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行动中的一大杀器——狙击步枪

中国是三强中,装备狙击步枪最晚的军队,二战时期,苏军狙击兵手中的装上观瞄镜的莫辛·纳甘步枪,给了前线德军以极大杀伤;即便美国军队步兵班也配有一支安装了观瞄镜的M-1903春田步枪作为精准打击步枪,事实上可视作狙击步枪。


中国军队对狙击步枪真正有概念来自1979年那场南疆边境冲突战,没少吃对手手中的那把狙击步枪的苦头,幸亏我军缴获了苏制10发弹匣供弹半自动射击的SVD狙击枪。

斩首行动中的一大杀器——狙击步枪


79/85狙击步枪:战后军工测绘并仿制了苏制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被命名为79式狙击步枪,1981年开始投放两山轮战的步兵使用,后又被重新命名为85式狙击步枪,其实,就是同一把枪械的两种不同称呼而已。
国内军械制造的工艺较差,所以79/85狙击步枪,全枪射击精度远逊于苏制SVD原型枪;由于没有开发专职的狙击弹,只是简单地以53式7.62毫米重机枪子弹取而代之,从而又影响了射击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88式狙击步枪:5.8毫米枪族化背景下结出的一朵枪花,事实上,就是一把重枪管型的半自动步枪,称精准射击步枪可能更为恰当,无托型狙击枪也是军工的首创了,但其精度且有效射程,都不足以冠之狙击步枪的头衔。
但对枪族化早已走火入魔一般的军工,哪还管那么多,在搞出95式自动步枪和95式班用机枪以后,又搞了95式短枪管型自动步枪(西方人眼中的卡宾枪)、88式通用机枪、88式狙击枪,甚至同口径的92式手枪。

斩首行动中的一大杀器——狙击步枪


09/10式狙击步枪:口径12.7毫米,采用导气式枪管短后坐式混合自动原理,是一款具有先进水平的国产大口径狙击步枪,号称国产巴雷特,在国外此类口径的狙击枪一般归属反器材枪械行列,改进型称为10式狙击枪。
此枪是我军继88式狙击步枪之后的一款制式狙击步枪。枪长1.38米,枪重13.3公斤,5发或10发弹匣供弹,具备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射程远、精度较好、终点效应好、易维护等突出特点。
CS/LR4狙击步枪:随着与外军交流的增多,我军意识到了轻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手中军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承认无论是85式还是88式狙击步枪,其最高精度也只能达到4MOA,于是CS/LR4高精度狙击步枪应运而生。
此枪及其配套部件全称为“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据称单价为26万,因而被网民戏称为“26式”,子弹50元一发,可视作是5.8毫米外贸版手动狙击步枪的放大版。
全枪长1.1米,枪重6.5公斤,弹匣容量5发或10发,有效射程仅600米,与国外动辄1000米的狙击步枪还是有天壤之别,但已经是目前国内军警配备最精良的狙击步枪了。

斩首行动中的一大杀器——狙击步枪


其实,精准射击步枪、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军工由于受闭门造车、缺乏开阔的视野等因素等影响,当然也受军队对狙击步枪使用的局限,缺乏狙击步枪的实战经验,并未研制出世界一流的狙击步枪,和其它枪械一样,迄今为止同样没有研制并装备可以称得上世纪名枪的枪械。
88式狙击步枪,称半自动步枪或精准射击步枪更为恰当,由于5.8毫米弹丸偏轻,弹丸超过400米以后的存速性能差,且受风偏影响严重,无托设计对射击精度影响也较大,因此在中远距离上,85式狙击步枪的表现要更加稳定一些。


狙击步枪,指在普通步枪中挑选或专门设计制造,射击精度高、距离远、可靠性好的专用步枪。军事上主要用于射击对方的重要目标(如指挥人员、车辆驾驶员、机枪手等)。
狙击步枪的结构与普通步枪基本一致,区别在狙击步枪多装有精确瞄准用的瞄准镜;枪管经过特别加工,精度非常高;射击时多以半自动方式或手动单发射击。
狙击枪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杀伤对方的人员,实际上他们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无法达到的战术作用。例如狙击枪可以通过对坦克成员、油箱、潜望镜和通讯设备的射击使其丧失战斗力;可以通过毁伤关键设备来迟滞敌方基地的作战行动等。另外,类似于弹药库、油料库、指挥部等薄弱环节也非常容易成为狙击手的高价值战术目标。

斩首行动中的一大杀器——狙击步枪


作为德国国防军在二战中狙击手射杀记录第一名的马蒂亚斯·海岑诺尔,他的记录为345次猎杀。他曾经表示,衡量一个狙击手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他射杀了多少人,而在于他能对敌人的行动造成怎样的影响。狙击步枪如果能击毙敌军军官,往往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二战中,苏军充分认识到狙击手的战术价值并加以推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狙击手使德军部队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理,对于打击德军的士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苏芬战争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