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生挽

王文英 | 自挽生挽

王文英作品

自挽生挽

《北京青年報》上有篇文章《自挽生挽曠達》,說的是文人的曠達,能笑談生死。活著的時候,就自寫祭文,更有甚者,不僅自己寫,還徵集友人的輓歌。

據說,中國文人中寫詩文自挽的,西晉陸機是最早的一個,東晉陶淵明是影響最大的一個。

陶淵明不僅寫過自祭文,還寫了《輓歌辭》,且《輓歌辭》不是一首,是三首。

相傳陶淵明之外,東晉名士桓伊也擅長寫輓歌;庾晞不僅喜歡寫輓歌,還經常自己搖著大鈴唱,手下左右齊聲相和;更有奇的,名士袁山松只要出遊,必讓左右的人作輓歌。

讓今天的人難以理解的自挽生挽,據說是當時名流達人的風尚。

看看陶公的《輓歌辭》,開篇這樣唱著: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能這樣活著的時候,瞭然如此地談生死,恐也就只有風神瀟灑、不拘於物的晉人了。當然,後世的文人中也有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寫輓歌的,比如清代的袁枚、現代的鄭逸梅,但也只是個別中的個別。

生挽或自挽不是曠達兩個字就可以釋義的,能夠這樣坦然面對自己過往的一生,也不是今天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2007年3月19日

王文英 | 自挽生挽

王文英作品

好書如愛人

有人說:“好書好比愛人,會令你愛不釋手。”

對於愛讀書、好讀書的人來說的確如此。一本好書,一杯清茶,聽著窗外梧桐滴雨,這次第縱是神仙,也不換。

讀到會心處,彌爾一笑,如飲甘泉醇露;遇疑處,像有繩子拽著,不弄清楚,不能罷手。

遇到如香草美人一般的懾魂書,又怎麼能捨得放下,即使一口氣讀完,也會餘音繞樑,又豈止是三日呢。

2007年4月24日

王文英 | 自挽生挽

王文英作品

懂得

《新華文摘》中曾有一篇散木寫金嶽霖的文章,題曰《再說金嶽霖》。

散木說:(金嶽霖)最懂得林徽因。用張愛玲的話說,就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種慈悲之愛自不必被婚姻形式拘束,後人也不必對此“匪夷所思”。

金嶽霖曾送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對聯“樑上君子,林下美人”。在他們之間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友誼。梁思成曾言“最愛林徽因的是金嶽霖。

記得馮友蘭也有一篇寫金嶽霖的文章《懷念金嶽霖》。馮友蘭在文中把金嶽霖比作魏晉大玄學家嵇康,說二人風度相像。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爛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邏輯性強,欣賞藝術,審美感高。

今日之人多津津樂道金與林、梁間超乎尋常的關係,說著演繹著他們的故事。其實,尋常之人又怎麼能懂得他們。

仔細想想,金嶽霖才是那個活得明白又通透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做什麼,就像嵇康。這樣的人終於民國,現世沒有,後世有沒有,不好說。

2007年5月18日

王文英 | 自挽生挽

王文英

字儀羲,號蘭堂、雙清山館主人。書法家、畫家、散文作家。

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九九美術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書法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聘教授,黑河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考官。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昌平區政協委員。

《中國書法報》遴選“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書法導報》推介當代書法50家,書藝公社2017年百位最具收藏及投資價值的書法家,榮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1983年參加北京青年書法大賽,榮獲“青年優秀藝術作品獎”,1986年加入北京書法家協會,1990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

出版有《北窗夜話•蘭堂王文英散文隨筆》《蘭堂偶記》《五分鐘讀懂一幅書法作品》《青少年書法早成》(隸書卷)(行書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理論輔導教材》《中國書法家協會軟筆書法考級教材(專業級)》及多種書畫作品集,詩詞曾收入《現代古詩三百首》《古今妙詞一百首》。在文化藝術類報刊雜誌上開設多個專欄。

END

歡迎·加入學習交流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