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为何28年不上朝?并非酒色财气,几百年后棺椁打开真相大白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乃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48年的执政生涯之间,前10年在首辅大臣张居正的辅佐之下,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的实施,也令大明王朝一时间河清海晏,是为大治,号“万历中兴”;但就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万历帝又逐渐变得懒怠,更是在其后的执政生涯中有长达28年的时间拒不上朝,这也让他备受后人指摘。对此,黄仁宇先生便有语,明之亡,实亡于万历。

万历帝为何28年不上朝?并非酒色财气,几百年后棺椁打开真相大白

那么是何原因会导致万历帝28年不上朝呢?

在后人的眼中,大多数人会说,万历帝就是纵情酒色财气,才会有了28年不上朝的举动。

其中万历十七年(1589年),大理寺卿雒于仁便在一份奏疏中直叱万历帝纵情酒色财气的“累累劣行”。

臣闻嗜酒则腐肠。陛下八珍在御、解酌是耽,卜夜不足,继以长夜。此其病在嗜酒也;变色则伐性。陛下溺爱郑贵妃,靡言不听,忠谋摈斥、储位久虚,此其病在变色也;贪财丧志。陛下传索帑金,括取币帛,甚且掠问宦官。有献则已,无献则谴怒,此其病在贪财也;尚气则戕性。陛下今日榜宫女,明日赀中宫,此其病在尚气也。

万历帝为何28年不上朝?并非酒色财气,几百年后棺椁打开真相大白

这份奏疏中,万历帝嗜酒、宠爱郑贵妃、贪财丧志几乎“酒色财气”无所不包。但事实上在我们考究典籍中却不难发现,万历帝醉酒的记载,在其四十八年的执政生涯中也仅只有万历八年时的一次;至于好色,这份奏疏没有什么明证,至于其他的记载则多出自《万历野获编》这种野史之中;至于贪财,则是因为皇室没有专项的财政来源,而采取的必然之举。

在盛行“言官之风”的大明王朝,言官们以受廷仗为荣,动辄便空穴来风、捕风捉影本已是寻常之事。这自然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事情的真伪,更不用说就是在“酒色财气”劣迹斑斑之下,万历帝竟然能够打赢万历三大征,对外抵御日本丰臣秀吉的倭人入侵朝鲜;对内平肃宁夏杨应龙叛乱,稳定西南边陲。

万历帝为何28年不上朝?并非酒色财气,几百年后棺椁打开真相大白

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万历帝会28年不上朝呢?在历史考究中,实物证明当属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证据。而在1955-1957年的一次帝王陵寝挖掘活动中,则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隐藏几百年的事情真相。

1955年10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利用自己的身份威望,联合了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向政务院提出挖掘明十三陵的请求。最终获得批准,在挖掘永乐长陵失败后,这些人将目标定在了墓道坍塌的万历帝的定陵。

万历帝为何28年不上朝?并非酒色财气,几百年后棺椁打开真相大白

经过发掘,万历帝的陵墓被打开。而在棺椁之中的众人终于发现了万历帝几十载不上朝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在杨仕和《南渡北归》中这样记载:其实,面对定陵出土的实证,应该打破这种近似偏见的结论(既酒色财气论,小编加注)。因为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地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而通过尸体中的骸骨分析,可见万历帝在《明神宗实录》之中,记载他“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以及所谓被文官们臆断的纵情酒色导致的“头晕眼黑,力乏不兴,身体虚弱”则更应该是因为足疾所导致的并发症。而且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便是,即便是万历帝二十八载没有上朝,他也实则是在一直处理政务。对于政治家而言,历史恰恰要的就是论迹不论心的。

参考资料:《明神宗实录》,《明史》,《风雪定陵》
,《南渡北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