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奇葩的城市,一條路好幾個名字,為什麼呢?老司機解答一下,為了顯得路多麼?

用戶7956578284031


一條大街四個名字——遠達大街、東盛大街、仙台大街、生態大街;一條大路五個名字——東榮大路、鐵北四路、臺北大街、青岡路、花蓮路。一條街路多個名,在過去幾年著實令有些市民找不到“北”,也給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不同歷史時期受不同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例如長春的仙台大街,就是當年長春同日本仙台發展成為友好城市,為了促進和諧良好的發展,所以將此路段命名為仙台大街作為紀念。

每年,也有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過這個問題,但是由於成本較大,改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更改地名,附近臨街的商店營業執照、路牌、門牌、居民身份證……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更改。同時,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中規定的,地名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針對這樣的路名,很多市民都已經習慣,如果更改了,反而讓多數市民感到混亂,也有可能由於地名的更改,發生突發情況時,搶救人員不能及時到達等等。



精彩長春


閒著沒事幹了,將長春的同一條路有兩個名字,甚至幾個名字整理下,給大家解解悶兒吧。

生態大街——仙台大街——東盛大街——遠達大街——北遠達大街。這是長春人最吐槽的一條大街,一條街竟然用了5個名字!老長春人都把東盛大街叫東盛路,遠達大街叫遠達街。這兩條路都是老街。仙台大街後來才有的。生態大街也是後建的,而且一直建到現在還在繼續。一條路五個名字,這麼奇葩,也許就是因為它太長了吧,足足有41公里。可亞泰大街也不短啊。



東風大街——普陽街——青年路——青年北路。東風大街是一汽最主要街道,原來至春城大街為止,再往前就沒路了,是荒蕪的野地。大約在八十年代才修建了普陽街將東風大街與青年路連接起來。



花蓮路——臺北大街——鐵北四路——東榮大路。鐵北四路原來很窄,後改造後拓寬,並與東榮大路連接。原來實際就是兩條路。原來並沒有蓮花路和臺北大街,是後來才有的。



吉林大路和解放大路是歷史就有的,以原來的南關大橋為界,打我兒時記事兒起路名就不同。而解放大路與景陽大路分界線是西解放立交橋。這座橋在1989年左右投入使用,沒建橋之前,解放大路到此為止,直接與開運街橫向交匯,是市區通往汽車廠必經之路。後來修建西解放立交橋時解放大路延長,起名為景陽大路。



皓月大路——西朝陽路——東朝陽大路。東、西朝陽路是老街,中間隔著東、西民主大街和寬闊的文化廣場,這算同一條路有些匪夷所思。皓月大路是八十年代才有的。原來西朝陽路過了朝陽橋,基本沒路了,被稱為“橋外”,是荒蕪的野地,沒有什麼民居了。現在的綠園區醫院那時叫郊區醫院。現在的西部快速路和西環城路在八十年代初以前還都是屬於城外,基本還是村落和田地。



新竹路——青蔭路——芙蓉路——嫩江路——青島路。人民大街將嫩江路和青島路隔開,實際也可以是同一條街,這是條老街。

遼寧路——安達街——開運街。其實以站前廣場為界,東側的長白路,也可以看做與遼寧路是同一條街,如果這樣,長白路往東延長還有廣寧路、河東路


類似的還有,北安路和西四馬路,寬平大路和春城大街(同一條街,一個叫街一個叫路)。

本人只是對部分街路的整理,請各位朋友補充。如有錯誤,敬請指正,謝謝!


自由行所見所聞


最牛的是在長春有那麼一個路口,四個方向四個路名;更牛的是在長春有個在三環裡四環外的地方。你們猜猜我說的是哪裡?


愛說實話的外地人


這位朋友,你好!提這個問題一看就不太懂長春歷史,其實每條街道命名都是經過地名部門調研才決定的。你說的一條路四個名是看似一條馬路實際是長春不同時期的四段路,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東盛大街是二道區(以前叫二道河子區)南北大動脈,原來與遠達大街是不通的,中間隔著個東站,原本就是兩條馬路,後來跨東站修了高架橋才連為一體,再後來城市向北發展,遠大大街向北延伸就叫北遠達大街了。至於仙台大街也是經開區成立後東盛大街往南延伸才有的名字。再後來城市繼續發展為了區分與原來街道單位的可標識性就叫生態大街了。也就是說街道太長,大家找起來費勁,而重新叫另外一個名字有便於大家辦事方便,現在生態大街已經修到新立城水庫湖邊了,盡頭是淨月雕塑公園。不能再往前了!你不用擔心有第五個名字了!我是地圖先生,我是研究地圖的,還不明白,可以繼續探討!


帶著地圖去旅行


我是百度長春公交吧吧主,很高興探討這個問題。長春市一路多名的現象很多,反映的是城市發展中地名管理的不規範,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力不夠,歷史遺留問題越來越多,新命名道路過於隨意。其實,一路多名不是長春“特色”,不僅長春存在一路多名的問題,其他大城市這種情況也非常普遍,這是大城市發展建設中難以避免的一個共性問題。

首先,我想說一下我的觀點,所謂一路多名,要分為不同情況去看。首先這個“一條路”就是存在爭議的,很多人認為可以連通的一條路就可以全是一條街路,應該命名為一個路名;而有的人覺得,有些街路在某個節點方向、規模發生了改變,或在不同區域內,就應該是不同的街路。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分去追究同一條路,因為大城市的路網如此發達,整個城市路網像一個棋盤,如果連通的就是同一條路,試想我們要把縱橫交錯的多少條街路都統一命名?有些街路可以從長春市中心連通到外五縣、其他城市去了……不現實的。

我再說一下長春一路多名的原因,基本有以下幾個情況:

第一就是歷史問題。有些道路雖然相連,但分處不同區域,有的方向不同,有的有河流、橋樑分割,分別都具有悠久歷史,在歷史上就叫不同的名字,流傳至今。比如景陽大路、解放大路和吉林大路,景陽大路是綠園區“陽”字片一條路,與朝陽區解放大路以西解放立交橋分界,而解放大路歷史悠久,是長春市中心老城區東西主幹道,橫跨朝陽、南關,曾經在人民大街上還有解放廣場作為朝陽和南關分界,而伊通河長春大橋以東的吉林大路則是後來修建的二道河子區的主幹路。這種情況每條路分處不同區域,而且有各種阻隔,我認為其實算不上同一條路。

第二是修建時期不同。比如二道區最早的東盛路,今天的東盛大街,後來往北向八里堡地區修建了遠達大街,90年代末經開搞開發的時候又向南修建了仙台大街,當時和日本仙台締結為友好城市,因故得名。再後來淨月西部開發,又向南延伸修建了彩宇大街,和彩織街、彩霞街等同一時期作為區域路網統一命名。因為某領導某天到彩宇大街調研時說這條街生態不錯,簡直是生態大街,所以因為他的一句話就又改成了生態大街,於是彩宇廣場也跟著變成了生態廣場……北湖開發建設後,作為主幹路的遠達大街又繼續向北,修建了北遠達大街。

我認為像這樣比較直的貫通的城市主幹路,其實就是一條路,完全可以規避一句多名的問題,這就需要城市規劃的多規合一。現在長春也有很多街路在續建時沿用了原來的名字,比如臨河街,皓月大路,亞泰大街,東嶺南街等等。而像蓮花山蜿蜒曲折的路網,繼續命名為本來就很長的東吉林大路、東自由大路,我認為就有些不合適了,蓮花山區是個生態旅遊區,有自己的路網體系,命以具有鮮明人文風格的道路名稱很有必要。

第三點要說的是名副其實的一路多名,大多是一屆領導過於追求功利性過於隨意的過分命名。最近,一汽總部門前的東風大街改名叫“新紅旗大街”就是一個很不規範的操作,不符合《長春市地名管理條例》,但這個更名又被宣傳為是政企合作行為,而這個奇葩的新紅旗大街顯然具有強烈的諷刺性。

三、四環路的修建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路名。比如西環城路規劃到了越野路、興順路,也並沒有改名為西環城路。當年與韓國蔚山締結友好城市命名了蔚山路,而被規劃為南環城路後也沒有改名。最可笑的是南部新城開發時,把既有的南四環路南部新城路段改成了盛世大路,滿滿的功利性。北湖的龍湖大路,其實是北四環路,東邊的洋浦大街,其實是東四環路,都是一個情況。根據2014年修訂的《長春市地名管理條例》要求城市環路以數字加環路命名,可見目前這些地名都是違法的。

最後,我想說城市地名應該具有城市人文特色,有法律法規作為前提,還要尊重歷史和群眾意願,道路命名的不規範只會給城市未來發展造成諸多不便,也影響城市形象,應該統一規劃,做到科學合理規範。



小鹿陪你


看到有的回答和評論都說長春街路亂,亂起名,真是沒有見識,我認為長春街路的起名最有講究,也很科學合理。首先,長春主要街路都是正南正北的,當然人民廣場周邊有幾條斜街,但主幹道都是橫平豎直的,老長春人都知道,長春市南北為街,東西為路,掌握了這條規律,在長春就很容易的分清東南西北了。長春很多街路的命名都以城市命名,真的很普及地理,有很多城市我都是先知道長春的街路名,後知道城市在哪的。再說一條長的街路變名的事,主要發生在主幹道,且街路較長,並橫跨兩個或者多個行政區域,這裡最有名的就屬東部快速路這條貫穿南北的超級街路,共5個名字,從北向南依次是北遠達大街屬於高薪北區,遠達大街和東盛大街屬於二道區,以鐵路為界,也可以說是以惠工路為界,仙台大街屬於經開區,生態大街屬於淨月區。類似的還有樂群街屬於二道區,會展大街屬於經開區;吉林大路屬於二道區,解放大路屬於南關和朝陽區,可能是南關區域的解放大路太短,所以與朝陽區共用一名,而到了綠園區就叫景陽大路了。北海路和繁榮路的分界點是伊通河,也是南關區和經開區的分界點。人民大街作為南關區與朝陽區的分解線,兩邊的街路也有很多名字變化,如南關的平泉路和朝陽的明德路、南關的曙光路和朝陽的惠民路、南關的通化路和朝陽的義和路等等。而西安大路和民康路也是一條直線,以人民廣場為界,也是南關和朝陽的分界。大經路和和北京大街就不是人民大街為界,而是上海路為界,大經路是南關,北京大街是寬城,上海路也是南關和寬城的分界線。基本上,長春市一條直線的街路名字的改變,大多數是遵循著行政區域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樣在管理上更容易區分,也能體現出各區的特點。當然,也有幾條誇區但名未變的,如自由大路,一直到新民廣場都未變名;衛星路雖然以電臺街為街,往西叫硅谷大街,但硅谷大街是條斜街,而東西筆直的部分都叫衛星路,也橫跨了高薪朝陽南關經開四區,人民大街就不用說了,長春的主動脈,亞泰大街之前也是好幾個名,好幾段小街道,但貫通南北之後都叫亞泰大街了,後來又修建了亞泰快速路,堪比人民大街。臨河街也屬於比較長的街,穿越二道經開淨月三區,可惜北面只到惠工路,要是能一直與伊通河相伴就更妙了。


John69566411


我知道有一條路也是三個名交織混雜,這條路分東西兩段,東段路的街路牌是光復路,門牌是小鐵道街,西段路的街路牌是光復路,門牌是光復大路,這三個名哪個是官方的?不知道!


與非或非gy


👉是不是買"段"吶?誰花錢買就冠誰的名?這個辦法好。賺錢吶!

和醫院一樣:分解動作?打針也好,手術也好。分解收費都是一刀一刀拉你?掛號多少錢?藥水多少錢?棉花多少錢?消毒水兒的多少錢?管兒多少錢?針頭針管兒多少錢?膠布多少錢?這個架那個棒。臉部兩個加一起好幾萬。😂以後坐公交車就不能一塊錢啦?把買車的費用都給你算上。鍊鋼多少錢?設計費多少錢?出廠價多少錢?保險費多少錢?維修費多少錢?每天加油多少錢?顧司機多少錢?等等!做一次公交票錢就1000多!😂😂😂😂😂😂😂😂😂😂


富貴不如帝王


想不到這麼一個問題你們竟然能寫出那麼多字來,真心佩服。心細的人打開地圖就會發現一條路在每一個區都有一個名字,所以貫通三四個區自然就會有三四個名字,人民大街,亞泰大街這類的是特例。根據行政區劃取名字也是為了方便區分各區界限,各區的公共設施建設維護及統計都更方便。肯定要比顯得路多的答案要靠譜得多。


譽品行


請問你:長春哪條路“好幾個名字”,能舉幾個實例嗎?長春城市很小,給道路命名也很隨意。但你說的“為了顯示路多…”就把一條路弄上“好幾個名字”的情況還真沒發現。

其實,長春人很粗心,也隨意。雖然城市很小,主城區只有幾千條街路。他們還是很沒耐心,給路起名字時都是信手拈來,根本沒興趣去給一條路起幾個名字。倒是為了圖省事。把幾條路都用一個名字代過。為了區別,只好叫XX路、XX路北衚衕、XX路南一衚衕、XX路南二胡同…。所謂的“衚衕”一般也都能並行兩三輛汽車。在某些大城市也該叫什麼“大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