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近幾年來,對蝦腸炎、空腸空胃、白便等惡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想解決這類症狀的養殖朋友可以點擊

“養蝦三難—“白便”、“空腸空胃”、“偷死”,能否破解?”參考。

今天我們換個方向去切入這類症狀。

當疾病發生時,現仍有部分養殖朋友都會想到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生素確實有抑菌殺菌的作用,且使用成本低,對於某些細菌性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但頻繁地使用抗生素更多地是給南美白對蝦養殖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頻繁使用抗生素給對蝦造成的不良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對蝦體內菌相失衡:

抗生素頻繁使用能夠破壞對蝦體內的菌相平衡,使對蝦免疫力系統下降,導致對蝦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造成對蝦攝食量下降,甚至不吃食。這時要用含有益生菌的飼料適量投餵,如顆粒發酵料或者杜仲葉提取物等,有效改善對蝦腸道內菌群情況,恢復腸胃消化功能。

2、水體菌相藻相失衡:

抗生素的使用很容易造成水體菌相、藻類失衡,破壞微生態平衡,也就說抗生素在抑制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抑制有益菌的繁殖,好壞通殺。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倒藻、缺氧、中毒。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消毒破壞掉抗生素的藥物殘留,再潑灑活菌製劑慢慢調離,這無疑又增加了養殖成本。

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3、對蝦肝胰腺等器官受損:

肝胰腺受損,抗生素會阻礙肝胰腺的發育,損傷肝細胞,造成肝腫大、萎縮甚至肝壞死。這是大問題,肝胰腺受損對蝦抵抗力下降,各種病原微生物襲擊對蝦造成短期內死亡現象。所以我們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額外添加保肝的膽汁酸,保證肝胰腺正常運轉,促進肝胰腺分泌膽汁排除毒素蓄積,減少抗生素對肝胰腺的侵害。

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4、影響對蝦脫殼硬殼:

抗生素的使用會影響對蝦對鈣、鎂、磷等元素的吸收,影響對蝦正常脫殼硬殼,有的蝦慢慢生長成棉花蝦。可以在飼餵顆粒料的同時,往塘中潑灑格瓦斯酵母,對蝦免疫強,保證對蝦脫殼頻率和速度。

5、使用藥效越來越差:

長期使用抗生素,出現藥效減弱或者完全消化藥效的情況,這是因為病原菌對抗生素產生了抗性或耐藥性,迫使抗生素使用越來越多但效果越來越差,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增加了防治難度。

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隨著禁抗時間愈發臨近,勢頭大熱的發酵飼料勢必會掀起一股“發酵潮流”!其成分健康,營養豐富等優勢已經被廣大養戶認可,而作為當中的佼佼者,百瑞生物顆粒發酵料備受追捧!

顆粒發酵料內含免疫寡糖,營養小肽,生物酶,益生菌等營養物質,切實有效的調節對蝦腸道功能,減輕肝臟負載;提高免疫,增強抗應激;發酵寡糖風味獨特,適口性好,對蝦健康快大;對蝦腸道好,大大降低白便幾率,淨化整個水系統,水靚成活高。


總而言之,頻繁使用抗生素導致南美白對蝦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對水體環境造成破壞,間接影響人類的健康,走綠色、安全、成功養殖,創造更大的生產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