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懂車帝原創 產品] 作為為數不多的幾家被中國車企收購的海外汽車品牌,來自英國的MG名爵被劃入上汽版圖後,品牌發展逐漸重回跑道,不僅在國內找到了存在感,更讓它在“老家”英國以及東南亞市場重拾了消費者的信心。如今,作為一個貼有中國標籤的國際品牌,名爵在當下席捲全球的新能源風潮下也迅速發力,今天我們試駕到的,正是名爵首款出口到歐洲市場的新能源車——名爵eHS。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11月22日開幕的2019廣州車展車展上,名爵eHS已正式上市,推出的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8.98-21.98萬元( ),本次試駕車型為官方指導售價21.98萬元的頂配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團隊的操刀下,燃油版名爵HS的外形設計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因此名爵eHS的外形基本忠於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並未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 )。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說到外觀,名爵eHS的前格柵可以看作設計亮點之一,原因在於其整體“外凸內凹“的設計,“外凸”在於其凸出車頭的鍍鉻格柵邊框,讓車頭具備了進攻性;“內凹”體現在滿天星式的內凹點陣中網。一凸一凹之間讓前臉體現了設計的張力,並具備了視覺辨識度。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當然,名爵eHS並沒有效仿其他車企,採用在車身細節融入部分藍色元素的方式以區分車型,而是使用了一款專屬於名爵eHS的“哥本哈根藍”塗裝,清新淡雅的色系也很好的契合了它新能源車的身份,當然還包括一款全新樣式的輪輞以及尾門上的“eHS 500PHEV”標識。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配色是內飾風格營造的關鍵因素之一,對於一輛新能源車來講,時下流行的“一黑到底”似乎更是大忌。為此,名爵eHS的設計掌舵者邵景峰使用了低飽和、高明度的配色原則,並基於與外觀相同的藍色系,使用了“摩納哥藍”與白色的雙色搭配,既體現出新能源車純淨、環保的屬性,又兼顧了耐髒、易清潔的實際問題,在內飾氛圍營造和功能性上取得了相對的平衡。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對於內飾氛圍的烘托,我想配色僅是感官層面的第一步,以國內消費者的標準而言,選材用料也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從實車來看,名爵eHS中控臺整體為軟性質感,上部為一體成型的搪塑材質,並帶有壓花處理的仿縫線紋路。下部為白色皮質包裹,內含軟性填充物,並且為真正的縫線工藝,內飾質感的營造在同級車型中處於較高水準。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不止於此,名爵eHS的車門板也有著厚道的用料,能夠與手臂接觸的部分使用了大面積的軟性皮質覆蓋,並帶有縫線處理。同樣,出色的用料也體現在方向盤上,不僅整體為皮質包裹、縫線處理,在三點和九點鐘位置還融入了手感更好的打孔真皮。而作為對運動感的營造,方向盤下部還出現了紅色的Super Sport駕駛模式按鍵,頗有幾分奧迪R8方向盤的既視感,算得上內飾的一個小亮點。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當然,說到對內飾運動感的營造,名爵eHS還配備了一款一體化運動風格座椅,頗有賽車桶形座椅的質感,同時在靠背肩部區域還使用了Alcantara材質包裹,座椅的用料也是可圈可點,並且頭枕部分還出現了象徵頂配車型的刺繡Trophy字樣。不過一體式座椅唯一的不足在於其高度不可調整的頭枕,對不同身材乘客的適應性有些許降低,或許這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除此以外,本次試駕的名爵eHS e-Trophy車型在配置層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包括BOSE音響、12.3英寸液晶儀表盤、10.1英寸多媒體顯示屏、前排座椅加熱、MG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都有裝配,並且在燃油版名爵HS全系車型都沒有配備的前泊車雷達也有所出現,唯一的遺憾是全景影像系統的顯示效果還有提升空間。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首先在前排空間方面,身高1.75米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調整至最低後,頭部空間為一拳。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同一位體驗者來到後排,腿部空間為兩拳,頭部空間同樣為一拳,符合該級別車型主流的空間水準。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車內儲物空間方面,名爵eHS有著較為豐富的空間表現,並且在前排可提供兩個USB充電口和一個12伏電源。後排同樣可以提供兩個USB充電接口,後排空調出風口以及空氣淨化系統也有所配備,後排配置水平能夠讓人滿意。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後排座椅部分,名爵eHS後排三個頭枕無一缺席,這點值得點贊,並且靠背角度也有著兩擋調節,可以為後排乘客找到相對舒適的坐姿。同時,該車後排座椅的中央扶手可以提供兩個杯架以及一個儲物槽。後排方面唯一的遺憾是其地板未能採用全平設計,不過這也和名爵eHS位於後排地板以及後排座椅下部的T字形分佈電池組有關,如果在純電續航和後排地板純平設計兩者間選擇,我想更大的純電續航里程是更多人的選擇。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最後,對於後備廂表現,與我剛剛試駕過的Jeep指揮官PHEV有所不同,名爵eHS增加的電池組並未對後備廂地板高度造成抬升,因此其後備廂空間表現與燃油版名爵HS保持一致,容積範圍在463-1287升。此外,該車後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後備廂整體造型也較為規整,可以勝任一般家用需求。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名爵eHS的動力系統搭載了目前上汽集團最新的插電混動系統,該系統由一臺1.5T四缸汽油發動機、一臺電動機和一臺10速EDU二代電驅變速箱組成。其中,燃油動力部分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24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電動機最大功率90千瓦,系統綜合功率214千瓦,峰值扭矩480牛·米。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對於10速EDU二代電驅變速箱,它是名爵eHS動力總成的亮點之一,它可以模擬出10個擋位的齒比,其中發動機專用齒比為6擋,電動機專用齒比為4擋。相比第一代2速EDU,最大優勢不僅在於擋位數量的增加,最大的提升是發動機與電動機的動力切換做到了更好的銜接,杜絕了上一代插電混動車型在動力切換過程中產生的動力中斷。此外,變速箱的體積和重量進行了縮減。電動機的冷卻介質也由上一代的水冷升級為主動式油冷,防止電機過熱導致的動力衰減,也提升了車輛激烈駕駛時動力總成的穩定性。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電池部分,其供應商來自寧德時代,電池容量為16.5千瓦時,配備有主動液冷溫控系統,補液壺位於後備廂蓋板下部。該電池組為6模組配備,重量為136公斤,充電接口被設計在了車輛右後部。名爵官方表示,可以為該電池組提供8年或15萬公里質保。工信部的信息顯示,名爵eHS的純電動續航里程為75公里,綜合油耗為1.3升/100公里。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對於名爵eHS來講,綜合功率214千瓦、峰值扭矩480牛·米的賬面數據,作用在這臺整備質量不到1.8噸的緊湊型SUV上,動力表現可以說足夠充沛,加之起步階段為電動機工作,動力的響應迅速而直接,同級別的燃油SUV車型很難達到相同的加速感受。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如果不將駕駛模式設定在強制純電模式,當車速超過40公里/小時之後,發動機就會介入工作,不過此時發動機啟動後的噪音和振動,比預期中的要輕微很多。官方數據顯示,名爵eHS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達到了6.6秒,這個成績甚至優於以“小鋼炮”著稱的高爾夫GTI(官方0-100公里/小時加速6.9秒),不過由於動力輸出的線性,以及動力爆發過程較為持續和平穩,名爵eHS的加速感受更像一輛大排量自然吸氣車型。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除此之外,名爵eHS還能提供ECO、Normal、Sport和Super Sport四種駕駛模式,當然四種駕駛模式對應出四種不同的車輛性格。在ECO模式下,加速踏板所對應的動力輸出會相對遲緩,更像是燃油車型中的舒適駕駛模式;Normal模式下更加均衡,加速踏板的性格最為線性,動力輸出可以做到隨踩隨有的狀態。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如果將駕駛模式放在Sport擋位,加速踏板的調校則有著明顯的不同,輕踩就會爆發出較強的動力輸出,車輛的加速過程會變得更加輕快,隨之而來的,方向盤的轉向力度也會明顯加重,駕駛員的參與感更強烈。如果這一切讓你依然不能滿足,那你大可以富有儀式感地按下方向盤下部的Super Sport紅色圓形按鈕,儀表盤配色也隨之變成了紅色,這一切都在想你表面它已經準備好戰鬥。不過就實際感受而言,Super Sport模式似乎在駕駛者切換時的心理暗示才是重點,實際的速度提升感相比Sport模式並未拉開太大差距。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輛插電混動的緊湊型SUV,極致的性能表現並不是它的最大訴求,在動力和油耗間取得相對的平衡才最重要,因此在名爵eHS上依然出現了三擋可調的動能回收模式,並且模式的切換也是通過富有儀式感的換擋撥片來完成。就實際感受來講,即使設定在回收力度最強的3擋,也能讓乘員擁有相對舒適的感受,並非在純電車型上一仰一合的拖拽感。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制動踏板的調校上,名爵eHS具有一定的虛位,能夠體會到這樣的設定是力圖營造更好的舒適性,但接近1/2的行程不能出現有效的制動力爆發,或許在制動過程中不能讓駕駛者具有足夠的信心。而在懸架調校方面,名爵eHS具有典型的歐系車調校風格,懸架整體韌性充足,路感也足夠清晰。不過對於常見的減速坎,則需要將車速降至很低的狀態通過,才能避免較為明顯的彈跳,尤其是後懸架的反應更加強烈,這或許和多連桿獨立後懸架減振彈簧的勁度係數設定較大有關。

緊湊型SUV“插混”新兵,開放道路試駕名爵eHS e-Trophy版

在上汽名爵“出海”戰略的牽引下,名爵eHS成為了目前中國首款出口到歐洲市場的插電式混動SUV,在我個人看來,其背後的意義除了廠家的營銷素材外,更重要的是產品品質受到了標準更為嚴苛的歐洲市場的認可,這也勢必將惠及每一位國內的消費者。

而通過試駕我們也能夠明顯的體會到,名爵eHS在外觀設計、內飾用料以及行駛性能方面具備了很多的亮點與優勢。但冷靜分析,名爵eHS也同樣存在與大多數插電混動車型相同的弱勢,即售價相對較高。其中,名爵eHS的最入門車型價格比搭載2.0T發動機的名爵HS最頂配車型高出了兩萬元,燃油版車型和插電混動版車型的價格銜接似乎存在著一定的斷檔,我想這也是對每一位名爵eHS潛在消費者荷包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