一幫子人。

再說穿的。“御府主天子衣服。”管理皇帝衣服的有一個機構叫“御府”。這個機構專門負責皇帝穿衣的。在少府管理之下還有東西兩個織室,大約是負責宮廷紡絲織絹的所在。為皇室製衣的地方不在京城,而設在外地,稱為三服官。《漢書·貢禹傳》:“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今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僅齊地的三服官就有數千人在那裡做工,相當於如今一個現代的製衣企業,國家每年耗費數鉅萬的金錢。想來後宮女子數千,穿衣皆賴於此。而且,此類專為宮廷做衣服的不止一處,據《漢書·地理志》:襄邑亦有服官。

再說器物。少府之下,又設三工官:考工室,主做器械;東園匠主陵內器物;尚方,主做禁器物。這些專供皇室所用器物的作坊皆設在外地,據《地理志》,其工坊之設有:河內懷縣,河南滎陽縣,潁川陽翟縣,南陽宛縣,濟南東平陵,泰山奉高縣,廣漢雒縣,蜀都成都縣,凡八處。又據《百官表》,水衡屬官有技巧六廄,想來是奇工巧匠集中之所,專為皇室製作淫巧之物。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執金吾屬官有武庫令丞,是為皇帝制造和管理兵器車輿的。皇帝及後宮的日用器物、宴樂妝容,甚或死後陵內之陪葬品皆有賴於此。故元帝時貢禹有言:“蜀廣漢主金銀器,歲各用五百萬。三工官,收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耗費之巨,令人咋舌!

又有宮廷掌車馬之官,稱為太僕。其費用出自大司農,即由國家財政埋單。而專為皇帝掌乘輿者謂之黃門。《貢禹傳》:“廄馬食粟將萬匹。……今民大飢而死,人至相食,而廄馬食粟,苦其大肥,氣盛怒至,乃日步作之。”宮廷所養近萬匹御馬,皆食粟。百姓飢餓,乃至人相食,而御馬肥壯,又無處可用,只好在馬廄中倒著小步發散充溢之氣。其又言:“臣禹嘗從之東宮,見賜杯案,盡文畫金銀飾,非當所以賜食臣下也。”此足見宮中奢靡之狀。

侍侯皇帝的還有太醫令丞,主醫藥之官;樂府令丞,主音樂之官。每官都有一個專門機構和一大群專業人員。這些官員都歸少府管理,屬皇帝御用。

皇室後宮人數眾多,管理吃穿用度,車馬儀仗、宴享祭祀等日常消費又有專門的機構,侍侯他們的人當然就更多了。在古代,國家財力大部分用於供養皇帝。漢代的財政稅收有兩大塊,一塊由大司農負責,屬於國家財政,主要用於官員俸祿、戰爭費用以及整個國家行政機構的有效運轉,其主要來源是百姓的稅賦。另一塊由少府負責,屬於皇帝的私產,用於供養皇帝。其來源是市場交易稅、山林礦產稅、海洋漁業稅等,舉凡冶鐵鍊銅、煮鹽捕魚,伐木燒炭、土特產品、市廛交易等稅賦盡屬皇室。

皇室乃一大巨府,天子乃天下的主人,他認為國土上的一切資源都是他個人的私產,他的恩澤沾溉和哺育著天下的百姓,百姓應感戴他的恩德,滿足他的慾望,所以,奢淫享樂,揮霍糜費視為當然。皇帝壟斷和佔有了國家大部分財富,但他猶不滿足,比如漢武帝,他下了一道詔令,百姓生下孩子三歲就要交人頭稅,每人二十三錢,其中有二十錢用來養天子,另外三錢用來充軍費。

這要從百姓手中搜刮多少錢呢?史載漢平帝元始二年有一次人口統計,全國人口為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漢武帝承文景之治,數十年休養生息,人口不會少於此。三歲至十五歲人口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則有兩千萬,每人二十錢養天子,漢武帝僅從人頭稅一項有四億之入,所以,後宮養數千美女對他來說並非難事。據《貢禹傳》:“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殺,甚可悲痛。”儘管老百姓寧可殺死自己的孩子,也不原再養皇帝,但中國人還是世世代代供養皇帝二千一百三十二年,而且現在還在懷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