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采用这种收费,真能提高赚钱能力?

最近,浮动费率终于再次开始试点。

根据最新的消息,参与试点的只有6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富国、华泰柏瑞、兴全、中欧和华安。

基金采用这种收费,真能提高赚钱能力?

除了这6家,预计还有第二批次的6家同时开启。

浮动费率能否提升基金的赚钱能力,还要打个问号。

一、什么是浮动费率?

顾名思义,浮动费率相对固定费率而言。

基金传统的模式以管理费固定不变的模式收取,与基金的业绩无关,不管基金赚钱与否,基金的管理费照样收取,分文不少。

这种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可谓旱涝保收,根本不用担心基金管理业绩的好坏影响他们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相反,试点的浮动费率就要打破固定管理模式的弊端,将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管理人的收入挂钩,实现利益捆绑。

业绩好多收费,投资人也无异议,如果在基金业绩差的情况下,管理人每年依然收取高昂的管理费用,有点不靠谱。

基金采用这种收费,真能提高赚钱能力?

浮动管理费模式,不过是回归投资人的初衷,希望管理人能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考虑,将客户的资金当作自己的资金来操作。

二、浮动费率能提高基金的业绩吗?

其实,固定费率模式一直都是国内基金投资人吐槽的一面。

这种收费模式一直都难被基金公司接受,利益相关下,没人会打破自己的收益圈。

归根到底,投资人希望有浮动费率,无非暗含他们对基金收益的期望。

浮动费率并不是第一次,2013年国内就发行了第一支浮动费率基金,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比较混乱。

说实话,就算是浮动费率,也很难立即提高基金的赚钱能力,关键在于基金管理人能否保持长期投资的思路,贯彻自身的投资风格,从而获取稳健收益,而不为管理费率所左右。

大家要明白,优秀的开放式基金管理人,并不会因为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基金业绩大幅波动,虽然是固定费率模式,依然为投资人带来足够的收益预期。

浮动费率无非捆绑到管理人,让他们的切身利益与投资人收益“同步”。

但说实话,如何避免基金管理人随意提取业绩报酬等情况,需要细致的规范限制,否则试点可能再次搁置。

三、浮动管理费的几种收取方法

浮动费率并非如固定收费模式,只有一种收费方式。

一般来讲,浮动管理费有超额收益收取和分档收取。

第一种容易理解:即由保底部分与超额部分组成。

超额部分一般都是提取超额收益部分的一定比例作为附加管理费,比如5%、10%等。

既然是超额,必然有一个比较基准,一般都是选取某个指数进行对比,比如沪深300。

第二种采取目标收益率划档收取。

如东方红产业升级混合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方式很值得借鉴。

以成立1年后为期:

若基金收益率

若-5%≤基金收益率≤8%,则收取1.5%的管理费;

若8%≤基金收益率,收取2.5%的管理费。

上面这三档收费,收益越高管理费率越高。

这种分档收费的模式就是根据基金的收益能力来确定,对A股来说,熊长牛短对投资人来说还比较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