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量化基金需要持續進化 不斷完善

最近量化私募產品淨值一直在盤整,失去了年初的銳度,大都表現平平。量化私募又將如何演化?

在今年4月初的一次會議上,量化私募幻方曾做過一個測算,他們認為中國市場的量化基金總量在2500億元至5000億元之間。其中,超過一半投到了股票策略,其次是商品CTA。在股票型私募中,超過一半是做日間量價,近40%做日間迴轉交易(通常稱為“T+0”)。目前主要的量化私募的策略和市場活躍度較大,主要賺的是交易的錢。

從4月份開始,股指的成交量是逐步縮減的,以滬深300指數為例,3月的成交額是5.45萬億元,而從5月到7月,月成交量維持在3萬億元左右。再看中證500指數,3月日成交額一度突破2000億元,達到四年高位,較2018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額放大四倍有餘,直追2015年初牛市加速期水平。5月之後,中證500指數大部分時間日成交額在1000億元之下。相應的,由於之前的耀眼表現,量化私募短期內快速擴容。具有代表性的前50家量化私募的規模快速增長,從6月底的約1000億元增長到11月的約1600億元(數據僅作參考)。

在與一些投資者交流中,不少對量化私募的認可來自於收益的穩定性,以及量化在交易上的優勢。但從目前量化主流的策略來看,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參與。原因在於,目前主要是日內策略,其交易對手是散戶(優秀的機構投資者普遍換手率不高)。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隨著市場的成熟,個人投資者佔比下降,更容易通過基金等專業投資入場。其次,通過“交易”賺錢的方式,不是靠企業盈利獲得的收益,這很難讓投資者堅定。一筆投資要賺錢,關鍵是在市場不確定時能否堅持持有。

從美國來看,2018年全球對沖基金資管規模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7家是量化,橋水排名第一,AQR排名第二,文藝復興排名第四。策略上,量化多頭、全球市場中性、商品CTA和全球宏觀資產配置成為這些系統性投資的主流選擇。私募對沖基金特別是系統化/量化對沖基金,如德邵DE Shaw、AHL和文藝復興等行業頭部公司都集中在這一領域。

翻開全球另類投資管理協會(AIMA)的對沖基金盡調問卷可以看到,在如何定型公司基本的交易方法時,AIMA給出的選項是自主決定和系統化,而後者則在國內被籠統地稱為“量化投資”,甚至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量化便是高頻的同義詞。本質上量化仍是一種工具,它要面對的是投資中的基本三要素:收益預測、風險控制和交易執行。不可否認的是,量化作為一種工具,提升了人的交易能力,但量化應注入更多基本面分析、低頻的內容,需要持續進化,不斷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