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點個關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

美國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實驗——靜止臉實驗

實驗剛開始,媽媽對著寶寶笑,和他互動,孩子表現得很開心。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接下來,媽媽收斂笑容,變得面無表情,孩子發現不對勁。

他想引起母親注意,先是做些搞怪表情逗媽媽笑,可媽媽沒有表情。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緊接著,他又用手指了指旁邊,試圖通過互動,引媽媽的注意,可媽媽還是沒有表情。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終於,孩子最終崩潰大哭。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這個實驗讓我很震撼,因為我彷彿看見了,輔導孩子作業時,自己發脾氣的冷漠模樣,以及小寶恐懼不安、試圖討好我的可憐樣子。

陪寶寶們寫作業的痛苦,相信每個父母都深有體會。

“催孩子寫作業,從提醒到警告,忍了三個小時,還是把手機給摔了。”

“自己是母親,也是老師,從來沒教過,比兒子還蠢的學生。最後,沒有辦法,她把兒子揍了一頓。”

甚至網上講這些輔導作業的過程做成了笑話集錦,惹得眾人捧腹,卻不曾想過,這些行為對孩子來說,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父母到底該怎麼輔導孩子的作業?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01為什麼輔導孩子寫作業讓父母崩潰?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到寫作業,雞飛狗跳,烏嗷喊叫。而讓父母崩潰的原因無非四點:

①孩子也作業不主動,不催著罵著不行;

②東張西望扣指甲,磨磨蹭蹭;

③不會獨立思考,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教不會;

④作業湊合應付,錯誤一堆,越看越來氣

我以前認識一個家長,他每天陪孩子寫作業時,各種抓狂暴躁。

從孩子寫第一個字開始,他就開始唸叨:

“腰挺直,離桌子一拳”

“這一撇咋就這麼難看?”

“你怎麼握筆的,錯了!”

“用橡皮別那麼大勁”

“頭抬起來……”

孩子題做錯了,張口就是:

“腦子去哪了,都不想的?”

“這麼簡單地題,你怎麼也錯”

“剛才怎麼跟你講的,你到底想幹嘛”

“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在做題!”

“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開車的時候,副駕駛的人一刻不停地幫你操心:“併線併線”,“打燈啊,你怎麼又忘了”,“超車,超過它,哎真笨呀!”,“你不會不會開車……”

你會有什麼想法?你會不會有扭頭衝他喊“閉嘴”的衝動?你還能專心開車嗎?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這樣的指導者無疑會加劇我們的路怒症,同樣,這樣的作業輔導不僅會增加孩子們的心理壓力,致使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而且會打斷孩子的思維。學習是一種思維過程,不注意引導孩子的思維能力,才是最致命的。

當然,這樣的嘮叨責罵都是比較理性的,還有動手撕本子、扔書包、體罰小孩等等情況。

最近就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喂,110嗎,我爸媽因為輔導作業打起來了”!

當警察趕到現場,只見媽媽在馬路邊哭個不停,爸爸則在旁邊勸說,男孩手足無措,不停勸道:“媽媽不要哭了。”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小男孩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媽媽除了工作還要輔導作業,非常不容易。當晚男孩做作業時玩手機被媽媽發現,媽媽火冒三丈,忍不住打了他一下。爸爸看見後,責怪媽媽不該打孩子,說媽媽應該控制情緒……沒想到媽媽一點就炸,隨手拿起東西向爸爸摔去,還委屈地衝出家門。

男孩被媽媽的反應嚇到了,知道自己闖了禍,趕忙搬來警察叔叔來充當和事佬。

先不說媽媽不穩定的情緒,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極易變得膽小內向。爸爸媽媽們,孩子偷玩手機子,你打一頓他以後就不偷看了嗎?不見的吧!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知理虧其實已經有羞愧和害怕了。家長應該心情氣和的跟孩子溝通,為什麼作業還沒做完就偷偷玩手機?是不是有什麼感興趣的新聞、聚集要追?又或者跟同學約好了要打一局遊戲?

父母完全可以彼此達成一個協議,你完成多少任務後,可以玩手機,或者只有週末某個時間段可以玩手機。再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這麼做不是專制而是為了孩子好。

比如,告訴孩子“這樣做,一個是為了保護你的視力,一個是為了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這才是學生的首要任務對嗎?再一個,爸媽不完全剝奪你的興趣和自由,只是凡事要分清主次,對嗎?”

02父母該如何輔導孩子的作業呢?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家長有疑惑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我該做啥?

提問之前,我們應該明確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完成這次作業,完成一次考核,還是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難,就難在這三點:怎麼讓孩子對輔導不牴觸?怎麼才能做到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怎麼降火,保持愉悅的心情去輔導?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1、提前告訴娃輔導的時間和內容,降低孩子牴觸心。

首先,家長不要忽略,孩子也是有好勝心和自尊心的。當孩子需要大人輔導時,就已經是一種較為落後的狀態了,對於自己不擅長的事,任誰都會本能的想逃避。

這時候,家長還想一出是一出,說輔導就輔導,馬上就得教,孩子自然是不樂意的。家長應該提前告知孩子輔導的時間和內容。

比如,“兒子,吃完飯休息十五分鐘我們就得開始輔導語文哦。”

“孩子,我8點會來給你檢查作業,和輔導你訂正哦。”

“這次考試成績,拼音不行哦,這個星期六,下午我們花2個小時來著重補習拼音!”

讓孩子提前做好學習預期,自然也就少了突然輔導的牴觸情緒。

道理很簡單,突然有人要拉你去跑步和實現約好了今天要去跑步,你更能接受哪個?

內容是幫他弄清楚混淆的bpqj,讓他下次考試少丟分。讓孩子提前做好學習預期,少了突然輔導的牴觸情緒。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2、示弱+誇讚,既能摸清孩子的薄弱點,又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比如,輔導孩子的拼音,一開始她弱弱地說,“媽媽好久不學拼音了,也有點忘了,你先教教我這26個字母是怎麼讀的?”

孩子心情大好,當起小老師來。教的過程中,你會發現bdpq總是弄混,弄清楚孩子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再逐個擊破,才能讓寶貝們下次考試少丟分。

在輔導過程中,對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把彩虹屁吹起來。

比如,寶貝的mn讀的特別好,有自己一套區分的方法,你可以說“這個方法想得很好啊,媽媽都沒想到呢”。再比如同類型的題目孩子做對了,你可以說“你剛剛仔細看了題目,所以就答對了,真棒!”

媽媽因輔導作業崩潰大哭,離家出走!聰明家長早在用這3招了

3、主動掌握時間和節奏,學習+遊戲,讓雙方都能心情愉快

家長牢記學習得勞逸結合,當輔導過半,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明顯下降時,很多家長就喜歡開罵“你磨磨蹭蹭,還想不想睡覺了!”其實你錯怪了寶貝,他們也不是故意走神的。

這時候,爸媽和寶貝都可以歇個5-10分鐘,吃吃水果,上個廁所,動一動,做個小遊戲等等,然後再繼續完成功課。

另外,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有的時候孩子學習起來特別配合、特別認真,有時候又總是不在狀態?

其實這就跟孩子今天的心情有關,心情好了自然學的專注輕鬆。同樣,如果父母帶著一整天的焦慮壓力來教孩子,也會變得特別暴躁而影響輔導質量。

開始輔導前,一定要擯棄彼此不開心的情緒,調節好再進入學習哦~比如,孩子剛剛才被罵了一頓,你就讓他立馬投入學習?他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甘心。可以讓他調整好,再來學習。爸媽教的脾氣上來了,也可以先去喝口水、抽根菸再重新回來。


輔導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場“天人大戰”啊!

那麼,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有什麼輔導心得呢?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最勁爆文





點個關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