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曾经一度,有一批中国式的父母将表扬孩子的这一份教育完全撤走,认为不能让孩子太过于骄傲自满,但却导致了许多孩子总是处在自卑恐慌的状态中。然而,这批总被父母打击的孩子长大了,为人父母后以自我经历为由,又是一个劲地夸赞孩子,但却出现了许多盲目敷衍的表扬。

纵观生活,如果要你即时夸赞孩子,许多父母潜意识里就只会蹦出那么一句——你真棒!可是,孩子到底棒在哪里呢?许多父母夸赞孩子,很容易陷入到教育误区之中,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反而还可能给孩子成长带来更加消极影响。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你真棒"反映父母并不懂得"表扬"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表扬和夸赞,这种心里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更为寻常。作为父母,要懂得有效地"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加有成效。有些父母会认为,表扬孩子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对孩子竖起大拇指,说"孩子,你真棒。"

但其实,父母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 "表扬"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式表扬,另一种是描述式表扬。

所谓评价式表扬就是指对个体所做的某一件事做出一个简单价值判断,分为好或者不好。我们常说的:"你真棒","你可真行"这些都是属于评价式表扬。描述式表扬是指对某件事做出细节分类的描述,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好坏。

  • 父母常对孩子"你真棒"的评价式表扬,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首先,它会让孩子太过于在于好坏之别,受到了夸赞才能明白自己的价值,倘若没有受到夸赞,就常常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会给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其次,评价式表扬还会让人觉得夸赞者的态度不够诚恳,而只是一种敷衍的方式。

对孩子来说,就容易产生模糊不清的解读,还有可能会出现误解的情况。

"你真棒"的评价式表扬并不是真正表扬孩子,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父母对"表扬"存在着误读的现象,总是将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混为一谈,笼统地将两者等同起来,但其实这是错误的。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表扬孩子并不等同于鼓励孩子

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说: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德韦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美国纽约20所学校大约4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长期的实验。

第一次测试,让每一位学生独自地完成智力拼图活动,当孩子做完后都会得到自己的分数和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语。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智商的表扬,而另一组得到的是努力的表扬。

接着,这些学生又进行了第二组智力拼图测试,

这一次孩子们可以选择拼图的难度。然而,研究者们发现,在被夸赞努力的那一组孩子中大约有90%的人选择了较难的拼图任务,而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仍旧选择较为简单的。

随后,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组测试则没有分难易程度,所有孩子都参加了程度很高的测试。在这一轮测试中,先前被夸赞聪明的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产生了剧烈的反应,而那些被夸赞努力的孩子则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还不够努力。

最后,孩子们进行了第四轮测试。这一轮测试和第一轮的测试一样简单,但是通过分析得出被夸赞聪明的孩子的得分却比第一次退步了20%左右,而被夸努力的孩子的分数比第一次进步了30%左右。

由德韦克的这四次实验中可以得出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把它们笼笼统统的等同。有时候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确实一种伤害,父母要学会走出教育的"误区",学会真正表扬孩子,助孩子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走出教育"误区",四种方法助你懂得"表扬"孩子

  • 鼓励动脑动手,赞扬实践行动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有的想法没有得到实践来证实,都永远只能是一个想法。动脑动手是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关键。

当孩子花上了很长一段时间解一道数学难题,当孩子向你展示自己动手所做的手工、画画、小实验等,父母在感到自豪想要夸赞孩子的时候,请记住切勿说:"你真棒!你可真行"等类似的评价型表扬。学会告诉孩子:"你实践动手的能力太厉害了!我为你的实践能力感到骄傲。"

学会夸赞孩子的实践行为,孩子身上的感受器接受到来自父母的表扬的信号,也能够激励孩子更加充满热情地投身于实践探索中。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鼓励自我选择,培养自主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表扬和肯定,是3-6岁幼儿行动和探究动力的主要来源。

然而,现实之中有很多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安排一切,用爱的名义却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其实,父母要学会放手孩子,鼓励孩子自我选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当孩子面临着生活的难题时,学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择一个最优的答案,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和开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学会独立、学会自主的成长表现,父母要学会去夸赞孩子:"你这样的想法真棒!你有这样的选择是很好的。"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锻炼孩子自我选择的能力。

  • 鼓励孩子努力,增强孩子自信心

作家毕淑敏曾经向读者们分享了一个朋友的故事,说的是朋友到外国当学者,到教授家做客时见到了他的女儿,不惊夸赞孩子:"你长得真好看,真可爱。"

教授刚开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在等待女儿离开后,对朋友说:"你刚刚说我女儿长得好看,对她来说是一种伤害,有必要跟她道歉。"朋友刚开始非常惊讶,明明是好意夸奖了女儿,怎么是一种伤害呢?

教授解释说:"你是因为漂亮夸奖她,但这本不是她自身的功劳,而是受到父母基因的影响。孩子年纪小,并不能分辨出这些逻辑关系,她就会潜意识地觉得这是她的本领。

一旦她认为漂亮是她独特的天资,就很有可能会看不起那些长相凡凡甚至丑陋的人。你可以夸她笑得很灿烂,也很有礼貌。这才是她自己努力付出做得到的夸赞。

请记住,给孩子的夸赞要从努力付出的行为开始,肯定孩子的艰辛和奋斗,才能让孩子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努力才能有更好地夸赞,才能让自己更加引人瞩目,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鼓励孩子参与,提高孩子参与度

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学会融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你今天参与的活动表现得很好呀!"鼓励孩子多去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增强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特的闪光点,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到集体中,才能更好地打开自己的眼界,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增加自己成长的养分。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不要仅仅只停留在评价式的表面,学会向孩子描述"为什么你可以得到夸赞,因为什么得到表扬。"才是作为重要的。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和夸赞就是成长路上最大的力量。但父母要学会给孩子正确的"表扬",不要以敷衍式的"你真棒"来代替对孩子所有的赞扬,根据孩子的发展思维和特点,避免陷入教育的"误区"。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